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日本的“工匠精神”和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曾经买过一部日本产的录音机,用了很多年都没坏,摔了很多次,最后外壳几乎都摔坏了,但还是能够播放磁带,声音还是很好。当时中国有很多的厂家生产的录音机,最多只能用一二年,然后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里坏了。最后就用不了了。用同样材料做出来的产品,为什么日本的产品会比我们的产品好那么多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够稍微反思一下自己吗?

再论日本的“工匠精神”和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说中国人总是拿“差不多”作为借口,其实我们平时说话时说的最多的恐怕也是这三个字。一百年前,胡适就曾经批评过中国人的这种中庸思想。认为这样的想法会阻碍中国的进步。但一百年过去了,中国人还是依然如故。

再论日本的“工匠精神”和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中国也并不是没有工匠精神,但是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样的精神还是比较少的。有很多的手工艺人,他们一辈子都在钻研自己的手艺,而且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手工艺品也是非常精美而又有艺术价值的。但这样的人太少了。至少很多人都没有这种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情的思想。

再论日本的“工匠精神”和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吉之岛是日本人在中国开的超市,但里面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他们超市有一个细节,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当他们的员工要进入后面的仓库或者厨房时,他们都是面向卖场,鞠一下躬,向后一步一步地退进去。而不是像其他超市的员工一样直接走进去。并不是有人的时候他们才这样,而是有没有人他们都是如此。我想这是他们超市的传统,这种对于细节的注重是他们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