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1943年11月,美軍針對太平洋中部、日軍盤踞的塔拉瓦環礁,發動了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行動。在這場歷時短短4天的登陸戰中,負隅頑抗的日本守軍制造了一個人間煉獄,讓進攻島嶼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在這個煉獄的正中心,負責駕駛謝爾曼坦克打前鋒的坦克手們,也沒有逃過煉獄中的劫難。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比託島上如同地獄般的紅二號登陸場,即便是擁有厚重的裝甲保護,美軍坦克手們依然沒有逃脫這個煉獄的折磨

塔拉瓦環礁位於太平洋中部,它是其中一個組成吉爾伯特群島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海軍派出佐世保第七特別陸戰隊前往塔拉瓦環礁的核心——比託島,強化當地的防禦設施。經過一番改造後,比託島已經從一個平和的熱帶小島,變身成遍佈暗堡、地道和火炮陣地的殺人陷阱。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在贏得瓜島戰鬥的勝利後,將吉爾伯特群島列作了下個兩棲登陸作戰的目標。這一場戰鬥的目的是打通夏威夷至馬紹爾群島之間的航路,進而為接下來的馬紹爾群島登陸戰打下基礎。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美軍作戰部門繪製的比託島地圖,其中的紅一、二、三號海灘是此次作戰的主登陸場,綠灘則是作為後備登陸場用於後續部隊上岸,位於南部的黑灘並沒有在這場戰鬥中採用,因為日軍在這個方向上佈設了大量的防禦設施

其中一支參與塔拉瓦環礁登陸戰的部隊,是來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1坦克營的C連。該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組建的第一支坦克部隊,成立於1943年1月18日,他們的主要裝備是柴油動力版的M4A2型“謝爾曼”坦克。在塔拉瓦環礁登陸戰中,隸屬第1坦克營的C連被作為加強單位,附加在海軍陸戰隊第2坦克營的旗下,參與奪取塔拉瓦環礁核心——比託島的作戰行動。根據事先擬定的作戰計劃,C連的14輛謝爾曼坦克將會搭乘中型登陸艇搶灘,為灘頭部隊提供直接火力掩護。為了給C連的坦克標識進攻通道,海軍陸戰隊特別組織了一支 “偵察隊”。這支偵察隊將會在坦克登上岸前,在海灘上標記出各個連隊的具體前進路線。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戰鬥發起前,美軍指揮官正在使用高精度沙盤為下屬進行簡報,這是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第一次為即將奪取的島嶼建立高精度沙盤

海軍陸戰隊第1坦克營C連編制,塔拉瓦環礁登陸戰前夕,1943年11月:

指揮部

一排

二排

三排

塞西莉亞號

芝加哥號

眼鏡蛇號

炮彈號

突擊隊號

中國女郎號

飛剪號

禿鷹號

櫻桃號

康茄舞號

科羅拉多號

康特號

擁抱號

查理號

11月20日早上9點,比託島登陸戰正式打響。在登陸戰的初期階段,日軍的反擊炮火之猛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衝灘的過程中,大量的兩棲登陸車被日軍炮火擊中,化作了一個個火球漂浮在水面上。與此同時,由於登陸行動發起時間比預期晚了半個小時,幫助登陸艇抵達海灘的潮水早已退去。這導致不少搭載步兵的登陸艇被困在了海灘前的暗礁中,淪為日軍機槍和岸炮的活靶子。隸屬C連偵察隊的一等兵梅爾文·史瓦戈,回憶起了那地獄般的境況:

當我們的登陸艇撞上暗礁的時候,日軍的機槍子彈狠狠地砸穿了登陸艇前方的鋼門。站在最前排的幾名士兵立刻應聲倒地,他們要不就是被子彈當場打死,要不就是受了重傷血流如注。到最後,登陸艇上的20名士兵中,只有包括我在內的3人倖存下來。”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搭乘輕型登陸艇向灘頭進發的C連偵察隊士兵,一個人間煉獄正在前方等著他們

