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吃的起源

上海小吃的起源

賀友直所繪上海街頭飲食場景

這些都是老上海印象裡和市井小吃有關的俗語,有的是歌謠,有的是從攤販的叫賣聲而來——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厄殼,莊家老伯伯,問儂討只小花狗”。這是最耳熟能詳的賣粥吆渴聲,粥是熬出耒的,米潤香氣撲鼻,又特別粘綢。

“香炒糯米熱白果,香時香耒糯是糯”。銀杏樹結的仔炒熟,冬天,乘熱的吃,香糯可口。

“白糖梅子”。清明時節,黃梅天到了,梅子熟了,放在馬路邊用大鍋加白糖翻炒,冷卻盛盆,梅子全身包裹著一層白糖,酸甜可口。

“年糕團”。冬天晨間,小店裡糥米粉厚皮子攤平,包以黒洋酥等餡料,剩熱吃。

“羅宋麵包”。流亡上海的白俄喜歡吃的一種粗糙硬麵包,內嵌牛肉片或素雞,特別耐飢。

“高腳饅頭與羌餅”。碼頭工人和三輪車伕,黃包車伕等體力勞動者歡喜吃的一種耐飢的饅頭和餅。

“柴爿混飩”。秋冬晚上,一副挑擔,一口鐵鍋,若干柴火,熒熒燈火,下一碗小混飩,加上蝦子,蝦腦和特製的作料,溫馨無比。

“心臟肚子呵”。弄堂裡聽到這叫賣聲,便知道騎著自行車,後座掛著兩隻乾淨的木桶,賣家庭自制熟食的耒了,裡面裝滿豬心,肚子,大腸,耳朵,尾巴,腳爪等豬“下腳”, 尤其豬頭肉特別好吃,三勿精,軟糯鬆脆,毛又拔得清爽,加上花椒,入口難忘。

市井飲食歷史悠久

早在1260年南宋鹹淳間,上海已有本地人開設的便飯店。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建立縣級政權後,經濟上逐漸發展成貿易港口和漕糧運輸中心,人口增加到20多萬。

明代,在蘇州河以北和徐家彙等集市地區,均已開設酒菜館。清代初期,在城隍廟和十六鋪一帶商業區經營飯菜、點心的飲食店、攤檔增至百餘戶。

上海小吃的起源

清末上海縣城附近的街道,可見一些街邊簡陋小吃攤檔

清康熙年間,十六鋪、老閘橋、虹鎮老街、徐家彙等地集聚點心攤,出售糕團、蓋澆面、饅頭、餛飩、燒賣等。上海開埠後,弄口設攤、沿街叫賣者劇增。清同治年間,上海縣城隍廟周圍有點心攤百餘個,並向租界發展。清同治四年(1865年)靖遠街滿庭芳戲院周圍點心店攤聚集,通宵營業。1917年,大世界遊樂場建成,雲南南路、東新橋一帶漸成小吃街。

上海小吃的起源

清末上海街頭面攤

上海傳統市井攤檔主要有流動商販、固定攤商、點心店三種。

流動商販清晨提籃或者肩挑叫賣,提籃者向小攤商賒銷或者代銷大餅、油餅、脆麻花等。固定攤商支撐油布大傘,用三塊木板、兩隻高腳凳搭成長桌,備數條長凳供客就坐,供應豆漿、粢飯、蔥油餅、湯糰、餛飩、陽春麵等廉價點心。點心店多為一開間門面,門口砌兩眼爐灶,現做現賣,主營餛飩、面、生煎饅頭、蟹殼黃等。

上海小吃的起源

1911年豫園得意樓周邊街市熱鬧,可見各類攤檔

城隍廟

在今日上海,海派小味在市井裡閭中觸目皆是,不過,相對說來保存得最完整最集中的當屬黃浦區的城隍廟區。

湯包、糟螺螄。上海城隍廟湯包的特點,是做工精細,小巧玲瓏,皮薄餡多,不論是哪一種餡,都鹹淡適度,口感極好。包子內有少許油水,故稱“湯包”。

上海小吃的起源

那糟螺螄,原料不是海螺,也不是北方的小螺螄,而是中等田螺,以調製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滷香味橫溢,滷汁醇濃,肉滷同吃,更加鮮美,有論者因此感慨:田螺的味道恰恰是海、河兼備,正如上海的文化也是兼收幷蓄、中西合璧的。

上海小吃源流

清代以來,揚州館子或者揚州菜、淮揚菜,一直在上海享有盛譽。經營揚州菜的館子,一般稱為“揚州館子”,無論它地點是否在揚州,老闆是否為揚州人。揚州的糕點是個說不盡的話題。從前上海的店鋪門前,常常有“維揚細點”的招牌,一個“細”字深得揚州糕點的精華。

