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科研誠信成爲科研人員心中緊繃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科研項目轉包分包亂象該治治了,要讓科研誠信成為科研人員心中緊繃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半月談》近日報道,一手要項目、一手“轉包”“分包”的現象,在科研領域也時有發生。當前,科研“以項目論成敗”的導向使得科研人員不得不積極爭項目、囤項目,幹不完再分包出去;一些學閥壟斷大項目,充當項目“二傳手”;甚至個別科研人員在項目中“藏貓膩”,通過假分包、假外包,虛報勞務費等方式違法套取項目資金。這樣的現象著實讓人感嘆,嚴肅的科研項目成了“唐僧肉”,如何能保證科研的效果。

科研項目是有明確的目標或目的,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限定內,依據規範完成。設立科研項目具有強烈的目標導向,就是為了出研究成果,解決現實中尚未解決的科研難題,是非常嚴肅、嚴謹的事情。

然而現實中,一些科研人員卻打起科研項目經費的歪主意,把科研項目當成了生意來做,不管時間、精力、能力是否扛得起,先拿下來再說,然後再當“二傳手”、分包、套取項目資金……久而久之,科研人員“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這完全背離了科研項目設立的初衷。

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科研管理系統有較多漏洞待補齊。可是現實卻一再告訴我們,如果對每個科研環節都死死地盯著,會導致科研人員亦步亦趨、不勝其煩,天天和表格、材料打交道,根本沒時間專心做研究。如果對科研項目採取“無為而治”,又會導致一些科研人員鑽空子、走歪門邪道,通過“捷徑”輕而易舉拿到科研項目和經費。

那麼,面對科研項目領域出現的諸如“二傳手”“外包”等現象,該如何應對?嚴厲打擊是必須的,但要注意方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設計出更多的條條框框,最後成了少部分科研人員“生病”,全部的科研人員來“吃藥”。這顯然與目前國家給科研人員“鬆綁”的大方向不相符。

但是,無論怎樣對科研人員“鬆綁”,對科研人員的誠信建設不能“鬆綁”,要讓科研誠信成為科研人員心中緊繃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對那些發現問題的科研人員,不能輕描淡寫、聽之任之,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使得“動歪腦筋”的成本大大增加,從而在科研領域、科研人員以及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如今,科研人員迎來了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不要被“黃金”矇蔽了雙眼,將本來崇高的事業庸俗化,而是要利用國家提供的各項優厚條件,通過自身的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編輯整理: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chinanmi)

每日一薦

↑↑↑↑點擊瞭解

要让科研诚信成为科研人员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让科研诚信成为科研人员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让科研诚信成为科研人员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

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非金屬礦情報研究部

電話:010-511646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