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石鯪魚:五指山石鯪魚是生長在五指山山區的淡水優質魚,喜愛在河水中急流處生活,當地人稱之為“會衝浪的魚”,其肉質堅硬,味道鮮美可口。黎、苗族人民常將酒糟和石鯪魚這兩種獨特的食材融合在一起,或蒸或煮,使酒的醇香沁入魚肉,魚肉的鮮美融入酒糟,一食兩味,驅寒暖胃。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五腳豬:五指山人對本地原種豬稱“五腳豬”,亦名香豬,是五指山地區未經改良的小種豬。“五腳豬”的腳非常短小,個體不大,重量輕,養一年也只有百來斤,嘴尖且長,平時用嘴拱土覓食,嘴不離土,黎家人就認為它的嘴也是一隻腳,固稱“五腳豬”。雖然它也是家豬,可是黎家人飼養過程中未加圈養,一日飼養二至三次後任其在外自由覓食和活動,因而它的肉質結實,鮮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膩。白切或火鍋味道具佳,風味獨特。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蔞葉(假蒟)蛋:山蔞葉,學名“假蒟”,屬胡椒科植物,為野生匍匐或攀援藤本,多生於山谷或樹林中陰溼之地,這種植物在海南的山鄉中隨處可見,是海南獨有的一種野生植物,其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祛風利溼、消腫止痛的功能,對胃腹寒痛、風寒咳嗽、牙痛、風溼骨痛、跌打損傷等都有一定的療效。山蔞葉面光亮有革質,有一種特異的香味,海南人常常用它來做菜。 在五指山本地,山蔞葉常用於煎蛋、熬湯、乾煸肉類等方式進行烹飪,其中蔞葉煎蛋最為常見,是在農家樂用餐的首選菜餚,是五指山不可多得的一道美食。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四稜豆:由於五指山市的氣候、地理條件獨特,載種的五指山四稜豆細嫩,色澤翠綠,纖維少,野味純香,被譽為“豆中之王”、“綠色金子”,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營養成價值極高。含多種氨基酸,且氨基酸組成合理,其中賴氨酸含量比大豆還高,並含有豐富的脂肪、膳食纖維。它所含維生素E、胡蘿蔔素、鐵、鈣、鋅、磷、鉀等成分的含量尤為驚人,遠遠超過其他蔬菜,是補血、補鈣、補充營養的極好來源,常食能治多種疾病,屬保健型蔬菜。四稜豆逐漸走入普通消費市場,受到人們青睞,成為蔬菜大家族中的新貴。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雷公根:雷公根又叫連錢草,馬蹄草,是一種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它的莖很長,葡伏生長在地面,葉圓腎形,花為紅褐色,有清熱,解毒、利尿、促進傷口癒合、強化血液循環、滋補神經的功效,將它與河裡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餚。現在五指山地區常見的做法是與排骨一同燉湯,味道鮮美。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螞蟻雞:五指山螞蟻雞是五指山市當地少數民族在野外放養的一種小種雞,以覓螞蟻、野蟲、野菜等為食物。因其體積嬌小,故被本地人形容成“螞蟻雞”。一般在山場樹林之中放養,經過多代的適應,就逐漸養成了今天這身材嬌小,毛色光澤,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優質雞種,最大的體重也不超過2斤,雞身多由瘦肉組成,骨硬肉軟,肉感類似鳥肉、香而甜讓人百吃不膩,在海南,螞蟻雞堪比文昌雞,絕對是一道風味絕佳的美食。又由於螞蟻雞晚上基本都飛在樹上睡覺,所以當地人稱其為“會上樹的雞”。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小黃牛:五指山的小黃牛常年自由放養在山上,以吃樹葉野草為生,被當地人稱為“不回家的牛”。其肉質結實、纖維細嫩、水分低、柔軟爽脆,多吃不膩,與鹿肉口感及其相似。常見的烹飪方式有清炒、油煎、乾煸、燒烤、涮火鍋等,各有其特色,味道俱佳。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樹仔菜:產自海南五指山腹地,高約1米,當地黎、苗族人民取其嫩梢為菜,故得名“五指山樹仔菜”,樹仔菜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維生素C和蛋白質是普通菜的45倍。由於其嫩梢細嫩多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又高,深受當地人喜愛,做法有炒食、煮食、涼拌等。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小河鮮:五指山地處海南省中部,是海南幾大河流的源頭,水質清澈,水生物較豐富,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河魚,由於活動範圍廣,無汙染,自由覓食,使得其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極佳。當地人在村邊小河裡隨意撈回一些不知名的小魚小蝦,一同或煎炒、或燉湯,或油炸,時間長了也成了當地餐飲業的一道常見菜餚。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水滿鴨:“水滿鴨”在品種上與其它地方的鴨子其實並無區別,只是它們一般被放養在溪流之上,平時多吃小魚小蝦和各種野生植物,使得鴨肉鮮美可口,就是再老的鴨,肉質依然很嫩,一點都不顯“老”。烹調“水滿鴨”有多種方式,但最佳的方式便是簡單的“白切”,蘸上自調的醬料即可獲得極佳口感。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鹿舌菜:其產於海南五指山腹地,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性涼,具有清涼可口、祛熱生津、降血壓、減肥胖等功效。一般急火爆炒食用,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們的喜愛。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靈芝湯:五指山山脈因地處北緯18度附近,加之遍佈原始森林,人口較為稀少,生態環境未遭破壞,在熱帶雨林氣候驅使之下,常年多雨,水量充沛,養分充足,特別易於生長野生靈芝。野生靈芝屬於溫和滋補品,對起到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等多重功效,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長期服用,基本無毒副作用。在烹飪中常與其他食材一起用於熬湯,靈芝的藥性融在湯中,易於人體吸收,能滋補肺氣,提高免疫力,減少外感,對於體質弱易感冒或易咳嗽者尤為適宜。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南聖牛肉乾:五指山南聖牛肉乾選用五指山優質小黃牛的牛脊肉為原料,當地農民加入一些藥材或調料醃製風乾後,做成牛肉乾,味道獨特。如今,一些餐飲企業通過油炸烹飪成手撕牛肉乾,做法雖簡單,但因原料肉質結實、纖維細嫩、水分低、柔軟爽脆,使得烹飪出來的手撕牛肉乾味道獨特醇香,既香脆又有嚼勁。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魚茶:在海南的五指山,當地人普遍自制一種“魚茶”,此“茶”非茶葉之“茶” 。在海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市場上都會有魚茶銷售,主要食材是經過天然發酵過的高山熟稻米,再加上鮮魚肉,魚腩,豬肉,牛皮或雞蛋等做配料,其味道鮮美,獨特。魚茶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餚,也是黎苗族人的風味食品。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五指山革命菜:革命菜又叫野茼蒿,是海南中部五指山區常年生的野菜。它以其豐富、水靈的外觀,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們的喜愛。據說當年馮白駒將軍統率的瓊崖縱隊能在五指山區堅持革命鬥爭23年紅旗不倒,靠的就是這種野菜,故名“革命菜”。 其性平,味道甘辛,含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份。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莖葉、幼苗,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極美。

五指山的特色名菜進來流口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