上海小吃的起源

以《隨園食單》所述為例,書中記載的那些揚州小食品,無不小巧玲瓏,獨具匠心。如揚州的小饅頭、小餛飩:“作饅頭如胡桃大,就蒸籠食之,每箸可夾一雙,揚州物也。揚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仍隆然而高。小餛飩小如龍眼,用雞湯下之。”

這些細點和經營的方法,對上海小吃的影響應該很深遠。上海的揚州館子,比北京、南京更多。

晚清朱文炳有《海上竹枝詞》雲:“揚州館子九華樓,樓上房間各自由。只有鍋巴湯最好,侵晨餃面也兼優。”這“九華樓”是當時上海一家老揚州館子。鄭逸梅《拈花微笑錄》談到舊上海有一處小花園,“小花園的盡頭,設有兩家揚州館,一家名大吉春,一家名半仙居,盤樽清潔,座位雅緻,到此小酌,撲去俗塵”。

上海小吃的再一個源流是蘇州風味的點心。

如於明嘉靖年間開業的上海點心店綠波廊,設於上海老城隍廟九曲橋畔,原名樂圃閬茶樓。1978年改為餐廳,以經營上海及蘇州風味菜點為特色,主要名點有各色蘿蔔絲酥餅。著名的蘇式小吃如三絲眉毛酥,是綠波廊沿襲至今的招牌點心。

上海小吃的起源

這款上海老點形似一道彎彎的老壽星的眉毛,眉毛酥麵皮層次清晰,號稱有近百層之多。裡面的“三絲”是由筍絲、香菇絲和肉絲組成。綠波廊的桂花拉糕是另外一道名氣很大的點心。

徽菜館中的麵食也十分有名。舊時,徽館兼營麵食,隨叫隨送,比普通麵館來得高一籌。價廉物美的火雞面、划水面、鮮湯蝦仁鍋,東西很地道。因此,徽菜館的麵食同樣受到好評。

上海小吃接納四面來風的典型是它的“紹興情結”。紹興三味首推糟貨。以精製糟醉食品聞名的上海百年老店邵萬生,起於紹興人邵六缽頭。清咸豐年間他來到上海,並尋覓到開釋鄉愁的“密碼”:河蝦子醬油、黃泥螺、蝦子鯗魚、糟青魚、醉蟹、醉蚶、糟雞。

上海小吃的起源

邵萬生店

據載:“戴九創為小炒,近更以糟者為佳,特面色不甚潔白。徐三善煮梅霜豬腳。邇來肆中以缽貯糟,入以豬耳、腦、舌及肝、腸、肺、胃等,曰‘糟缽頭’,稱為美味。”(王韜:《瀛濡雜誌》)這四季應市的糟醉被上海人吃上了癮頭,邵萬生成了紹興糟貨的神奇源頭。

五大小吃業態

1937年,隨戰事乍起,租界內湧入更多市民,街邊食攤小吃的發展土壤更趨濃厚。據統計,現今黃浦區核心區域,當時就集中了店攤600餘個。到20世紀30年代末,上海市井小吃行業逐漸形成糕團、麵糰、油餅饅、粥店、西點五個主要類別的業態。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的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街邊可見油炸類、粥類等各種小吃攤

01

糕團業

清代,有小販提籃叫賣。清咸豐八年(1858年)蘇州沈敬州在楊家墳山(山西南路盆湯弄附近)開設姑蘇五芳齋,專營五色糕團,用糯米和玫瑰、桂花、薄荷等製成紅壽桃、黃松糕、青團、黑芝麻團、白年糕等。

同治三年(1864年),樂添興糕團店在南市老白渡街169號開業。光緒六年(1880年),沈大成開業。同治十五年,周福興糕團店開業。此後,鼎新園、小常州、鮮得來等店相繼開業。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上海街頭糕團攤檔的食物,品種多樣

糕團業分蘇、寧兩幫。蘇式常年供應條頭糕、定勝糕、壽桃糕、蜜糕、赤豆糕等,冬春以糖年糕、豬油年糕為主,夏季以冷團為主,清明有青團,秋季有重陽糕。寧式有包餡熱年糕團,現做現賣,冬春以寧波年糕為主,夏有糖糕、冷麻團、松花金團、油汆細沙糯米餃。

02

麵糰業

初有餛飩、湯糰擔,攤主肩擔走街串巷。

清道光八年(1828年),隆順館在上海縣城隍廟大門旁開設。光緒十九年,永茂昌業主從安徽到滬制糕團叫賣,宣統元年(1909年)在喬家柵路開設永茂昌湯糰店(今喬家柵),經營徽幫湯糰、澆頭面、餛飩,以湯糰品種多、餡多知名。

