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90%的孩子都不會在幼兒園拉粑粑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這幾天時不時的有朋友在頭條私信開心爸爸,有好幾位家長的問題都是關於寶寶在幼兒園遭遇到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的寶寶幾乎不在幼兒園裡面拉粑粑!

開心爸爸就這個問題查詢了相關的資料,也諮詢了群裡面很多的寶媽們,得到的結果是驚人的!幾乎有90%的寶寶都不在幼兒園拉粑粑,他們寧願憋著,一直等到回了家中才解決。有的時候實在憋不住了就只能是拉在褲子裡面了。

而且最近開心也是這樣,一到週一去幼兒園回來就要拉褲子。當時開心媽媽還挺生氣的,畢竟開心都是一個三歲多的小寶寶了,他已經能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拉什麼時候尿的,為什麼還會出現拉褲子的現象呢?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開心在幼兒園從來都沒有拉過粑粑!每次都是晚上回到家中才急急忙忙的去拉,每次問他的時候都是回答,我沒在幼兒園裡面拉粑粑。為什麼呢?一個早就學會自己在小馬桶上面拉粑粑的開心到了幼兒園就只能是憋著?為什麼拉粑粑這樣一件普通的事情怎麼到了上幼兒園寶寶的身上就會出現問題呢?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幼兒園的問題呢?

敢不敢在幼兒園拉粑粑反映的是孩子是不是放鬆

開心爸爸前段時間在童書媽媽的公眾號上看到童書媽媽講了一件事情,是關於她孩子換幼兒園的。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原本她家孩子在離家不遠的一所幼兒園上學,卻在去年年底費了大力氣把孩子送到了離家挺遠,開車都需要半小時甚至更久的另外一家幼兒園。童書媽媽說,做出了這個決定以後,周圍人都說她是不是瘋了,捨近求遠折騰自己折騰孩子到底圖啥了?

童書媽媽的回答是:孩子的拉粑粑!作為一個媽媽,她敏銳的發現了在原來的那個幼兒園,孩子從來都不在幼兒園拉粑粑,不是選擇早上就是選擇晚上在家中解決。也許有的爸爸媽媽覺得這不就是一件小事情嗎?孩子願意在哪裡拉就在哪裡拉,就為這一點就換個幼兒園,有點划不來吧?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這是件小事情嗎?NO!它反映出來的問題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嚴重。尿尿和拉粑粑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敢不敢在幼兒園拉粑粑,反映出來一個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很放鬆,是或者說孩子是不是很輕鬆的度過每天的幼兒園生活。

而通過換幼兒園,孩子適應的很快,表現的很放鬆,很快就選擇在幼兒園拉粑粑了。

為什麼這麼多寶寶都不在幼兒園拉粑粑

寶寶去幼兒園是人生的第一次接觸陌生環境,在家裡面的時候他們可以很自如的說我要拉粑粑了,我要尿尿了。可是在幼兒園,面對著不熟悉的老師,要拉爸爸或者尿尿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一方面不敢和老師說,一方面又不習慣幼兒園的蹲便,無奈之下只能是選擇自己憋著,等回到熟悉的家裡面再去解決。實在是憋不住了之能事尿在褲子上或者是拉在褲子上。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而更多的爸爸媽媽在看到寶寶拉褲子上了不是詢問為什麼,為什麼不敢在幼兒園拉粑粑,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相反的直接粗暴的責罵寶寶,為什麼不在自己要拉的時候告訴老師,為什麼要自己選擇拉在褲子上?“都這麼大了還尿褲子!”“你怎麼這麼笨啊!”“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尿褲子呢?”“再尿褲子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樣的對話其實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下一次寶寶還是不敢去和老師講自己要拉粑粑了,下一次寶寶還是會繼續拉在褲子上。

為什麼有的寶寶們快要拉出來了才告訴爸爸媽媽呢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有的媽媽表示,寶寶不僅僅是在幼兒園不拉粑粑,就算是回到家中也是表現不正常。比如說寶寶總是要等到拉出來了,才大喊著“我要拉粑粑”,稍微動作慢一些就直接拉在褲子上了。甚至有的時候已經尿了褲子,才和爸爸媽媽說“對不起,我已經尿褲子了”。

除去寶寶確實是忙於玩遊戲,一直憋到自己憋不住了才著急的要拉粑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寶寶由於生理發展的原因,真的是控制大便能力較差,他們不能像大人一樣隨意的控制肛門周邊的括約肌,當他意識到自己要拉的時候已經不足以控制了。而再早些時候他們還沒能夠意識到呢。

爸爸媽媽這樣做更有效

所以,當寶寶已經出現了這些現象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需要做出一些對應的行動來著力於解決寶寶的這些困擾,而不是把解決問題的焦點放在寶寶是否大小便上。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爸爸媽媽可以與幼兒園老師溝通,說清楚寶寶的實際情況,和老師一起找寶寶不在幼兒園拉粑粑的具體原因。爸爸媽媽可以寬慰孩子,在家裡面和在幼兒園是一樣的,都可以拉粑粑。在家裡面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擦屁股,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幫助寶寶來擦屁股,老師和爸爸媽媽一樣,都不會嫌棄寶寶的。

另外,針對喊出我要拉粑粑但是已經晚了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一些小技巧,比如說當稍微覺得自己想拉了就可以跑到小馬桶那邊試一試,就算是坐上去了拉不出來也沒有關係。這樣的教育多幾次,寶寶就會明白我自己有了感覺就會跑到一個固定的地方,這樣的訓練對寶寶培養正確的如廁意識是很有幫助的。

寶寶拉粑粑這件事情其實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幼兒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站之一。從一個人的生活到一群孩子在一起的群體生活,從熟悉的家到不熟悉的幼兒園,從一直被爸爸媽媽庇護到需要自己去面對風風雨雨,不可避免的要碰到很多問題。像今天說的拉粑粑的事情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而已,它能夠反映的不僅僅是寶寶的狀態,更多的是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爸爸媽媽的教育程度。

而當話題再次轉回到孩子如廁上的時候,爸爸媽媽更應該做的是給孩子充足的耐心和時間。

大家有沒有碰上過孩子在幼兒園不拉粑粑,或者喊著拉粑粑結果拉在褲子上面的經歷呢?留言區寫下您的評論,開心爸爸等著您!

90%的寶寶都會碰到,要不要在幼兒園拉粑粑,爸爸媽媽應知道這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