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陸軍首次戰敗,稱之爲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佔領中國東北三省,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於日本的偽滿洲國;偽滿洲國與蒙古國為鄰,並分別有日本及蘇聯的駐軍,雙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邊境糾紛,1939年日軍和外蒙軍為諾門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這塊呈三角形地區的歸屬問題日軍發生爭執,隨後在5-8月爆發了一場大戰役,史稱“諾門罕”戰役。

二战日本陆军首次战败,称之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在1939年5月份,日蘇兩方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在中國東北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布日德地區及哈拉哈河中下游兩岸發生交戰,但日蘇兩方各自並沒有向對方宣戰。日軍主帥是小松原道太郎,說起小松原道太郎,他是日本關東軍的第23師團師團長,中將軍銜,23師團當時有兩萬人,駐紮在海拉爾;蘇蒙聯軍軍主帥則是朱可夫與喬巴山。蘇軍投放五萬七千人,日軍投入七萬六千人。

二战日本陆军首次战败,称之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日軍從在戰爭初期出奇包抄失敗,到中期炮戰、石井部隊失敗,到後期"肉彈"戰術失敗,日本陸軍這場戰役在蘇蒙聯軍的攻擊下一蹶不振,戰役結果是日軍慘敗,蘇軍戰死9,700餘人(這是蘇聯解體後公開的資料數據,當年蘇軍公佈的死亡人數為四千餘人),日軍死亡18,000餘人(這是靖國神社裡的名單,當年陸軍省公佈的名單為8,700餘人),第23師團基本團滅,小松原道太郎戰後剖腹自盡。

這是日本陸軍史上首次慘敗的戰役,9月份日本退讓,外交方面向蘇聯提出諾門坎停戰要求。幸好隨著法西斯的崛起,歐洲形勢鉅變,9月1日,德軍閃電波蘭,蘇聯在歐洲壓力劇增,隨後雙方加緊外交談判,以致邊界和平。

二战日本陆军首次战败,称之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也是因為這場戰役,日本陸軍在和日本海軍在“南進”還是“北進”的問題上落在了下風,之後就有了山本五十六的“偷襲美軍珍珠港”的作戰經典實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