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日本式公司

最近讀了一本書,日本經濟學家巖井克人寫的《未來的公司》。第一次把所謂“日本式的公司”的來龍去脈瞭解了一下。

一般我們眼裡的公司是什麼樣?就是一個做生意的機器嘛。尤其在美國,公司就是股東賺錢的工具。經營層不能給我賺錢,就給我換人。同樣是經營公司,這不是養兒子,這是養豬,養大了就是要賣掉你。

但是,偏偏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公司的類型,就是日本式的公司。跟我們熟悉的美國式公司大不相同。

先拿賺錢來說,日本1990年以來,上市公司的收益率還不到5%,進入21世紀以來甚至下降到接近於零。換句話說,日本的公司壓根就不賺錢。這當然跟日本經濟這些年不景氣有關。但是奇怪,日本公司大規模更換管理層的情況還就真少見。

那股東就不著急,就不管嗎?還真就管不了。日本公司的股東大會那才是真正的形式主義。通常都在30分鐘之內就草草結束,並沒有時間讓股東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展開討論。換句話說,股東在公司經營中幾乎說不上話、插不了嘴。你說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公司實行的是終身僱傭制。在市場經濟國家,一家公司一夜之間裁員幾千人很正常。但是,日本的公司經營即便出現了困難,也是能不裁員就不裁員。

不賺錢,不受股東控制,還不裁員。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公司存在呢?

很多西方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就表示,日本的公司作為公司來說是不完整的,還處於不成熟的公司形態中的。甚至還有人說,日本的公司根本就不是公司。

為什麼會形成這個樣子,是有歷史原因的。二戰後,美國人佔領了日本,為了懲罰他們。當時就認為,三菱、三井、住友這些財閥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溫床,要對日本進行經濟“民主化”改造。於是從1945年到1947年,美國佔領軍把財閥家族持有的股份移交給了政府,解散了控股公司,解除了財閥家族的公司要職,幾乎完全消滅了個人大股東。

消滅了大股東以後怎麼辦呢?也不能全搞成散兵遊勇的股東。

日本發明了一個制度,叫做“相互持股”。

比如說,有12家公司,除了你自己,其他11家公司都分別持有你5%的股份,11家公司加起來,持有的股份就佔到了55%,超過了半數。12家公司都是這樣互相持股。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控制一家公司。股東大會也不行。

公司之間相互持股的目的,就不是投資然後收取回報,就是互相保證不介入對方的經營,同時也不將股票轉入第三者手中,使大部分股票不在市場上自由買賣,這樣就可以各幹各的,經營權就不會旁落。

你看,當美國式的公司,通過股票市場搞收購活動,強化股東經營統治的時候;日本式的公司,在通過相互持股,極力排除股東影響力。大家相互交織在一起。誰是誰,誰控制誰,說不清楚。

有了這個互相持股的制度,再加上終身僱傭制,在很大程度上,日本公司本質就更是一個員工的共同體,而不是股東的賺錢機器了。所以,稻盛和夫就說過一句很奇怪的話:企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障員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客戶第二,最後才是股東。瞭解了日本公司的來龍去脈,你就能理解了這句話了。

這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機緣形成的現象,日本人剛開始也不願意,所以表面看,很扭曲。但是奇怪,二戰後的幾十年,日本公司居然還一度很成功。什麼豐田管理、松下模式、索尼哲學,都是我們學習對象。這是什麼道理?

巖井克人寫的這本書裡就給出瞭解釋。

根據《未來的公司》這本書的觀點,也就是日本人自己的分析,日本的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什麼特點?機器是利潤的來源。工廠裡的紡織機、蒸汽機,只要一開動,就能賺錢。建設廠房、購買設備需要大量資金,公司不過是籌措資金的一種手段。至於工人,勞動力而已。

但是,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情況發生了變化。電氣化起來了,重化工業起來了。汽車、造船、機床、石油化工……這些製造業需要運營的是大型機械設備,而且是專業機械設備。這個時候,光有機器就不行了。還需要有運營大型機械類工廠的專業經營者、工廠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而在各種公司治理模式中,日本式的公司是最容易培養出熟練勞動者的。

有一個說法叫“人力資產”,就是人頭腦或者身體中,以與人不可分割的形式積累的知識和能力。人力資產分為兩種:

一種是通用型人力資產,比如我能開車,我會做賬,我能當會計師,那我無論在哪家公司,這種通用能力都能被僱用。

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出現的企業裡,大多數崗位需要的是組織專用型人力資產,就是那些只有在特定公司中才有價值的知識和能力。比如,使用特定工具和機器的習慣、和其他員工的合作的習慣、保持常年貿易關係的客戶或供貨商的關係、研究開發項目專家的信賴、對企業的經營構想和理念的理解,等等。

這種專用人力資產的積累,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和費用去積累,還沒法轉讓。你想啊,作為員工最擔心什麼?擔心在一家公司乾的時間太長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個人能力被這公司給套牢了,一旦被公司辭退,之前投入的時間和汗水就完全浪費了。

你就明白日本公司的好處。終身僱傭制,員工第一、客戶第二、股東第三。公司可以保護員工不會被外部股東套牢。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可不僅僅是勞動服務的提供者,他可以把自己和公司視為一體。哪怕不持有公司股票,也有充分的動力去積累組織專用型人力資產。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日本式公司,表面上激勵機制不夠,創新變形的空間也不大,但是在二戰後的那段時間裡還是能夠一飛沖天。

當然,日本經濟現在這個樣子,那也證明日本式公司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了。但是它給我們的啟發可沒過時。

今年有一個年輕人問我,你觀察到一個現象沒有,很多創新公司的人,發現自己往往除了公司的同事,居然沒有朋友。為啥?道理很簡單,這是一個公司物種大爆發的時代,每個公司都不太一樣,不同公司工作的人,價值觀、對世界的感受方式包括能力,差別越拉越大,當然和公司外部的朋友交流起來就越來越困難。共同話語就少嘛。

換個角度來觀察這個現象,現在的公司也越來越是一個人群的共同體。不僅是技能共同體,也不僅是利益共同體,它甚至還是價值觀共同體。公司的創始人對同事的責任越來越大。如果還是用美國公司那種價值觀,一味地追求高增長,只對股東負責,那就會越來越背離這個時代公司的實質。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尼古拉斯·巴特勒說,如果要評選現代社會最偉大的發明,那就是有限責任公司。

對,既然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它就沒有固定的樣子。世事變遷,它就值得我們在新的環境下把它再發明一次。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要了解一下日本式公司的意義。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