偵察隊的倖存者們迅速翻過登陸艇的兩側船舷,跳入水中躲避日軍機槍火力。成功逃出登陸艇這個死亡陷阱後,冒著槍林彈雨的偵察隊員們,開始使用浮標為謝爾曼坦克標定搶灘路線。史瓦戈回憶說:

“當我們投下浮標後,它們立刻隨著洋流的波動隨波逐流,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阻止這些該死的浮標飄來飄去。最後,偵察隊的倖存者們只好在坦克的預定登陸路線排成一條直線,試圖通過‘人肉嚮導’的方式指引謝爾曼坦克上岸。”

可以預期的是,在兇猛的炮火壓制下,美國大兵們根本無法完成引導坦克上岸的工作。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偵察隊員們所使用的“浮標”,實際上這些浮標是是在一些能夠漂浮的物品後方用繩子紮上報廢的坦克零件後製成的

正當偵察隊員頂著敵火拼命標記搶灘路線的同時,搭載C連謝爾曼坦克的登陸艇統統都被困在了礁石外的水面上動彈不得。眼見著灘頭的形勢變得越來越危急,C連連長愛德華·貝爾中尉果斷決定不再等待。他指揮坐車塞西莉亞號衝下登陸艇,帶領著隸屬指揮部和一排的其餘5輛謝爾曼坦克強行涉水搶灘。當貝爾中尉帶領著C連的謝爾曼坦克,沿著暗礁一路摸到距離灘頭不到900米的地方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徹底驚呆了:坦克搶灘上岸的通道根本沒有標記出來,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大堆隨波逐流的標記浮標。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紅一號灘方向上,塞西莉亞號與突擊隊號的進攻路線圖

無計可施,貝爾中尉決定冒險帶隊強行涉水登陸。由於灘頭的水位深度遠遠超過了M4A2型坦克的涉水深度限制, 6輛謝爾曼坦克隨時都會癱瘓在海面上。貝爾中尉回憶說:

“日軍自動武器發射的子彈不斷敲打著車體,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不過,這並不是我們的最大威脅。在當時,我們涉水的深度高達5英尺(60英寸),而坦克手冊上的最高涉水深度限制則是40英寸!我害怕極了,因為M4A2型坦克的配電盒位於車體的底部,那裡並不防水。一旦海水湧入車底,配電盒短路報銷,發動機就會因為失去電力供應而停擺,讓坦克淪為活靶子。”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位於炮塔下方的配電盒,這裡是謝爾曼坦克電力系統的核心部位,一旦被水淹沒短路,坦克就會徹底報廢

經過一番嘗試之後,貝爾中尉所指揮的塞西莉亞號終於衝上了紅一號海灘。他所面臨的下一個難題,是如何翻越海灘上那高聳的海牆,並且協同其餘坦克開展攻勢。貝爾中尉回憶說:

“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應該由海軍陸戰隊的工程兵為我們炸開這面海牆,進而開闢一條進攻通道。可是,我在海灘上根本看不見半個活著的工程兵!”

此時,紅一號海灘上已經擠滿了各種各樣的傷員,留給謝爾曼坦克的機動空間非常有限。由於擔心靜止在沙灘上的謝爾曼坦克會被日軍大口徑岸炮摧毀,貝爾中尉毅然決定指揮塞西莉亞號重新涉水,帶領身後的突擊隊號坦克尋找一個能夠順利穿過海牆的突破點。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由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偵察機拍攝的紅一號灘頭的照片,AB備註中的坦克均是由於配電盒進水癱死在海面上的櫻桃號,C則是後撤至海灘方向的塞西莉亞號,DE備註中的黑影是被日軍反坦克炮擊毀的突擊隊號,而FGH則是芝加哥號和炮膛故障的中國女郎號

