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中國工廠,有人的工資能達到7000


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南部郊外,有一座東方工業園,這是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首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園區佔地5平方公里,連接著兩個60萬人口的城鎮,目前已經有85家企業入駐,行業涉及紡織、服裝、製鞋、鋼筋、水泥、製藥、汽車組裝等,這些企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圖為工人們在2015年啟用的新廠區內工作,連同其他廠區,該鞋廠一共解決了當地7500餘人的工作問題。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日,埃塞俄比亞,Mscrm今年20歲,進入工廠已經一年了。2018年8月1日晚9點,她還在崗位在給鞋子印刷商標,她的月工資是1200比爾加300比爾的補貼,約合人民幣370元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0日,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內的一家中國製藥廠,27歲的汪紅梅為當地僱員講解液相色譜器械使用要領。她在國內學的化學專業,來埃塞俄比亞只有三個月,整個實驗室共有4箇中方員工和18名當地僱員。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1日,埃塞俄比亞,晚飯過後,會有工人自覺在工廠加班工作,這個時間段還可以拿到加班費。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0日,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的中國紡織印染廠,當地僱員在整理廢棄的布頭。該紡織印染廠擁有一條阿拉伯頭巾生產線,每年出口600萬條頭巾。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1日,埃塞俄比亞,下午開工前,各小組長會召集開會,講解上午工作中容易出現的錯誤。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1日,埃塞俄比亞,24歲的馬希萊在工廠工作兩年了,負責品管助理,月工資2700比爾,摺合人民幣660元。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1日,埃塞俄比亞,中午,工人們在食堂吃飯。傑米斯今年27歲,中文名字叫“上海”。他是華堅集團2012年在埃塞俄比亞建廠的第一批本地僱員,6年後,傑米斯從一線員工幹到工廠的經理助理,傑米斯流利的中文得益於他進廠工作一年半後的一次培訓,他被送到贛州和東莞的工廠進行一年左右的培訓。在那裡,他學習了中文,也學到了中國的工廠管理方式。現在,傑米斯一個月的工資收入達到三萬比爾,約合人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日,埃塞俄比亞,卡魯圖是工廠的安保人員之一,她穿著中國國內最常見的安保制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