上海小吃的起源

德興館早期影像。店面簡陋,懸掛特色麵點“雞汁大面”的招牌

1912年,顧順興設酒釀圓子攤,1919年設店(後改為滿園春),20年代,湖北面館興起,明爐亮灶,現做現賣,成為滬上面團業主力。1928年,盛興點心店開業,經營湖北湯糰、陽春麵、小餛飩、菜肉餛飩等,價格低廉。

麵糰業分三幫。徽幫有湯圓、各色澆頭面、湯炒麵、餛飩等點心,湯糰花紋粗,有芝麻、鮮肉、玫瑰、薄荷、豆沙、蝦肉等品種,個大、餡多、皮薄,吃口軟糯。湖北幫有湯糰、陽春麵、小餛飩、菜肉餛飩,湯糰花紋清楚,皮薄、餡多,價格低廉。寧邦主要有寧波湯糰,細巧甜香為特色。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蘇州河邊的麵食攤檔,客人品嚐的冷麵有各種澆頭和調料

四季常食的麵條,在上海小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一是夏季旺銷的冷麵,其製法為將麵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麵條硬韌滑爽,十分可口。

二是四季流行的熱拌麵,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蝦米,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食。麵條韌糯滑爽,蝦米軟而鮮美,蔥油香氣四溢。

三是陽春麵,又稱光面,此面製法簡單,在醬麻湯碗裡盛上滾燙的麵條,綴上碧綠的點點蔥花即可。上海開埠以後,許多面館對陽春麵的湯加以改進,有用肉骨頭熬製,也有增加鮮魚同煮的,湯濃味鮮。滬上當時小有名氣的館子如“老半齋”、“四如春”等都是吃陽春麵的絕佳處。

03

油餅饅業

光緒八年(1882年),祿源齋豆漿店開業。光緒二十六(1900年)年長興樓開業,以南翔饅頭聞名。1912年,興隆記大餅油條店開業。1932年,大壺春開業。1935年,吳苑開業,以生煎饅頭、蟹殼黃知名。

上海小吃的起源

南翔小籠饅頭,由清同治年間嘉定縣南翔鎮日華軒糕團店首創。店主黃明賢對小籠饅頭的製作要求很高,小籠饅頭必須外型小巧,皮子薄,呈半透明狀。餡心選料講究,調味認真。饅頭分豬肉小籠及雞肉小籠兩種。開籠時,只只饅頭鼓脹飽滿,逗人喜愛。入口滷汁四溢,滿口生津,滋味鮮美,與薑絲、米醋等佐料同食,美味無窮。

上海小吃的起源

戴敦邦筆下的老上海大餅油條攤

1945年,市區有油餅饅店2000餘家,經營的點心有兩大類,一類以生煎、蟹殼黃、小籠包、湯包、牛肉湯等為主,一類以大餅、油條、豆漿、粢飯糕、油餅、脆麻花、老虎腳爪等為主。

大餅製作有南京、鎮揚、丹陽、鹽城、黃橋、泗陽、河南等幫派,品種近50種,形狀分圓、菱角、蝴蝶、橢圓、菊花、朝板等,口味有甜、鹹、椒鹽、蔥油、油酥等。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上海集市上的小吃攤,鍋中食物似乎是“兩面黃”

生煎配湯

油豆腐線粉湯,是上海的點心店最常見的湯。在吃生煎或是排骨年糕時,有一碗這樣清爽的湯在邊上,一頓飯才算圓滿。油豆腐線粉湯裡只有三個主角:油豆腐、粉絲和百葉包,看上去是有點清湯寡水,但吃起來卻不含糊。

04

粥店業

清道光年間,張阿香挑粥擔,敲竹筒,沿街叫賣後在上海縣城隍廟戲臺下設固定攤位賣桂花赤豆糖粥,成為名點。1916年老公興雞粥店,1937年史元隆、滬江、潘福興、酈復興、三元齋粥店開業。1941年,小紹興雞粥在雲南南路大東新旅社門口開始設攤,此後發展成為滬上馳名的小吃。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上海街頭的流動粥攤

05

西點業

上海開埠後與西菜業同時出現,多由西菜館、咖啡館、食品店兼營。西餐在清末又稱番菜、大菜,當時上海的西餐館隨處可見,其中知名度甚高的有一品香、海國春、嶺南樓、普天春、三臺閣、金谷春、海天春等。價格與其他中國菜館相差無幾,因此頗具競爭力,贏得了一些喜歡改變口味或圖嘗新的食客青睞,特別是商人等成了西餐館的常客。

上海小吃的起源

陶爾斐斯路(今南昌路)上俄僑開設的維也納灌腸廠

後有西點店自產自銷。1925年,何世德在西藏南路設攤供應麵包吐司,1928年在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開設凱司令酒吧,1930年改營西菜西點,以德式點心、蛋糕聞名。1937年,法商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茂名路口)開設兩家老大昌。1938年,德商起士林在南京西路72號開設起士林。