中午11點30分,貝爾中尉終於在紅一號灘和綠灘(美軍作戰計劃中的後備登陸場)交界的鳥嘴型沙洲上,找到了翻越海牆的缺口。此時,在紅一號灘作戰的6輛謝爾曼坦克,只剩下塞西莉亞號、突擊隊號和中國女郎號仍然具備作戰能力。不久之後,身處灘頭正面的中國女郎號的炮膛出現異常棘手的故障,被迫停下來進行維修。翻越海牆後,C連指揮部的兩輛坦克迅速組成編隊,一邊向日軍發起進攻,一邊試圖倖存的海軍陸戰隊員取得聯繫。不過,由於煙塵的遮擋,坦克的乘員幾乎看不清外部的情況。“有兩位乘員自告奮勇地表示想到車外去與倖存的步兵接頭。”貝爾中尉回憶說,“他們很快都在敵火前陣亡了。我們根本看不見任何美軍步兵,只看到無數跑來跑去的日本人,大家立刻用機槍狠狠地教訓了這些傢伙。”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C連一排的四輛謝爾曼坦克在登陸戰首日的進攻路線,他們之中只有中國女郎號最終倖存下來

正當兩輛坦克在灘頭側翼狠狠地收拾日軍步兵的時候,一輛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突然出現在塞西莉亞號的前方。貝爾中尉迅速命令炮手調轉炮口,準備擊毀這輛九五式坦克。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只能夠用奇蹟來形容。貝爾中尉回憶說:


“敵軍輕型坦克發射的炮彈不偏不倚地飛進了我們的炮膛內!塞西莉亞號的炮膛頓時變成了一棵亮得發紅的‘聖誕樹’,照亮了坦克炮塔的內部。而炮塔的傳動裝置也因為炮彈的衝擊而卡住了。”

不過,這個奇蹟般的戰果並沒有使這輛可憐的九五式坦克逃過一劫。一旁的突擊隊號迅速轉過頭來,用穿甲彈擊毀了這輛豆丁坦克。失去主炮的塞西莉亞號退出戰鬥,撤往灘頭方向以評估主炮的受損情況。與此同時,突擊隊號則獨自向日軍的縱深地帶挺進。不久之後,衝入日軍陣地的突擊隊號被埋伏在一旁的日軍37毫米反坦克炮擊毀,使得紅一號灘上倖存的謝爾曼坦克數量降至2輛。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被日軍反坦克炮從側翼擊毀的突擊隊號,車身側面的彈孔清晰可見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描繪美軍坦克浴血奮戰的藝術畫

在下午14點,主炮損壞的塞西莉亞號終於與紅一號灘上的倖存人員取得聯繫,這輛坦克隨即成為了紅一號灘上的“移動補給站”。它一邊用機槍掃射灘頭上的日軍陣地,一邊穿越整個紅一號灘,為灘頭的各個步兵單位送去緊缺的補給物資:水、醫療用品、彈藥等等。在這個“移動補給站”的支援下,陸戰隊的士兵們士氣大振。他們衝破了日軍的灘頭防線,並且往縱深方向推進了300米距離。

與此同時,在紅二號海灘方向上,C連二排的謝爾曼坦克正在一片地獄般的海灘上,掙扎著向前推進。在搶灘登陸的過程中,一輛來自二排的謝爾曼坦克不幸掉進了彈坑中,徹底失去了戰鬥力。而在登岸之後,另外一輛二排的謝爾曼坦克再一次陰差陽錯地掉進彈坑中,動彈不得。這之後,衝上紅二號灘的美軍步兵在倖存的兩輛謝爾曼坦克掩護下,對比託島上的日軍機場發動進攻。其中一輛坦克在進攻的過程中,被日軍步兵投擲的磁性反坦克手雷擊中發動機艙,立刻炸成了一團火球。而二排的排長座駕——眼鏡蛇號則由於推進過快,與跟進的美軍步兵失去聯繫。眼鏡蛇號的車組乘員們被迫在日軍陣線的後方,度過了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夜晚。相比於二排,同在紅二號灘登陸的三排命運則更加悲壯。該部的4輛謝爾曼坦克均成功搶灘登陸。但是在進攻機場的過程中,其中3輛謝爾曼坦克被部署在機場周邊的日軍75毫米高射炮擊毀,只剩下一輛名為科羅拉多號的謝爾曼坦克在戰鬥中倖存。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日軍所使用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地/手雷,在通常情況下,這種武器很難穿透謝爾曼坦克的裝甲,隸屬二排的一輛謝爾曼不幸地被這種手雷砸中了發動機艙,炸成了一團火球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一輛掉進彈坑中被困的謝爾曼坦克,這輛坦克最終被救出,並且參與了後續的戰鬥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三排序列中唯一一輛在登陸戰當天倖存的坦克——科羅拉多號,該車曾經被日軍75毫米高射炮多次擊中,但是卻幸運地沒有被擊穿

