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在扣除1000元之前,我沒有接到盼達用車的任何違章或扣費通知。”10月16日,成都地區一位盼達用車用戶向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爆料,自己在使用盼達用車時並沒有違章記錄,也沒有欠費,但無緣無故被扣掉了1000元違約金。

NBD汽車瞭解到,在成都,不止一名盼達用車的用戶遇到此類情況。“前幾天,盼達用車莫名其妙從我的信用卡上划走了1000元,我去他們公司處理違章時,卻被告知違章車輛因為要年檢他們已經幫忙處理了(找人扣分),需要我繳納540元,一分180,一共3分。”另一位成都地區的盼達用車用戶說道。

目前,被“莫名其妙”扣錢的盼達用車用戶超過了數十人,部分用戶已經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與多名盼達用車用戶說法不同的是,盼達用車相關負責人稱,盼達用車官方此前已經通過短信方式通知了被扣錢的用戶。

面對被扣除的1000元,盼達用車用戶和盼達用車官方各執一詞。到底,真相是什麼?

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消失的1000元

“今年2月,我去成都旅遊時就用過一次盼達用車,客服打電話告知因為佔用公交車道,需要繳納罰款100元,隨後我就將100元轉給了工作人員,當時工作人員稱處理成功,不知道為什麼這次還要扣錢?”一位烏魯木齊的用戶在一個名叫“盼達代扣”的微信群裡說。

根據《盼達用車用戶協議》,只有拒絕處理違章的用戶,盼達用車才會凍結用戶1000元保證金。若用戶通過現金保證金以外的方式進行用車授權,盼達用車將通過授權渠道扣除用戶賬號1000元作為保證金並凍結,同時解除相應的授權,用戶處理完畢違章後可申請退還1000元保證金。

盼達用車相關負責人向NBD汽車表示:“被扣除的1000元只是暫時凍結,如果用戶按時處理了違章罰款,可以通過申請退還1000元。”

通過與多位盼達用車用戶溝通,NBD汽車瞭解到,最近接到盼達用車客服通知的部分用戶,在預約處理違章時,被告知已經被代理,需要直接給錢。“我去處理違章時,盼達用車的人起初告知我,需要繳納510元,其中代處理2分360元,違約費100元,手續費50元。”上述成都地區的盼達用車用戶表示。

對此,上述盼達用車相關負責人認為,公司運營車輛在年檢前,會先行處理違章並墊付違章金額,但並沒有部分用戶所說的1分180元處理違章的情況。

《盼達用車用戶協議》顯示,若用戶在使用盼達用車車輛期間發生違章,盼達用車在收到交警或市政對車輛的違章處罰通知後,會立即通知用戶進行確認。自通知之日起,若用戶在7個工作日內未預約處理違章,盼達用車將在第8個工作日凍結用戶的賬戶;若用戶15個工作日內還未成功處理違章,將視為用戶拒絕處理違章,盼達用車有權要求用戶攜帶處理交通違章所需證件協助盼達用車前往交警部門處理相應違章處罰,同時視為用戶授權委託盼達用車處理相關違章。

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盼達正處上市前夜

此次集中爆發的用戶投訴,對正處於上市前夜的盼達用車來說,承壓不小。

作為由力帆控股戰略投資的共享汽車平臺,力帆股份(601777,SH)曾在去年10月8日發佈公告稱,為加快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佈局和建設,公司擬對“東家”力帆控股旗下的盼達用車增資1575萬元,獲得其15%股權。

彼時,外界就曾猜測力帆股份有意將盼達用車裝入上市公司實現上市。不過從今年4月發佈的力帆股份2017年財報來看,路徑並非如此。力帆股份2017年財報顯示,盼達用車除私募股權融資外,還將進行融資租賃、ABS及其他債權融資,並著手上市股權架構的搭建和上市計劃的推進。

“目前,盼達用車的上市計劃仍在正常推進當中。”力帆股份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向NBD汽車透露。

不過,即使盼達用車在繼續推進獨立上市計劃,但從目前共享汽車行業鮮有盈利的玩家出現來看,盼達用車很難在短時間內上市。根據A股IPO要求,對於主板和中小板而言,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

整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千萬元;創業板需要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千萬元。

“共享汽車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找到盈利模式。”有車出行CEO崔睿哲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據他所知,截止到2018年5月,共享汽車領域還沒有一家能夠實現整體盈利的企業。

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按照現有模式,盼達用車預計在5萬輛規模時就能盈利,目前的規模為1.8萬輛左右,到年底應該能達到3萬輛的規模,估計明年就能超過5萬輛,盈利指日可待。”在今年5月份的力帆股份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力帆股份創始人尹明善認為,共享汽車是否盈利並不完全取決於規模,主要在於金融機構的支持。

據尹明善介紹,與之前盼達用車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協議為“兩年期”不同,有大型金融機構給出了“5年期”的方案,也就是說共享汽車公司有60個月時間來分攤一輛共享汽車的本息成本,每個月的成本負擔會大幅降低。

如果按照尹明善的說法,5萬輛的規模將成為盼達用車的贏利點。但在Gofun出行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譚奕看來,共享模式低於50萬輛的就別談規模。

有分析認為,即使短期內難找到贏利點,背靠力帆股份的盼達用車的上市之路也未必走得艱難。不過從目前力帆股份的業績來看,也是難言如意。根據力帆股份2018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9.7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06%。

共享汽車開始拼用戶體驗

實際上,盼達用車和用戶之間發生的矛盾,正是當下共享汽車用戶體驗亟待升級的一個縮影。

從去年開始,共享出行領域爆發出一系列“押金難退”問題。在此背景下,國內的大部分共享汽車平臺開始用“用戶信用”代替押金。據瞭解,盼達用車是國內第一個以第三方徵信來免押金的出行項目,可實現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上體驗“掃碼用車”。隨著用戶體驗的提升,問題也隨之而來。

上述成都地區的盼達用車用戶坦言,1000元是從其支付寶賬戶上直接被划走的。記者瞭解到,達到“芝麻信用”分數的盼達用車用戶無需繳納押金就可以使用車輛,但在違章出現並未按時處理的情況下,盼達用車就要從用戶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凍結1000元作為保證金。


消失的1000元:盼達用車上市前遭投訴,用戶被扣保證金事先不知情


“憑信用免押金雖然能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但在處理違章等問題時仍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出現。實際上,已經有部分共享汽車平臺打通了與交管部門的聯繫,可以做到違章出現時第一時間通知到用戶。”一位共享汽車平臺的負責人向NBD汽車透露。

隨著共享汽車平臺數量的增長,競爭也在加劇,做好用戶體驗成為很多共享汽車平臺首要考慮的問題。10月16日,GoFun出行正式開啟GoFun4.0時代,該版本產品關注用戶在共享汽車應用過程中的關鍵體驗,在品牌視覺,應用交互、創新功能、運營規則、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升級。

“共享出行正在從拼故事、拼規模的無差異化競爭時代,轉向迴歸提升用戶體驗的核心課題上來。”譚奕認為,當行業正在走出同質化經營的野蠻發展期,用戶對共享出行就有了更精細化和個性化的體驗需求。

如,無人駕駛技術在共享汽車中的應用。“目前,共享汽車為無人駕駛技術提供了真實的應用落地場景,未來通過自動駕駛調度之後,無論是用戶的停車體驗,還是夜間調度都將降低人力成本,效率將得到巨大提升。”譚奕認為。

事實上,隨著共享汽車行業在盈利模式、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探索,有更多的聲音認為,即使共享汽車還未找到模式,短期內不能實現成功的商業化,但前景可期,目前的關鍵問題是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