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透視」重陽節,界面新聞記者探祕老年服刑人員改造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2018年10月17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近日,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上海市集中收押老病殘服刑人員的特色功能監獄—上海市南匯監獄。下面,我們跟隨界面新聞記者劉素楠一起去了解南匯監獄老年服刑人員的改造生活……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李鳴山在重陽節活動中習練書法

2010年,78歲高齡的李鳴山(化名)在爭吵中失手殺了老伴,親手毀了自己的晚年。因犯故意殺人罪,他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被押送至上海市南匯監獄服刑。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南匯監獄老年服刑人員居住的樓棟

南匯監獄是上海首座集中收押老病殘服刑人員的監獄,該監獄六監區集中關押老年服刑人員,監房門口張貼著服刑人員的姓名、案由等個人信息。

“沿著走廊走進去,透過鐵柵欄門,可以看見監房裡的服刑人員有的拄著柺杖,有的臥病在床,風燭殘年的他們老態龍鍾,有誰會想到他們中不少人曾經是傷害人命的殺人犯呢?”六監區幹警楊博裕說。

上百名老年服刑人員,將在南匯監獄度過晚年。

1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護理服刑人員在幫助李鳴山打親情電話

在南匯監獄裡的眾多服刑者之中,身材魁梧的李鳴山顯得鶴立雞群。他滿頭白髮,又高又壯,身板挺直,拄著一根柺杖,耳朵有點兒背,說起話來卻聲如洪鐘。

鳴山三十年代出生,五十年代參加工作,在某市鐵路局做了5年乘警,先後又在該市手工業合作總社、物資管理局、建材公司等單位工作,退休時是國家幹部。

1992年退休後,李鳴山常去老幹部活動中心,唱歌、跳舞、看報紙、游泳、打球。

“衝動是魔鬼!我這個事情就是!何必呢!”回想起2010年春天發生的事情,李鳴山後悔不迭。

他和老伴五十年代結婚,育有一雙兒女,女兒在上海買房後,經常接老兩口到上海居住。李鳴山和老伴有有時在家鄉或上海,有時分居兩地。

2010年,他在家鄉給上海的老伴打電話,表示歲數大了,希望兩個人一同住在上海。

“她不同意。她怕我反對她玩麻將,叫我別來。”李鳴山回憶。老伴的反對意見並不奏效,他讓家鄉的兒子送他到了上海。

“3月底兒子把我送過來,沒幾天我們老兩口就吵架了。”李鳴山回憶。

前一晚感到肝區疼痛,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老伴帶他去醫院看看。

老伴因為玩麻將被他多次阻止,心生怨氣,便賭氣道:“你不用去,要看病回家鄉去。”她想打電話給兒女,李鳴山不讓她打,兩個人推搡起來。

“結果我失手了,把她弄沒氣了。”李鳴山不願透露更詳細的過程。他說,當時想到報警,卻驚慌失措記不得門牌號了,只好跑到小區門口找保安幫忙。

110接警後迅速趕來,他失魂落魄地講了事發經過,隨後,他被警察帶到派出所做筆錄。

因為失手殺害了妻子,李鳴山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

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腦梗後遺症和高血壓等疾病的李鳴山,入獄後病情愈發嚴重了。

一天深夜兩點,他突然感到憋氣、呼吸不暢,張口喊了一聲,便不省人事了,醒來後他發現自己躺在監獄總醫院的病床上。值班護士對他說:“要不是你們警官及時送你過來,你這條命就懸了。”

初入獄時,年近八旬的李鳴山沒指望能活著出去。失手殺了妻子,他心裡非常後悔,想一死了之。監獄幹警一直做思想工作,他終於漸漸打開心結,決心面對現實,積極投入改造,爭取活著出去。

當筆者問及兒女的感受時,他嘆了口氣說道:“孩子們說什麼呢,自己的親爹殺了親孃,孩子們的心裡都不好受。”

2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護理服刑人員在幫助張富強起床穿衣

李鳴山起初和張富強(化名)關押在同一個監房,兩人年齡相仿。

據幹警楊博裕介紹,張富強是上海市在押服刑人員中年齡最大的服刑人員。他出生於1932年,因犯強迫賣淫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入獄後,由於改造表現好,張富強獲得減刑,由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改為剝奪政治權利9年。

李鳴山和張富強,一個是曾擔任公職、享受退休待遇的文化人,一個是社會底層、沒有上過學的文盲,兩人卻相互看不上對方。

“他們芝麻大點的小事都能吵起來,連相鄰的桌面都劃分了‘楚河漢界’,雖然腿腳不便,但張富強還是會跟李鳴山吵架。

兩個80多歲的人,情緒一激動,動作大些,我們擔心他們摔倒。”幹警楊博裕說。

於是,為了避免他們因瑣事爭吵,幹警將兩個最年長的服刑人員分開,讓他們住在不同的監房裡。

南匯監獄教育改造科副科長、心理健康指導室主任汪承諾介紹說,從心理角度來看,老年服刑人員比較固執、敏感、多疑,尤其是患病的老年服刑人員心理比較脆弱,容易被負面情緒感染,認為別人說的話是在含沙射影。

“‘老小孩’這個詞總結得有道理,年紀大的老年服刑人員更需要關心,尤其是患病的時候。他們因為犯罪入獄缺失親人的關愛,更需要監獄幹警給予更多關注。”汪承諾說。

張富強搬到了隔壁的監房,這個監房有11名服刑人員,有年輕服刑人員,也有老年服刑人員。為了便於老年服刑人員的改造,今年30歲出頭的華家良(化名)在幹警的安排下承擔起了張富強的看護工作。

