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開來的小火車一路向前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相同的站臺,幾代兒鐵員工合影,右一為崔宏卓。

對於玩遍迪士尼、打過“反恐精英”、玩轉各種角色扮演的孩子們來說,哈爾濱兒童公園小火車只是諸多遊樂設施中極普通的一種,但這列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少先號”小火車卻承載著幾代哈爾濱人兒時的夢想,那身特定的兒童鐵路制服也曾是少先隊員們最嚮往的行頭。

據不完全統計,“兒鐵”已先後培養了3萬多名小員工,安全運行27萬餘公里,運載旅客2000多萬人次,接待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代表團10萬多人。在改革開放40年間,“兒鐵”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到電動機車、車廂車頭等5次改造。在它的陪伴下,一代代“兒鐵”人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樑。而今,這列見證了城市變遷的“少先號”小火車,在新時代仍繼續前行,成為哈爾濱一張最具年代感的獨特城市名片。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兒鐵第一位小司機欒昌義,現已從解放軍211醫院退休。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1976屆鐵嶺校兒鐵小員工楊愛華,2018年又坐上第五代小火車。

1970年代

翹課接待外賓,自豪感“爆棚”

當年,只有最優秀的小學生才有可能成為“兒鐵”的員工。據哈爾濱市工人江上體育俱樂部主任崔宏卓回憶,46年前,12歲的他在奮鬥小學讀書,因品學兼優被選拔為第二代“少先號”兒童火車的運轉站長。服務期間,他曾接待過阿爾巴尼亞、波蘭、越南等國家代表團。46年光陰流轉,小火車留給他的童年記憶揮之不去。

“兒鐵”人是按照小火車的升級改造劃分的。第一代1956年至1968年,第二代1969年至1983年,第三代1984年至2001年,第四代2002年至2013年,第五代2013年至今……“兒鐵”員工無論是火車司機,還是站長、列車長,以及售票員、檢票員、乘務員、扳道員、巡道員、司爐工、乘警,全部由兒童擔任。上世紀70年代,“兒鐵”員工的選拔過程比現在的海選要嚴格得多,是從兒童公園附近的奮鬥、解放、花園、鐵嶺、大成、蘆家等小學三至五年級的少先隊員中選拔出來的,這些孩子不僅要品學兼優,還要形象好、口才好,還得會才藝。由學校推薦,層層篩選,每年選一次,每屆招收200人。崔宏卓被選拔成為有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光環的小火車員工起,就一直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當時一張小火車票票價5毛,大人的月工資才20多元,哈爾濱的孩子可不是想坐就能坐上的。而我卻可以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坐小火車。當時哈爾濱的小學都是半天課,分上下午班,我每週至少要去兒童公園服務兩次,每次有5毛錢的補助,領到錢出公園時我都會在門口買一根當時最貴的5分錢冰棍,因為是自己勞動所得,所以我叫它‘奢侈的甜蜜’。每當我接到大隊老師通知有接待外賓和國家領導人的任務可以翹課時,同學們都無比羨慕。當時全國人民都沒怎麼見過外國人,我卻可以經常穿上特製的鐵路制服,胸前飄著紅領巾,接待國家領導人和外賓,那自豪感爆棚。”崔宏卓說得有些激動。

1980至1990年代

“六一”禮物就是坐小火車去“北京”

2013年小火車更新到第五代電動火車,按國家規定電動火車必須由成人專業司機駕駛。今年39歲的黃鎮當上了兒童公園第五代小火車司機。他說:“我和小火車的緣分可不淺。我是坐著第二代小火車長大的,後來上了花園小學,1988年被選為第三代小火車的乘警,現在又成了第五代小火車司機。我的成長一直沒離開過‘兒鐵’呀!”