上海小吃的起源

起士林

上海小吃的起源

20世紀40年代,茂名南路155號帶有俄文招牌的同聚食品號

1917年一批白俄貴族在法租界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先後開設俄式菜館40餘家,以“羅宋大菜”招攬顧客。

知民俗 吃小吃

上海許多傳統的小吃還與一些節俗或民俗相對應,因歲時變化而出現不同飲食內容,它們有特殊的含義,或為求福,或為驅病,或為祭神,或為嘗新,構成了傳統的飲食文化。

正月初一日

有食湯圓、白菜的習俗。農村中還有一種傳統習俗,那就是“以果品、菜蔬、雜粉面調粥食之,謂之和兒羹”。

上海小吃的起源

01

正月十三日

有炒米花習俗。傳統的米花製作,是將糯米蒸熟、晾乾,再在熱鍋中爆炒,使米開花,名“卜流花”,又稱卜流年,是一種占卜來年五穀豐登、喜事上門的活動。

02

正月十五日

舊時上海有接灶神習俗,要吃用薺菜包的湯圓。上海清末祀灶時不能用餛飩,但接灶時則沒有這種禁忌。秦榮光撰《上海縣竹枝詞》記有:“肉餡餛飩菜餡圓,灶神元夕接從天。城廂燈市尤繁盛,點塔燒香費幾千。”此詞說的是上海接灶風俗,是夜接灶神,點塔燈,各廟燒香,燈市煙火亦盛。民間則用吃餛飩的方式,來迎接灶神回家。

03

三月(注,以下均為農曆)清明節

上海喜吃青團。在江南一帶,自古就有在清明時用青團祭祀祖先的習俗,青團祭祖之後,仍為人們所食用,因此青團就成為清明的重要食物。

上海小吃的起源

04

四月立夏節

上海人“以金花菜攤粞作食,並食海螄、櫻、梅、筍,曰目明”(道光《川沙撫民廳志》)。“攤粞”就是用麥穗磨成的麥粞,加上金花菜。

01

五月端午節

吃粽子。清乾隆《上海縣誌》載:“五日午時,縛艾人,採藥物,食角黍浮菖蒲、(飲)雄黃酒。”

02

六月

吃餛飩。清乾隆《上海縣誌》載:“六日,啖餛飩,雲解注(疰)夏疾。”六月六日吃餛飩防止疰夏,是上海農村一種傳統習俗。

上海小吃的起源

03

七月七日

吃巧果。“七日,以粉面和糖制各式各樣煎之,曰巧果。時新嫁女多歸寧,以相饋遺。”(《紫堤村志》)這種巧果,在川沙叫“糧考”。川沙人在這一天還有做茄餅的習俗。

上海小吃的起源

04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上海農村中亦盛行祭祖,此時需備酒菜、制餛飩來祭祀先人。

01

八月中秋

有食月餅、梨、藕的習慣。八月二十四日,則以新秫作粉圓祀社。

上海小吃的起源

02

九月九日

吃重陽糕等,並“對菊佩(泛)茱萸,嘗新酒,名‘開清酒’”(清嘉慶《松江府志》)。

03

十月一日

上海習俗要祀祖。“以面裹菠菜為餅獻祠堂。”(清光緒《華亭縣誌》)由此可見,菠菜餅是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供品,亦是一種節令食品。

上海小吃的起源

04

十一月冬至節

上海人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這一天要燒煮好菜。同時,這一天亦要祭祖,需要特定的食品,如花糕、粉圓等。這些花糕、粉圓在供奉祖先之後,亦為家人所享用了。

01

十二月初八臘八節

上海及其他地區均有吃臘八粥的風俗,不過,上海的臘八粥則稍有不同。據王韜《瀛濡雜誌》卷一記載:“臘月八日,僧尼例以雜果雙弓米,遍餉檀越,謂之臘八粥,亦曰佛粥。此風由來舊(久)矣。滬人往往有以湯餅、菜羹和入者。”這裡將湯餅和菜羹摻入粥中,顯然是上海特殊的風俗,與其他地區稍顯不同。

上海小吃的起源

02

二十三日、二十五日

二十三日為送灶神上天,這天人們要用蒔菇、地慄、飴糖等物加以供奉。

二十五日,家家要大掃除,稱為“掃殘”,又稱“諸佛下降”,此時,舉家都要吃赤豆粥。據說,吃了赤豆粥之後,可以“闢瘟”。

03

除夕

貼春聯、包餛飩,按傳統說法,此為“包財”,象徵著在新的一年裡可以發財致富。吃年糕,表示高高興興,團團圓圓。

04

(綜合:方誌上海、《上海小吃的市井民俗與源流》作者吳曉明)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上海小吃的起源上海小吃的起源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