總體來說,在比託島的第一天戰鬥中,隸屬C連的14輛謝爾曼坦克中已經有10輛徹底報銷,其損失率高達驚人的70%!隨著夜幕降臨,貝爾中尉開始擔心喪心病狂的日軍會在夜間發動萬歲衝鋒,將他們趕回大海。幸運的是,這場反擊並沒有發生。由於日軍指揮官柴琦惠次少將在戰鬥中陣亡,加上島上的電話線路被美軍炮火切斷。殘餘的日軍士兵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因此錯失了對灘頭陣地進行夜間反擊的機會。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在比託島上指揮日軍防禦力量的柴琦惠次海軍少將,他在登陸戰的第一天被美軍炮火擊斃

21日早上,在灘頭穩住陣腳的美軍部隊向比託島的內陸地區發起了進攻。這天早上,C連倖存的4輛謝爾曼坦克成為了美軍進攻力量的中堅,它們均被委派到不同的作戰任務中。清晨6點15分,一處位於紅一號灘和紅二號灘交界處的日軍岸炮陣地突然開火,對正在登島的第8海軍陸戰隊步兵團的士兵們構成了重大威脅。貝爾中尉指揮的塞西莉亞號立刻投入到壓制日軍火炮陣地的作戰之中。在紅一號灘的淺水中,塞西莉亞號不斷變換著陣位,並且用車上的機槍對日軍火炮陣地實施壓制射擊。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比託島上的日軍岸炮陣地,這些炮兵陣地對登島作戰的美軍士兵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不幸的是,貝爾中尉最為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在濃濃的硝煙包裹下,塞西莉亞號的駕駛員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況。結果,坦克一頭栽進了海灘上的彈坑。隨著海水不斷湧進車體,位於炮塔底部的配電盒因為電線短路徹底報銷,讓坦克變成了一塊無用的廢鐵。“由於坦克炮塔在失去電力之後傾斜到了車體的一側,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讓這個笨重的炮塔回中!”最終,這輛謝爾曼坦克變成了一個固定火力點。在貝爾中尉的安排下,幾位車組人員輪流操作車頂上的12.7毫米機槍,壓制不遠處的日軍岸炮陣地。戰鬥結束後,一個攝影組用彩色膠捲記錄下了塞西莉亞號的身影。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戰鬥結束後,深陷彈坑動彈不得的塞西莉亞號,一旁的陸戰隊員正在試圖移動坦克的炮塔——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早上11點20分,中國女郎號收到另外一項任務指示,協助海軍陸戰隊員清理綠灘,為大部隊上岸提供場地。在貝爾中尉的指揮下,中國女郎號掩護著大批海軍陸戰隊員掃蕩了綠灘上的日軍陣地:“我們從側翼和後方攻擊了日軍的防線,這樣做的話坦克很少會被日軍重火力關照。”作為進攻部隊的支撐點,中國女郎號伴隨著步兵緩緩向前推進,並且用主炮清理日軍陣地上的機槍火力點。貝爾中尉回憶說:“一種新的戰術很快就被髮明出來。如果步兵發現火力點的開口,並且開槍射擊為我們指明方向的話,我們就可以用主炮將它轟上天!”發射了大量的炮彈之後,中國女郎號成功地掃清了日軍設在綠灘上的防禦陣地,並且建立了100碼的安全區以容納後續部隊上岸。“中國女郎號所作出的貢獻,對當天、甚至是對整場比託島戰鬥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貝爾中尉自豪地稱讚道。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掩護步兵掃蕩綠灘日軍陣地的中國女郎號,它是塔拉瓦環礁戰鬥中的大功臣

