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張譯的主戰場

《紅海行動》:張譯的主戰場

在沙漠中激戰的楊銳

初一、初二兩天,看完了春節檔的三部大片《唐人街探案》、《捉妖記》和《紅海行動》。除了《捉妖記》故事單薄,全靠胡巴賣萌撐著之外,另外兩部,不得不說是難得的國產好片,比之好萊塢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讓我為中國電影狠狠的驕傲了一把。

不過,更讓我感興趣的是,這三部片中,有三個重要的人物都和12年前的一部經典老片有關——《士兵突擊》。《士兵突擊》捧紅了王寶強、陳思誠,或許還有張譯。

我說或許,是因為當王寶強和陳思誠已經大紅大紫時,張譯還在一些電影、電視劇中當配角,不溫不火。

有人說,是張譯的形象問題,沒有陳思誠帥,沒有王寶強有特色。可是,就是這個許多人不看好的三線演員,卻一點點的抓住觀眾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爐火純青的演技,讓一線導演們開始無法忽視這個大器晚成的小眼睛男人。

2015年,《山河故人》中,張譯飾演的煤老闆,因為經濟問題被迫滯留海外不能回家,他拿著一個大鐵杯,穿著汗衫,說著兒子永遠不能理解的方言時,讓人跟著他莫名心痛。我想,賈樟柯選擇張譯,或許就因為,張譯的演技不誇張,不煽情,不矯情,卻總是很到位。

不過,讓張譯成為我最喜歡的中國男演員,是從《追兇者也》開始。這部片中,張譯把一個心狠手辣的笨蛋殺手形象演繹的讓人哭笑不得。

劉燁在《追兇者也》中的演技自然也可圈可點,但從張譯在一個職工宿舍的上下鋪做著俯臥撐開始,這部片子才變得靈動起來。

我很奇怪,張譯扮演的殺手既然做俯臥撐時還不忘看著目標的照片,那他怎麼會殺錯人,畢竟劉燁和那個倒黴蛋的相貌還是差的十萬八千里的,可見智商不在線。

《追兇者也》的講述方式很明顯借鑑了《低俗小說》,沒什麼新意,但導演選擇張譯來演殺手,這的確是一個大膽的嘗試,而張譯果然也沒讓大家失望。總之,如今回想起《追兇者也》,讓我忍俊不禁的,幾乎都是張譯的鏡頭。

從這部片開始,張譯才算真正的火起來了。因此,在《繡春刀2》中看到他扮演的亦正亦邪的陸文昭時,我已經可以想見這部片子不會差。

在公認的古裝帥哥張震身邊,張譯毫不遜色,反而把陸文昭的隱忍、奸謀、無奈演的層次更豐富。所以,這部片子,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依然是張譯的戲份。

因此,當在《紅海行動》中看到張譯時,我幾乎要為林超賢點讚了。

其實,《紅海行動》的故事與《戰狼2》、《湄公河行動》有些類似,原本我還擔心故事老套。不過,想來,這種戰爭題材的電影,就是殘酷、熱血、戰友情、家國情懷、反恐、解救人質……我也不希望再有什麼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此,對於故事,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太過挑剔。而張譯的出現,讓主角的形象完全不同於另外兩部,而我則認為略勝一籌。

《戰狼2》自然是揚我國威的好片,比之《鋼鐵俠》、《超人》我更喜歡,畢竟,中國除了孫猴子之外,也的確需要一位現代超人。因此,吳京在片中大逞個人英雄主義,我們看的也很爽。

而《湄公河行動》中,有張涵予這樣的老牌硬漢,以及彭于晏這樣的國民老公,不好看都難。而彭于晏的各種耍帥也迷倒了萬千影迷。

可《紅海行動》中張譯飾演的楊銳,即不是硬漢,也不是帥哥,他只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蛟龍隊長。他能當上隊長,可見個人能力絕對超卓,但他沒有讓自己的光環掩蓋了其它的戰友,參加救援行動的8位戰士,每個人都形象鮮明。

而楊銳,堅持原則,服從命令,卻懂得變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堅守心中的人道主義精神,雖然明知會有巨大的犧牲。

他有情但不煽情,在隊友受重傷的時候,他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壓力,而不願其他戰友的情緒受影響。但在戰場上,他又無比冷靜,無論面對多大的險境,始終可以保持最清晰的判斷力。這樣的隊長,難怪戰友們願意陪他赴湯蹈火。

可以說,《紅海行動》的最成功之處,就在於選擇了張譯這名不看顏值、不耍帥、不賣萌的好演員,而這不正是我軍的軍威所在嗎?

除了張譯的演技,這部片子值得稱頌的還有戰爭場面的殘酷,這種殘酷此前我只在《血戰鋼鋸嶺》中看到——滿地的殘肢斷臂,真實的爆頭場面……

這不是一部孩子可以看的電影,卻是每一位大人應該看的電影,因為,戰爭就是我們這些不知足的大人們為了貪慾而發動的啊!

照例,看到同胞和無辜的生命慘死,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淚腺。但我也明白,我們今天如此太平的過年,是無數的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也是無數的軍人們用青春換來的,我有什麼可抱怨的?

如果我還不能快樂的生活,那麼就是對不起他們的犧牲。

歌德說,不快樂是種罪。從現在起,珍惜每一個和平的當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