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明天是公民道德宣傳日。何為道德?大抵就是一個人靈魂的樣子。

道德,無非是……

道德“事小”,總是閃現在細微處。

道德“事大”,繁衍在我們骨髓裡。

道德,衡量著一個民族的素質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我在馬路邊撿到1角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

​今年9月,4歲男孩恆恆在南京夫子廟撿到一枚1角錢硬幣,主動要媽媽帶他把錢交給民警,尋找失主。事後,民警特別製作了一張寫有“拾金不昧好兒童”榮譽稱號的獎狀頒發給恆恆,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一顆善意的種子。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4根肋骨被擊斷,他忍痛將乘客安全轉移。

​今年8月,雲南昭通一客車在行駛途中,被山上滑落的滾石砸中駕駛室。司機趙雙前胸、後頸被砸受傷,他強忍劇痛把車開到安全區,14名乘客平安無事。經檢查,趙雙胸部右側4根肋骨骨折。他說,“當時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把車安全停好。握住這把方向盤,就要對車上的乘客負責。”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為救人,他一個月減重12斤。

​今年1月,浙江杭州的孫超凡得知血樣與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時,體重168斤,為儘快達到捐獻標準,他1個月內減重12斤。他說:“不管是求學路上,還是踏上社會,總有好心人會提點我,我覺得一旦我有能力回報社會,我會義不容辭去做”。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我是你的腿:他帶著爸爸上學、工作。

​自幼患小兒麻痺症的趙德龍雙腿行動不便,父親帶他四處求醫,如今他才勉強可以正常行走,而父親卻因病癱瘓。從大二開始,他帶著父親讀大學,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父親。今年從河南科技大學畢業後,趙德龍開始帶著父親工作。他在日記中寫道:“攜父上學,是學業不可廢、家父不可棄。”他說,多陪父親一天就是一天的幸福,有爸就有家。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病者以命相托,醫者唯有一心赴救。

​今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國肺移植專家、無錫市肺移植中心主任陳靜瑜,利用“兩會”會議間隙,完成了一臺高難度的雙肺移植手術。而在去年“兩會”期間,他也抽空做了三臺肺移植手術。他說:“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第一位的。”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伸出一隻手和腳,就多了一份安穩保護。

​去年6月,在成都地鐵裡,一男生正在玩遊戲,當一名輪椅乘客進來的時候,他很自然地搭了手,拉住晃動的輪椅,又把一隻腳卡在輪子下,把輪椅固定住,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幾個站過去了,一直沒放手。善良不需要更多理由。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一個人雨中的敬禮,只為這個旋律!

​去年6月,貴州遵義紅花崗區老城小學一遲到的小學生正冒雨奔向教室。當他跑到操場,聽到國歌響起時,立刻佇立風雨中面向國旗敬禮,直到國歌結束,才匆匆跑進教室。抓拍照片的作者說:“他的心裡有國旗、有國家。”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當善良遇到感恩:最美的鞠躬。

​去年8月,福建莆田一名頭戴帽子、手拄柺杖的老人步履蹣跚前行,過往車輛紛紛在斑馬線前減速、停車讓行,老人突然脫下帽子,向司機深深地鞠了一個躬。89歲當事老人閔慶昌說,車停下等候讓他很感動,說“謝謝”怕聽不到,所以脫帽鞠躬。行禮的老人、讓行的司機都值得點贊。

道德,是說不出的美好

美德

美,美的事物;

德,古稱之為“得”;

合起來就是:

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一切。

資料/人民網等 央視新聞整理


這裡是懶子姑娘,一個極其有溫度的公眾平臺

處女座理科女,98年老阿姨

無邏輯正三觀時評

願用一顆真摯的心和你相遇

你若溫暖,這世界便不悲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