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爭相發布智能家居新品 但這些利與弊了解嗎


科技巨頭爭相發佈智能家居新品 但這些利與弊瞭解嗎


圖源:圖蟲創意

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幫助人們處理日常事務,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鑑於其基本原理在於讓機器從經驗中學習,模仿人類的行為,使得它在交通、銀行、醫療、國防以及農業等重要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此外,科技巨頭還將目光轉向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家庭場景,即家庭自動化。而智能手機與Wi-Fi技術的結合,為這一細分場景提供了必要的推動力。

家庭自動化,更簡單的理解便是智能家居,只不過它的定義現在已經從基本的舒適需求和設備控制轉移到了完整的智能系統。具體而言,這個系統可以進行家務管理、提供設備信息、幫助人們節省支出,並通過智能手機或語音控制設備保證房屋的安全。可以說,人工智能的整合重新定義了家庭自動化的作用。

科技巨頭爭發新品入局智能家居

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領域,科技巨頭紛紛涉身其中,試圖佔據主導地位。亞馬遜和谷歌就是如此,二者最近都有發佈新產品,想要吸引人們的注意。

首先是亞馬遜。上個月,該公司一次性發布了10款硬件產品,讓Alexa成為了生活各個領域裡不可或缺的智能幫手。比如,它通過自家品牌AmazonBasics,推出一款的智能微波爐,可以事先設定好幾個不同的快速語音指令來取代必要的手動操作。此外還有一款Echo Wall Clock,能通過Alexa語音控制來設定鬧鐘,甚至連更改時間顯示。而針對沒有智能音箱的家庭,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名為Echo Input的裝置,可與家中既有音箱相連,這將其變為一款具備Alexa能力的智能音箱,實現用語音與用戶進行互動。

其次是谷歌,在本週的秋季發佈會上,谷歌發佈了一系列的硬件產品,總結下來就是一些不同大小尺寸屏幕的移動消費級硬件設備與谷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包括一款智能化的相框Google Home Hub,或者說是一個搭載屏幕的智能音箱;一個混合平板電腦Google Pixel Slate,谷歌為其配上了一款鍵盤可以當作筆記本使用;以及兩款智能手機Pixel 3/Pixel 3 XL。

從谷歌與亞馬遜的產品發佈來看,智能家居領域的競爭很是激烈。根據市場調研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九月發佈的一份報告,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到2022年會發展成530億美元的規模。這也顯示了智能家居科技發展和普及的迅猛。

智能家居,讓你有一個甜蜜的家

智能家居,顧名思義,其概念是圍繞著房子的方方面面的,比如智能廚房、家庭醫療保健、安全、照明、門禁以及HVAC控制等等。比如,智能電視連接到互聯網,可通過應用程序訪問內容,完成視頻或音樂的點播,某些智能電視甚至還包括了語音識別或手勢識別;智能照明系統除了能夠遠程控制和定製外,還可以檢測用戶何時身處房間內並根據其需要調整照明,有些智能燈還可以根據日光可用性完成自我調整。

而智能恆溫器,如Nest,帶有集成的Wi-Fi,允許用戶監控並遠程控制室內溫度。這些設備還可以主動了解房主的行為,並自動修改設置,以便為他們提供最大的舒適度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恆溫器還可以報告關於能源的使用情況,並提醒用戶更換過濾器等。至於室外的智能鎖和車庫開啟器,用戶可以授權或拒絕訪問權限。而通過安全攝像頭,居民在外出或度假時也能完成對房間的監控。有的智能運動傳感器還可以識別房主、訪客以及竊賊之間的不同,檢測可疑行為並進行通知。

對於養寵物的用戶來說,寵物護理可以通過聯網的餵食器實現自動化,而室內植物也可以通過聯網的計時器進行澆灌。當然,其他的智能設備,如智能冰箱可以跟蹤視頻到期時間,製作購物清單,甚至可以在連接智能助手後完成購物。所有這些設備儀器,使得家庭設備變得更加方便,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增添更多的色彩。

智能家居的利與弊

只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智能家居最受歡迎的好處之一是讓房主放心,讓他們遠程監控房屋、預防危險。對用戶來說,特別是老年人,也有很大的好處,比如在可以監視的情況下,老人可以舒適的在家裡生活而不用去養老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智能家居未來可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除此以外,智能家居的出現還會提高效率。這個效率與生活節奏無關,而是指的資源最大利用率。舉例來說,智能家居系統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讓空調開一整天,反而會使在瞭解戶主的行為後,確保在必要的情況下開啟;另外,智能灌溉系統也只會在需要的時候對室外草坪進行澆灌,並且精確到必須的用水量。也就是說,通過家庭自動化,能源、水資源以及電力能資源的使用率會更高,有助於用戶在節省能源的同時,節省開支。

近年來,智能家居也一直嘗試能成為主流,但還沒有成功,其中的原因還在於其技術性質。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智能家居存在一個缺點就是使用的複雜性,這也是智能家居製造商和科技巨頭們試圖解決的一個問題,希望能改善用戶的體驗。具體來說,要使智能家居真正有效,設備之間必須是相通的,無論製造商是否相同,它們必須使用相同的協議,或者至少有互補協議。但由於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暫時還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不過科技巨頭與製造商們正在進行協議合作,以確保互操作性和無縫的用戶體驗。

另一個主要問題便是智能家居的安全性。2016年全球IT服務提供商NTT Data的一份報告顯示,80%的美國消費者對智能家居數據的安全性感到擔憂。如果黑客能夠破解智能設備,那麼他們就很可能完成解鎖,進入家中或者更改設置,讓戶主無法入內。此外,一旦黑客訪問了相關的網絡,將會導致更嚴重的攻擊或數據洩露。另外還有73%的消費者擔心智能家居共享數據的隱私安全。雖然製造商們會收集消費者數據以便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但信任和透明度對製造商與使用其智能設備的用戶來說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不管是機器學習還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越來越普及,它們使得家庭自動化更能適應環境。比如,語音控制系統(亞馬遜Echo或谷歌Google Home),就可以根據戶主的偏好和模式來學習並個性化智能家居。有專家估計,到2020年全球會有47.7億臺智能家居設備投入使用,可以說該領域的前景,不容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