而在紅二號灘方向上,二排和三排的謝爾曼坦克同樣在奮戰著。卸下一位被日軍冷槍打死的乘員的遺體後,剛剛從日軍陣線後方逃脫的眼鏡蛇號迫不及待地再次投入戰鬥,對紅一號和紅二號灘交界的日軍岸炮陣地發動進攻。和塞西莉亞如出一轍,倒黴的眼鏡蛇號也在進攻的過程中掉進了海灘上的彈坑,湧進車內的海水迅速“擊毀”了眼鏡蛇號。與此同時,早前陷進彈坑中的坦克在經過搶救之後,也投入到戰鬥之中。進攻機場的戰鬥中,這裡謝爾曼被日軍的反坦克炮擊中了多達17次!不過,在被徹底擊毀前,這輛謝爾曼坦克已經摧毀了2個日軍5英寸炮陣地,以及5個碉堡!

在紅三號灘上,3排唯一倖存的謝爾曼坦克科羅拉多號正與海軍陸戰隊員們共同奮戰。吸取昨日悲劇的教訓後,科羅拉多號始終緊緊地陪伴在了美軍步兵的身旁,有效地避免了因為落單而淪為日軍反坦克炮的靶子。科羅拉多號的任務是儘可能壓制前沿的日軍步兵,並且掩護推土機掩埋日軍的地道口,防止被日軍再次利用。來自海軍陸戰隊第8步兵團2營的道格·克勞斯,肩負起了與科羅拉多號直接溝通的任務,他回憶說:


“每當步兵發現日軍火力點,我就會停下來,並且舉起自己的步槍指著火力點的方向。當科羅拉多號意識到我的行為,並且將主炮指向火力點後,我再豎起自己的手指,告知他們火力點的大概距離。有的時候,為了和坦克乘員們直接交談,我會用一個空的75毫米炮彈彈殼敲打車身。聽到標誌性的響聲後,車組會打開手槍射擊孔,和我進行溝通。但是日本人可不傻,他們會用盡一切方法收拾你。當你手指著鬼子們的陣地對著坦克說話時,他們非常明白你在和坦克說些什麼——那些話可是會要了他們的老命的。”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面帶微笑、手扶炮管的科羅拉多號車組乘員,這輛來自C連三排的謝爾曼坦克成為了紅三號灘的火力支撐點

戰至21日的黃昏時刻,在僅存的4輛謝爾曼支援之下,美軍已經在島上建立了穩固的立足點。新的援軍正從綠灘不斷上岸,接替那些編制早已殘缺不全的單位繼續戰鬥。儘管C連再次損失了3輛謝爾曼(包括在紅二灘重新修復的那輛),但是形勢顯然在逐漸好轉。正如同大衛·M·舒普中校(朱利安·史密斯少將的作戰官,塔瓦拉環礁戰役指揮官)在D+1日戰鬥報告中所描述的那樣:“受傷人數:很多,具體死亡數量:不明,戰鬥結果:勝利女神正在向我們招手!”

22日的中午時分,在得到數輛輕型坦克的增援後,貝爾中尉所指揮的中國女郎號開始在步兵的掩護下向島嶼的東部挺進。與此同時,紅三號灘方向上的科羅拉多號,也在步兵的掩護下繼續向前推進。到了當天的黃昏時刻,在坦克支援下推進的美軍部隊已經將日軍的防區壓縮至島嶼的東北角,勝利已然成為時間問題。隨著夜幕降臨,島上剩餘的日軍士兵開始朝美軍前沿方向集結。頑固不化的他們試圖通過萬歲衝鋒的方式,以期在夜間重創島上美軍的有生力量,進而逆轉戰局。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22日中午時分,由美軍偵察機拍攝的戰場照片,AB為正在掩護步兵向東推進的中國女郎號,CDE則是在登陸日當天被日軍75毫米高射炮炮擊毀的三輛隸屬三排的謝爾曼坦克

