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use:智能家居和Ai興起,助力智慧社區回春?

“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這是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只有在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後才能理解這“多麼痛的領悟”。三十年前,還以為身著寬大西裝的老闆手持的“大哥大”就是人生所能及的高級產品,而今天,對比最普通的手機和當時的大哥大,我們不得不感慨這三十年信息技術真的是爆發式的前進。還好,我們年輕的時候逢上了信息化、互聯網化浪潮,所以仍能跟緊這個時代;不過,最近有看到高中課程中引入了人工智能內容,真擔心十年後是不是會有跟不上時代的人會變成“不會打字的文盲”。


anthouse:智能家居和Ai興起,助力智慧社區回春?


從最初的院落式管理到今天的標準化服務式管理,“社區”的概念在中國已有至少四十年的歷史。在2000年左右,由於可視對講等產品的完善,“智慧社區”的概念開始形成;2005年後,國內有少部分公司藉助物聯網概念、傳感器技術等介入智慧社區領域,但是市場做的不慍不火;而近幾年,隨著智能家居市場的興起、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發展、雲計算的普及,智慧社區的建設浪潮再次襲來。

 智能家居市場的興起促進了智慧社區的建設

智能家居的概念從90年代末就開始提出,同樣的不見很大起色,但是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各大巨頭紛紛“蜂擁式”的殺入智能家居領域。國外有亞馬遜推出智能音箱Echo搶佔語音交互入口、蘋果推出HomeKit要跟各家智能設備互聯。國內BAT巨頭也不甘示弱,百度兩次推出智能音箱、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以超低價吸粉。而傳統的國內智能家居企業,也在努力地通過各種技術武裝自己的產品,為接下來的盛宴摩拳擦掌。當然隨著智能家居設備進入家庭,與室內相對應的室外部分也會得到促進,也就是對智慧社區的建設起到了正面的促進作用。

第一,地產商在推智能家居時必然也要推智慧社區。目前大多數的智能家居設備還是2BC的,也就是通過地產商這個B端客戶再賣到最終使用的用戶這個C端客戶,地產商顯然不會讓社區業務和家庭業務出現很大的差距。按照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特智能家居/anthouse)與多家地產商合作的經驗,各地產商更願意將社區智能化做得更好,同時也希望家庭內的智能家居設備能與社區進行一定的交互。例如艾特智能推出的室內機,既可以作為家庭內智能設備的網關來控制各單品,也可以作為樓宇對講系統中的一部分,巧妙地將社區業務和家庭業務銜接起來,而艾特智能統一提供門禁設備和室內主要的智能家居設備,也保障了地產商提供的“室內室外”服務水平在同一個層次。


anthouse:智能家居和Ai興起,助力智慧社區回春?


第二,智能家居及相關市場都在努力教育用戶。除了2BC進入家庭的智能家居設備,互聯網企業、原有的家庭電器生產商也在往市場推智能設備,我們可以看到智能冰箱、監控攝像頭、語音音響等設備也都在大量進入家庭,這些設備進入家庭除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也在潛移默化地教育用戶去接受更多新鮮的智慧社區設備。例如最常見的就是用戶都熟悉了用手機APP去控制家裡的各種設備,那再去讓用戶用手機APP去控制社區的設備,例如門禁、監控等就很自然了,甚至有的用戶還會主動去訴求社區管理業務的升級。

第三,家庭的智能化也需要社區的智能化輔助。跟第二個原因相承接,用戶除了被教育之外,用戶享受的部分功能也有外延的需求,例如提供給用戶的人體感應傳感器、煙霧探測報警器、緊急求助按鈕等設備,這些設備的報警信息光給到家庭成員是不夠的,如果這個信息能快速傳遞給物業管理人員,那很多危險事故都能得以避免或者快速響應。艾特智能的設備可在獲得用戶的授權後,將各類室內報警信號傳遞給社區管理系統,可快速將門禁設備打開和通過手機APP發送給到物業管理人員,這樣才能最大化發揮室內智能家居設備的效用。除了這樣由裡到外的連接,艾特智能也打通了從外到裡的信息傳遞,例如用戶可以設置這樣的場景,當車輛進入停車場時,室內智能家居設備自動進入到回家模式。

其實,智慧社區和智能家居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智能家居可以推進智慧社區的建設,智慧社區建設好了則能讓智能家居更具延展。所以市場上,原有做社區智能化的公司也在做智能家居的硬件產品,原有做智能家居的公司也不會放棄智慧社區的業務,外面闖進來的互聯網公司更是想要兩手都要抓。艾特智能在做智慧社區業務時,主要是與第三方進行對接的方式,例如停車場與捷順對接,視頻監控對接大華或者海康的監控系統,消防火警系統等也都是第三方的,這樣讓地產商用戶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而艾特主要負責將智慧社區系統落實。

 人工智能基礎技術豐富了智慧社區的生活場景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人工智能技術起起伏伏,近期隨著AlphaGo的成功則是強勢迴歸公眾視線。而這次人工智能的火爆主要是源於基礎技術的成熟,例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指紋識別、基礎算法等技術,能推動智慧社區業務進步的也正是這些基礎技術。


anthouse:智能家居和Ai興起,助力智慧社區回春?


