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誰的藝術節?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7 年鹿港今秋藝術節開幕音樂會

臺灣對於藝術節的思考與實踐,與公共藝術轉向社群藝術有著莫大的關係。從傳統式、物件式的公共藝術作品,到人與人參與的社群藝術,乃至於常態性的藝術節,從1990年代至今,是個關鍵的思潮轉折與政策轉向。就思潮層面,吳瑪悧編譯了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1995),出版了《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新類型公共藝術”一詞正式在臺灣被譯介;而Grant Kester所著的Conversation Pieces: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以及2006年被吳瑪悧等作者譯成的《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一書,開啟了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討論;另外由布什歐著,2013年黃建宏翻譯的《關係美學》,2015年由林宏濤譯介的《人造地獄》,讓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討論,從社區、社群等特質,朝向另一種討論向度,在新的向度當中,藝術的實驗性與多元性,之於參與觀眾的數量與易讀性(可辨識性)亦有著新的拉鋸與挑戰。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寶藏巖光節:賈斯汀·泰勒·泰特《照亮》

從政策角度,臺灣自1990年代開始,頒佈了“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和“社區總體營造”兩大文化政策,確立了藝術對於文化治理與公共性參與的重要性與合法性,從物件思維到空間思維,從審美品位到關係美學,社群藝術的興起,演變成今日常見的藝術節。那麼,究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可避免的商業轉型,還是另一種新社群藝術形態的可能?而文化商品化究竟是經濟模式還是藝術實踐,彼此之間是互不兼容,抑或有更多的可能性?

傳統與創新—殊途同歸的照明

傳統習俗,如何在當代藝術的思維中被運用?臺北寶藏巖光節、彰化鹿港今秋藝術節以及臺南月津港燈節,可以說是近年來成功的幾個範例。寶藏巖所在的臺北公館,1980年曾面臨被拆遷的處境,經過一連串的聚落保存運動,1999年設立藝術村的概念,作為未來的營運方向,並於2012年的元宵節,開辦“環境藝術燈節”,試圖結合藝術與元宵節慶,改名“寶藏巖光節”至今,已經歷6個寒暑。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月津港燈節

清代臺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說明了過往繁華的港口地點,其中彰化鹿港與臺南月津,分別通過中秋節與元宵節,成為新類型的藝術節慶。鹿港今秋藝術節由在地文史工作者、藝術家以及返鄉青年發起,是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與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自2015年起所共同發起的民間年度重要表演藝術節慶,2018年即將進入第4年。持續舉行第8年的月津港燈節,為臺南市政府主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承辦,秉持著“希望鹽水可以被世界看見”的初衷,最早由在地藝術家自主發起,2018年由都市藝術工作室策劃執行。上述3個成功的藝術節,無論持續舉辦的時間多長,都有各自成功的原因以及各自的挑戰,換言之,在不同的地理與歷史脈絡下,有著不同的成功方程式。至此,累積與創新的並置以及藝術教育的底蘊,將成為以下行文兩個重要的梳理軸線。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寶藏巖光節:洪韻婷《影子》

累積與創新的並置

透過固定的節慶,讓藝術家與空間對話,比作品更為重要的,是藝術家因為作品,開始認識新的場域。換言之,觀者看到的作品,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藝術家與場域對話的過程與結果,甚至是未來的想象。2018寶藏巖光節繼“等著你回來”“邂逅那道光”“創作像海洋,愛你像光”之後,由李德茂與侯昱寬擔任策展人,策劃“又在這裡,又在那裡”一展。寶藏巖作為藝術村,秉持著駐村與交流的本質,讓駐村期間的藝術家參與計劃,此外亦讓臺灣在地藝術家參與其中,站在寶藏巖的歷史平臺上,開啟的不只是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更要開啟不同文化背景面對同一塊土地時的殊異觀點,而“又在這裡,又在那裡”一展除聚焦寶藏巖面臨都市發展共存的現況與未來想象之外,亦開放建築科系與新媒體藝術系的學生合作,舉辦跨校協作工作營,以團隊方式,針對寶藏巖的歷史脈絡與生活狀態,提出“建築”提案在實現教學功能之餘,亦交錯了建築設計與藝術創作的觀點,累積藝術能量更重要的是激發創新的對話。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今秋藝術節市集

