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8月17日,湖南常寧市委書記劉達祥主持召開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開工建設調度會。劉達祥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服務,優化施工環境,確保項目10月上旬正式開工建設。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是常寧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工業經濟發展、補齊輕工業產業鏈條不完整的短板而著力引進的項目,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目前已被列入湖南省100個重點產業項目。

項目目前基地立項已經完成,上報資料基本完成,手續報批有序推進。招商工作方面,目前已來常註冊11家,263家企業計劃來常註冊投資,已投入生產的1家。

產業聚集區3000畝土地的實物調查、地勘、踏界工作已完成,目前已完成一期693.1畝的土地的預徵工作。服飾生產園已完成一期800多畝土地的預徵或徵地工作。項目“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已進入PPP庫,招投已完成並與五礦二十三冶簽訂了合同,施工隊伍已進場開展清表工作。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劉達祥要求,要圍繞項目“10月上旬正式開工,12月底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的總體目標,明確任務要求,細化時間節點;各職能部門要轉變意識,簡政放權,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跟蹤服務,加速完成手續審批等工作;要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及時處理徵地拆遷、土地流轉等問題;要加強調度協調,堅決打擊強行阻工行為,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市領導廖勇、段鳴,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尹建恆參加。

相關鏈接:

湘南紡織產業項目環保設施園項目和牛仔服飾生產園項目現場,擬總投資100億元,年產牛仔服飾15億件,年產值預計達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300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投資30億元,牛仔服飾年產量5億件,年產值3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100億元,第一期工程計劃2018年10月底前建成。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6月30日,衡陽市率考察團到廣州增城區新塘鎮調研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衡陽市領導劉正興、周玉梅,常寧市領導劉達祥、吳樂勝,水口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尹建恆,中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王寧參加。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新塘鎮是廣州市增城區南部工業、商業重鎮。新塘鎮的牛仔產業從90年代由作坊式生產線逐步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近30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製衣、洗漂等完善的產業鏈,

每天可加工生產250萬件牛仔服裝。2016年,新塘鎮擁有達到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10萬多臺套,與紡織服裝生產及關聯企業大大小小有近8000家,其中有廣東省名牌企業幾十家,具有1000多個國內外註冊品牌,被評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中國百佳產業集群之牛仔服裝產業集群”;是中國最大型的牛仔服裝生產、出口集聚地區。

由於新塘牛仔產業之前缺乏規劃、無序發展,目前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政府開始引導企業轉移升級。

考察團先後到鴻英達服裝製衣有限公司,實地瞭解牛仔服飾生產加工情況,與企業家們座談,詳細介紹湘南紡織產業項目目前進展,並就各企業家們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劉正興指出,當前增城有產業轉移的需求,而衡陽作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前站,在產業基礎,交通區位等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衡陽常寧兩級領導班子思想統一,全力支持項目建設,成立項目服務領導小組,出臺人才,招商引資政策,搭建了相關服務平臺,為項目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項目來勢較好,成效明顯。要圍繞打造全世界牛仔產業文化新城,中國製造2025產業轉移示範基地,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的目標,堅持整合資源,守住環保底線,在運動中解決問題的理念來建設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強化服務保障,加快推進項目早日開工投產。真誠歡迎各企業家與衡陽,與常寧共謀轉移,共謀發展。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廣州引導牛仔服裝產業向外轉移

目前,廣州增城區新塘有牛仔企業10000多家,30多個規模品牌,佔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日產牛仔服裝300多萬件,年產接近10億件,全國約30%出口的牛仔服裝出自增城區新塘鎮,直接從事紡織、製衣、洗漂等工作的從業人數約30萬人,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近7萬臺(套)。

爭取用1至2年時間實現區域產業整體轉型發展

增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堅持疏堵結合原則,通過積極引導牛仔服裝產業生產製造環節向外轉移,支持企業發展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鼓勵支持企業自主發展科技研發孵化、商務辦公、電子商務等高端產業等方式,探索謀劃新塘環保工業園向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轉型發展。

抓好抓實“三引”工作,大力引進科技創新類企業入駐園區

進一步加大轉型升級力度,扶持優質牛仔企業做優做精,主動淘汰低端生產加工環節,推動新塘牛仔向品牌化、高端化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曾經的“世界牛仔看中國,中國牛仔看新塘”,這句話,或將成為歷史!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2月10日,執法人員對第三批廣州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周邊52家汙染企業實施停止排汙。至此,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其周邊共76家汙染企業順利完成停止排汙(停產)。這是廣州市增城區政府向汙染企業揮出的一記“重拳”。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環保工作人員在給停止排汙企業貼封條、上鎖。

廣州“驅離”服裝製造業,給鄰居湖南帶來巨大商機!

計劃新建66家印染廠+40家服裝廠=總投資100億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2月12日,湘南紡織產業常寧牛仔小鎮項目在水口山經開區宜陽工業園正式開工,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宣佈開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鄧群策致辭,藍海駱駝董事長蔡周偉,常寧海上思路環保工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清等出席。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湘南紡織產業牛仔小鎮項目包括環保設施園、服飾生產園兩大部分。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達產後服飾年產量15億件,年產值1000億元,創匯160億美元。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30億元,

服飾年產量5億件,年產值300億元,計劃今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

服飾生產園則位於宜陽工業園,規劃用地6平方公里,一期佔地810畝,建設40家服飾生產企業及1個出口貿易中心。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該項目環保設施園位於水口山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用地2000畝,一期佔地810畝,建設1家日處理6萬噸的汙水處理廠、

38家洗水廠、6家染色廠、8家漿染廠、3家件染廠、8家絲光後整廠、3家印花廠、1家紙箱製造廠、1家化工廠。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據瞭解,湘南紡織產業常寧牛仔小鎮項目的建設將助推水口山經濟開發區在2020年實現工業產值過千億,為常寧市健步邁向全國經濟百強縣奠定堅實的基礎。

紡織服裝轉移:湘南紡織基地10月開工建設,吸引263家企業註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