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將於元旦實施,違規代購最高面臨200萬罰款,朋友圈可舉報

新法將於元旦實施,違規代購最高面臨200萬罰款,朋友圈可舉報

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的代購,每天打開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各種各樣的產品代購、產品推銷信息。有時難免想一刪了之,但這個人往往跟你很熟很熟,甚至平時聚會的時候也在不停要求你介紹客戶,讓許多人不堪其擾,又沒有比較有效的辦法去處理。所以,大家一說到微商、代購等等,都是義憤填膺。

等了好久,這一次,終於等到了一個好消息——代購“無法無天”的日子即將被終結。

新法將於元旦實施,違規代購最高面臨200萬罰款,朋友圈可舉報

從2019年元月1日起,我國首部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將正式實施。《電商法》明確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網絡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的自然人都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個人代購、微商也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依法納稅。其中,個人網店、微商、直播營銷、刷好評、大數據殺熟、徵稅等成為此次立法的亮點。

新法將於元旦實施,違規代購最高面臨200萬罰款,朋友圈可舉報

此前,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導致代購、微商滋生出了許多亂象:偷漏稅、假貨氾濫、個人信息遭洩露、售後推卸責任等問題層出不窮。同時,個人代購行為存在監管難的問題,尤其是在朋友圈。

《電商法》的幾條重點:

任何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而且是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

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須承擔刑事責任;

沒有中文標籤,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的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新法將於元旦實施,違規代購最高面臨200萬罰款,朋友圈可舉報

根據《電商法》,今後電子商務經營者會受到嚴格監管,一旦違規將面臨最高200萬罰款。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同樣要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否則將會被處以2萬~50萬元不等的罰款。

代購、微商等跟微信關係親密,所以此次騰訊相關人員也表了態(基本可以忽略):

對於朋友圈的騷擾信息,用戶可以選擇屏蔽相關信息;對於騷擾嚴重的賬號,還可以“解除好友關係”。同時,朋友圈支持針對單條消息進行舉報。

《電商法》實施後,個人消費者去國外幫朋友帶點東西是否會違規被罰?

並不是說消費者去國外幫朋友帶東西就會被認為屬於範疇內,而是在於其行為是否會被認定為“經營活動”。在這一點的認定上,可能需要參考盈利數額、活動次數、時間長短等。

對於即將實施的《電商法》,大家有哪些看法和期待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