人臉識別:我們都是知道蘋果的Face ID是3D成像,國內短期內可能還沒發突破,但是2D和2D+輔助技術的人臉識別現在應用已經很廣泛了。現在社區業務中的門禁設備、監控設備已經大量應用人臉識別的技術,例如現在刷臉進入小區門禁功能可以將住戶從鑰匙串中解放出來,監控中可以將陌生人與嫌疑人數據庫進行比對而增加社區安全性。有很多住戶在擔心人臉識別功能會被攻破,例如造一個假臉甚至是一張照片,當然現在各家廠商也都在通過一些輔助技術來避免假冒行為,例如有廠商增加紅外感應檢測活體,另外每種技術都有一定的概率被破解,就像最初的鑰匙開門一樣會被破解一樣。當然不管怎麼樣,人臉識別肯定是要被大規模應用到社區業務裡了。

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目前更是偏向於家庭應用,例如最近非常火熱的智能音箱市場,通過語音可以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短期內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顯然是很難直接應用到社區業務中,未來是否會有廠商推出語音識別門禁等也不好說。不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倒是找到另一條路應用到智慧社區中,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研究服務型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無不搭載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而社區則是服務機器人的最好的落地場景,通過機器人可以滿足住戶的諮詢需求,也可以引導用戶進行一些簡單的業務辦理。艾特智能研發的酷寶機器人則集成了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可以作為物業的服務助手面向業主提供各類諮詢和引導服務。

指紋識別:在蘋果手機集成指紋模組之前,指紋技術都只是刑偵和考勤應用,現在指紋支付、指紋門禁已經非常成熟,可以預見未來一定會有很多帶指紋識別的設備,例如指紋鎖、指紋保險箱、指紋衣櫃、指紋記事本等。艾特也在努力推進指紋識別在社區中的應用,指紋識別在社區中應用也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例如電容式指紋識別模組的使用壽命、1:N(N大於1萬)情況下指紋識別算法的FAR(False Acceptance Rate)指標是不是還能靠譜,當然技術的問題早晚都會被攻破,相信艾特智能很快會有很好的方案面世。

基礎算法:還沒有那麼高深複雜的基礎算法,完全是可以應用到社區中,我們可能不追求AlphaGo那種驚世駭俗的算法,不過可以將例如預測、定價的一些算法應用到智慧社區中。例如艾特智能將預測算法應用到停車場車位數預測上,這樣方便業主告知訪客來的時間段內小區的空車位數量;將動態定價算法應用到社區的商用停車場,不僅可以幫助調節停車場車流,也能最大化商業停車場收入。

也許今天還有的人工智能的技術還存在瑕疵,但是技術的問題一定是能得以解決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緊跟時代,相信科技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艾特智能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不僅有與外部算法公司合作,自身也投入研發人員研究、改進和調試部分基礎算法,例如目前應用到門禁設備的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努力讓這些先進的技術能落地到我們所能看得見的生活場景中。

雲計算的普及解決了智慧社區建設中的基礎問題

前段時間回顧前幾年智慧社區建設論壇上嘉賓的發言稿,發現前幾年大家在討論智慧社區建設時都談到了基礎網絡提供、機房建設、虛擬機搭建等,而今天網絡、服務器甚至雲計算等資源已經是像水電氣一樣的基礎服務,已經不再需要重複投入和花精力維護的事情。以雲計算為代表的這些技術被“基礎資源化”後顯著地促進了智慧社區的建設。


anthouse:智能家居和Ai興起,助力智慧社區回春?


首先,雲平臺部署的方式,降低了智慧社區系統安裝和調試的難度和成本。以前需要在小區本地架設服務器和安裝虛擬機等環境,不但要支付高昂的服務器成本,又需要安裝和維護人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很多情況下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安裝了系統,過段時間壞了沒法維護,那就一直壞下去了。艾特智能推出的智慧社區平臺則只需要在小區本地安裝簡單的客戶端,將本地發生的業務數據同步到雲端進行處理,對於物業人員而言,只需要登錄雲平臺和手機APP即可處理小區內的所有事物。

其次,雲平臺部署的方式,保證了智慧社區業務的持續更迭的基礎。還記得幾年前智慧社區建設時,大家都提到要建設小區物流,讓物業人員幫助業主進行快遞代收,但是很快菜鳥和豐巢的快遞櫃出來後,原本規劃的小區內智能物流功能就沒用了,當然這是做減法的功能,了不起就不用了,但是如果是要新加功能呢,我們需要一個個小區的去更新服務器、數據庫和調試嗎?顯然易見,只有雲平臺部署才能保證不斷變換的智慧社區業務得到快速更新。

再次,雲平臺部署的方式更安全。之前很多地產商會提出疑問,如果數據放在雲平臺上,會不會涉及到數據洩密或者住戶的數據被別人拿去用。其實安全問題是個相對的概念,第一,智慧社區雲平臺廠商理論上應該選用靠譜的雲服務器供應商,這樣才能保證雲服務器的性能、安全性和穩定性;第二,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應該採用加密的機制,即便數據被截取也要增加被破譯的難度;第三,作為服務供應商,有責任和義務不去觸碰客戶的數據,而且應該做到隨時可以讓客戶部署私有云的可能。艾特智能在構建智慧社區雲平臺之初就充分考慮客戶對住戶數據的敏感性,針對每一家客戶,艾特都部署獨立私有的雲服務器,而且隨時可以響應客戶自己管理雲服務器或搭建私有云的請求。

三十年前的大哥大,今天的劉海手機,當我們站在三十年前看今天會覺得不可思議,當我們站在今天看三十年前會唏噓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話真不假。當我們回顧手機這個產品的成長史時,你不會覺得給手機加上游戲的廠家是不務正業、不會指責蘋果推出觸控大屏幕是要傷害手指和刺瞎眼睛、也不會嘲笑山寨手機那超大聲音的喇叭,而我們今天建設智慧社區,可能用戶已經非常寬容的應對了,即便遇到不解,那又怕什麼,時代一定會擁抱那些緊跟步伐的人,只會拋棄那些固步自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