每天午夜至第二天凌晨是華家良的看護時間,按照監獄的要求,他負責留意入睡服刑人員的狀態,看看他們的臉色是否正常,胸口是否有規律地起伏。如果遇到行動不便的服刑人員起夜,他需要攙扶他們上廁所,再把他們扶回床上。

204監房的情況有點複雜。除了張富強這個87歲高齡的服刑者,監房裡還有一個老年痴呆症患者,以及兩名身患癌症的服刑人員。

“我們規定夜裡睡覺要把頭和手都露出被子外面,以便觀察。”幹警楊博裕說。

張富強每天凌晨3-4點鐘要起床。華家良幫他穿好衣服,疊好被子,打好熱水,扶著他到水池邊洗漱。張富強怕冷,冬天最多的時候要穿19件衣服,要花費20多分鐘。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殷某則會在晚上不定時起床,他經常幻想到不同的場景,有時會大喊“媽媽”。

白天除了睡覺,其餘時間華家良都和張富強形影不離。吃完早飯,華家良把自己和張富強的碗筷洗乾淨放在碗櫃裡,再扶著他去前門崗吃藥,回到監房後,他便可以休息了。

到了午飯時間,他吃完午飯,洗了碗筷,就可以繼續補個回籠覺,直到下午15點再起來。

張富強脾氣差。他喜歡囤積東西,每天把床下的箱子拉出來看看又放回去,如此反覆數十次。

“裡面的東西放得亂七八糟,他習慣了把東西都放在一起,又不讓看護人員整理。”幹警楊博裕說。

張富強一貧如洗,僅有的幾件物品,他當寶貝一樣存在箱子裡。每天早上醒來後,第一件事便是拉開箱子看看。

他出現了老年痴呆的症狀,總是以為自己要刑滿釋放了,反覆跟別人叨唸說“我下週要回家了”。

3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護理服刑人員在幫助陳剛洗臉擦身

不到一年時間,204監房已經病亡了兩名服刑人員。

華家良清楚記得,那是一個7月的凌晨,他起來執勤,交接班的人說,陳剛(化名)的情況不太好,要多留意他。

陳剛出生於三十年代,因犯販賣、運輸毒品罪被判無期徒刑,2008年入獄。由於在獄中表現良好,他多次獲得減刑,及至2018年7月,刑期僅剩幾年。

陳剛患有哮喘病。那天早上,他起來去了一次廁所,華家良扶他的時候感覺他的臉色比平時差。他叫華家良幫他噴一點治哮喘的噴霧劑,華家良問要不要去醫院,他說不用。

凌晨5:30,華家良發現陳剛呼吸有點急促,華家良感覺情況不對勁,值班幹警及時發現後,立即將陳剛送至監獄總醫院搶救。

早上8:30左右,華家良聽說陳剛仍在搶救之中。幹警楊博裕上班時就聽領導說,陳剛的情況不太好,正在醫院搶救。醫院發出危通知,楊博裕立即聯繫陳剛遠在四川的親人,親屬表示無法趕來。

上午11點多,陳剛在監獄總醫院去世。

2017年,醫院曾經三次對陳剛實施緊急搶救,均搶救成功。監獄將其病危的通知告知其家人,但其家人保持了沉默。

最近那次搶救之後,他在醫院裡住院一個多月,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器官已慢慢衰竭。半年多之後,其家人得知陳剛去世後,來到監獄確認後將其骨灰帶回了老家。

另外一位病亡的服刑人員晚景更為淒涼。他今年已經80多歲,因老年痴呆把老伴殺了,入獄後又患了中風,失能失智。今年1月剛從別處轉移過來時,已經長了一身褥瘡,身上散發惡臭。

監獄幹警和華家良幫他把衣服重新換了一身,再送監獄治療。他是上海本地人,育有三兒一女,家人曾經來監獄探視過,卻表示無力承擔贍養老人。2018年4月的一天,這位高齡服刑人員在醫院被搶救了一上午,最終與世長辭。

臭脾氣的“老小孩”張富強明年8月即將刑滿釋放。他姐姐已經去世,姐姐有一子一女,都已經60多歲了。平時家人與他聯繫較少,最近的一次聯繫還是在去年。

入獄多年,張富強已經無家可歸。“我們聯繫他的親戚多次了,對方很不耐煩,要麼不接電話,要麼說‘我們會考慮一下’就掛電話。”幹警楊博裕說。

相比之下,李鳴山獲得了更多家庭支持。他的女兒經常來監獄探視,在家鄉的兒子也來探視過,弟弟也經常寫信給他。

“孩子心裡憎恨我,但是又不能不認我這個爹,我女兒說,母親是被害了,但也不能不管我這個親爹吧!”。李鳴山囁嚅著說。

追憶往日的家庭生活,他感到追悔莫及:“本來一大家子很幸福的,孩子是黨員,工作很好,我們夫妻的退休工資也不低,老伴勤勞,對孩子慈愛,過日子沒的說……”。

李鳴山的眼睛已經有點兒看不太清楚了,如果坐的時間太長,腿會受不了,得站起來走走。他說,他要爭取活著出去。

這是他入獄服刑的第9個年頭,期間,他爭取到了1年多的減刑獎勵,目前,刑期還剩下不到5年。

他算了算,自己92歲才能出獄。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監獄警官走進直播間答疑解惑,網友:監獄,原來是這樣的!

2、“唇槍舌戰”,這7場比賽誰“語”爭鋒!

3、【文化改造】服刑人員的原創歌曲,品出了向善的味道……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王燕虹 出品

「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媒体透视」重阳节,界面新闻记者探秘老年服刑人员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