“最初的反擊(指萬歲衝鋒)是在夜裡發生的,戰鬥打的非常激烈,現場很混亂。”貝爾中尉回憶說。兩場小規模衝鋒發生在19點30分和第二天凌晨的3點鐘。在這兩場戰鬥中,中國女郎號和科羅拉多號都被作為後備力量,沒有參加前沿的戰鬥行動。而最後一場萬歲衝鋒發生在23日早上的8點。當殘存的日本士兵開始在前沿集結的時候,中國女郎號與科羅拉多號連同其餘幾輛輕型坦克,在美軍的前沿地帶組成了一條“鋼鐵防線”。

隨著日軍指揮官一聲令下,殘存的日軍士兵蜂擁著衝出戰壕,高舉著步槍、叫喊著“萬歲”迎面朝美軍坦克衝來。此時,來自三排的“最後倖存者”——科羅拉多號抬起了炮口,朝日軍人群中發射了一枚75毫米高爆彈。當爆炸聲響起時,超過70名日軍被衝擊波和彈片瞬間撂倒在地,其餘日軍士兵頓時作鳥獸散,朝己方防線潰退。科羅拉多號的這一炮,標誌著比託島上日軍的成規模抵抗徹底結束。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出現在彩色膠捲中的科羅拉多號,這輛坦克用一發高爆彈擊潰了日軍的最後一次萬歲衝鋒

在日軍主力部隊作鳥獸散後,美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清掃了比託島的東部,他們遭遇的抵抗非常的微弱。讓美軍士兵感到驚訝的是,他們在多個戰壕和掩體中發現了大量吞槍自殺的日軍士兵。顯然,對於取勝無望的他們來說,相比起面對噴火器、手雷和謝爾曼坦克的75毫米高爆彈,吞槍自殺以“效忠天皇”才是最舒服的選擇。下午13點10分,隨著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推進至島嶼的最東端,殘酷血腥的塔拉瓦環礁戰役宣告結束。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在掩體中吞槍自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相比起面對謝爾曼坦克的高爆彈,吞槍自殺“效忠天皇”明顯是更好的選擇

縱觀整場塔拉瓦環礁登陸戰,駕駛謝爾曼坦克、擁有良好裝甲保護的美軍坦克手們,並沒有逃脫這個地獄的磨難。在殘酷的戰鬥中,美海軍陸戰隊第1坦克團C連有70%的坦克手在戰鬥中陣亡/失蹤,全連建制在僅在登陸日當天就已經被徹底摧毀。究其原因,是因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嚴重缺乏在太平洋島嶼上實施坦克登陸作戰的經驗。由此導致的惡果,只能由這些年輕的坦克手們獨自吞下。不過,他們的犧牲並非毫無價值。在總結了血的教訓後,貝爾中尉提出了大量的改善措施,最終徹底改變了美海軍陸戰隊裝甲部隊的編成和訓練方式。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指揮C連參加塔拉瓦環礁作戰的貝爾中尉,他提出的諸多建議都得到了海軍陸戰隊的採納

而除了經驗和教訓外,貝爾中尉還為後人留下了一座特別的紀念碑。時至今日,他的坐車——塞西莉亞號依然深陷在塔拉瓦環礁的沙灘中,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旅遊景點。而對於曾經深陷這個“地獄”的C連官兵來說,這輛深陷在彈坑中的謝爾曼坦克,也許是對曾經在這裡奮戰過的他們的最好紀念。

一炮消滅70名日軍自殺士兵——美軍坦克部隊的瘋狂登陸戰

深陷在沙洲之中的塞西莉亞號,這個自戰爭年代留下的“紀念碑”已然成為當地土著兒童玩樂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