“我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4歲時因為打針不哭,爸媽獎勵我坐了一次小火車,從來沒出過哈爾濱的我當時還真以為自己到北京了。哈哈哈……”黃鎮說起兒時的記憶一臉幸福。“我當時真沒想到,自己上小學後竟因在小火車工作,可以經常坐小火車。當時到兒童公園坐小火車可是件值得高興好一陣子的事兒。那個年代的孩子大多沒坐過真的火車,能坐趟小火車過把癮相當滿足。”黃鎮說。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遊樂園絕對是孩子們歡樂的天堂,旋轉木馬、小飛機、碰碰車、大滑梯,每一個遊樂設施都讓孩子們興奮不已。而對於哈爾濱的孩子來說,兒童公園就是這樣一個快樂的存在,那列能通往北京的小火車便成為了那個年代孩子們童年記憶的“快樂地標”。一些小學校的春遊目的地會安排在兒童公園,但想坐小火車可得自掏腰包。小火車當時票價2元,一般學校組織春遊,家長都會給孩子帶一兩元零錢,孩子們寧可不買冰棍飲料,也要湊錢坐趟小火車,畢竟在那個年代,這是孩子們能想到的最神奇最浪漫的事。

2000年後

小火車是孩子們最普通的玩具

2000年後出生的哈爾濱孩子,去兒童公園坐小火車不再是什麼難事兒,住在附近的孩子想坐小火車更是抬腳的事兒。這代孩子的遊樂設施和玩具小到桌遊、遙控賽車、飛機、快艇,大到室內的海洋館、海洋衝浪世界,室外的迪士尼大型遊樂場,小火車早已成為了他們童年最普通的一個大玩具。

00後的孩子別說坐小火車了,坐火車、輪船、飛機也不在話下。每個寒暑假,都是小學生的出遊旺季。下學期的語文課文裡要學故宮、北海、頤和園,家長就會利用假期帶著他們坐火車坐飛機去北京看;古詩裡出現園林山水、東方之珠,家長們就會拉著孩子們去蘇州去上海;英語課文裡出現太空,孩子們就會出現在航天科技館裡認識外太空……大海、草原、高山、湖泊、園林、長城、宮殿,幾乎每個小學生都能去上幾個。

儘管如此,哈爾濱的孩子對於兒童公園小火車還是有情結的。記者從兒童公園瞭解到,現在小火車票價20元,週六週日一般能開10圈左右,今年“六一”開了39圈,接待了5000餘位乘客。暑假期間每天都有400多人次乘車。小火車並沒有因為生活越來越精彩而淡出孩子們的視線,仍然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2018年

“兒鐵”已成為“社會實踐基地”

在現在的多元世界裡,當“兒鐵”小員工早已沒有那麼大的誘惑力。兒童公園主任宋滿說,現在兒童公園每年仍會在周邊的小學校通過考試選拔三四年級的學生做員工。孩子現在在學校都是全天課,小員工只能雙休日、寒暑假期來服務,學生分兩班輪換。“兒鐵”小員工的選拔還是由學校推薦品學兼優的孩子,但當“兒鐵”小員工不再是值得吹噓的事兒,有個別孩子的家長不願意讓孩子來服務,怕耽誤學習。來服務的“兒鐵”小員工上下班也都由家長們車接車送。現在的“兒鐵”小員工服務期滿後會發社會實踐證書,如果要出國留學,是否做過義工和社會實踐,也是一個參考條件。

鐵嶺小學三年級學生李卓遠是第五代“兒鐵”的站長。他媽媽說,這是一種難得的鍛鍊和體驗,李卓遠最大的變化就是責任心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更強了。李卓遠說:“我穿著制服,戴著大蓋帽,總有小朋友過來跟我敬禮拍照,對我說‘警察哥哥好’。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到特別自豪,會更用心地為他們服務。這種快樂的體驗是上什麼課外班都體會不到的。”

2016年,是“兒鐵”通車60週年,崔宏卓成立了兒童鐵路員工聯誼群,“兒鐵”人對那段汽笛相伴歲月的留戀一經點燃,迅速蔓延。2018年,群成員已擴展到五代“兒鐵”30多所學校的884人。

半個多世紀裡,小火車更換到第五代,服役過小火車的“兒鐵”人也經歷了五代更迭。“嗚……”小火車熟悉的鳴笛聲響起,當年的“兒鐵”員工帶著孫子坐上了小火車,那些曾經迴盪在爺爺奶奶童年記憶裡的美好,將再次成為孫輩們童年夢想的希冀。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童年开来的小火车一路向前

1956年小火車通車,半個多世紀裡,小火車已更換到第五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