2018年的鹿港今秋藝術季尚未開始,然而執行兼策劃單位“鹿港囝仔”已在環島與募資的過程中,累積更大的能量,並透過網絡平臺,記錄著不同地方縣市的經驗串聯與分享。2018年的活動是以“走街串巷,看熱鬧”攝影聯展打頭陣,在地攝影師龔顯森、黃進興、利衛疆與梁宏達,有不同的世代與不同的職業背景,一窺鹿港巷弄各種空間痕跡,而作品擺脫白盒子的單一空間展示,被散置在鹿港的巷弄與店家中,觀看藝術的身體變成尋找藝術的行動。“橫街影展”徵尋任何與老戲院相關的老照片與物件等,以電影召喚鹿港的記憶,也再造新的觀影經驗。相較之下,臺南月津港燈節,則是選擇長期在臺南耕耘的藝術家,或是外地就讀藝術相關科系的臺南人來進行創作,無論是返鄉後的觀察,或是長時間在臺南生活的體驗,參與月津港燈節的藝術家,很自然地,發展出一套“臺南式”在地風格的氛圍。

藝術教育的底蘊

多數藝術節的做法,從最開始的想法,多數仍然是將藝術作品放置在非美術館的空間內,但在政策與思潮的影響之下,藝術作品的完成過程已開始有所轉變;包含策展人機制的衍生以及藝術家從“製造作品”到創造一個“對話過程”,都成為上述案例的關鍵。從寶藏巖近3年的主題“邂逅那道光”“創作像海洋,愛你像光”到“又在這裡,又在那裡”中,可以看到第一年對於元宵燈會的呼應,第二年轉化至以愛情為光節主題,並邀請藝術夫妻檔與情侶檔共同創作,第三年則是回到對於寶藏巖的歷史呼應,這些歷年主題與藝術家名單的變化,確保了藝術節的多元觀點。

臺灣:誰的藝術節?

寶藏巖防空洞廣場

鹿港保有許多古蹟與建築及傳統習俗,今秋藝術季並非只是創造新的“吸睛”活動,而是串聯新的“走踏”路徑,讓南管等傳統表演,與影展、攝影展等活動可以同時並置。藝術節無可厚非地在一開始都需要宣傳式的號召,然而當觀者已慢慢被養成,藝術家的作品則可以更為從容地,以更多元的面貌呈現給觀者;月津港亦復如是。綜合上述兩者,持續在臺南發生了不同的可能。藝術教育或許並非是每一次展覽與藝術家創作的目的,但透過展示,或是藝術家因創作目的進行的田野調查,無形地造就出“觀察”與“認識”的路徑,而這恰恰就是藝術觀點建構的路徑。或許觀者無法因為觀看而成為藝術家,但卻可以透過觀看,認識藝術家觀看藝術節場域的方式。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寶藏巖光節:姚仲涵《光電獸 #6- 草地》

永遠的因地制宜

讓固定的時節,成為藝術節續航力的一部分,有累積的基礎,才有機會看到創新參與後的疊加,而每個藝術節都遭逢不一樣的問題,寶藏巖今日的面貌,背後有複雜的歷史成因,透過藝術保留原址,除了每年一次的藝術節,其他時間亦有平凡的活動,另外當藝術家希望創作、希望與居民互動時,過多重複性的訪談與拍攝,這些難保不會給原住戶帶來困擾。與歷史的對話是重要的,但除了“活歷史”,如何與“物歷史”甚至是“自然生態”對話,是未來不同專業背景的藝術家的考驗。今秋藝術季2018年邁入第4年,仍然是相當年輕的活動,透過招募青年,兼顧了實際執行與認識在地的功能,然而當地人口老化與就業機會缺乏,或許是今秋藝術季未來要面對的隱憂。月津港燈節再過兩年將邁入第10年,10年內所累積的能量,如何系統性地讓人參照並學習,是下一個里程碑要思考的問題。

臺灣:誰的藝術節?

2018 年月津港燈節

寶藏巖光節最佳參與時間:

每年元宵節期間,為期一個月

活動地點:臺灣寶藏巖藝術村

玩樂要點:免費

開幕當天通常會有驚喜,表演項目是展期內其他時間沒有的

文 / 劉星佑

《臺灣:誰的藝術節?》選自《藝術商業》7月刊,文章有刪減

臺灣:誰的藝術節?

《藝術商業》7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