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秋冬時節氣溫低,空氣溼度下降,皮膚中的水分蒸發增多,加上活動減少,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不足,所以不少人(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瘙癢等不適症狀。

那麼,如何防止或減輕皮膚瘙癢的發生或症狀呢?關鍵是要做好皮膚保養,要注意以下五要點:

控制洗澡次數

洗澡不要過於頻繁,如無出汗,一般每週一次即可,並且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浴水以35℃~40℃為佳)、時間不要過長(10~20分鐘為宜),不可用鹼性大的肥皂(以含脂肪多的羊毛脂皂為好),以減少皮脂的丟失,保持皮膚潤滑。如能在浴水中加點浴油則更好,既可使皮膚滋潤,又能減輕瘙癢症狀。還可於每次浴後,在經常感覺瘙癢的部位,適當塗抹一些含有少量油脂的滋潤、保溼的潤膚乳或霜或膏,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皮膚中水分的散失,從而使皮膚潤澤、避免乾燥瘙癢。

保持適當鍛鍊

只要天氣、時間及身體許可,平時應多到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以改善皮膚的血液供應,促進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可改變皮膚乾燥程度。每次運動鍛鍊後最好能進行自我的皮膚按摩,對增強皮膚功能和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因為皮膚的營養是通過血液、淋巴液循環取得的,按摩可以加速血液、淋巴液的流通,使新陳代謝保持旺盛,有利改善皮膚的耐寒抗乾燥能力。

講究衣著得當

內衣內褲最好選擇具有本色、柔軟、光滑、吸溼性好的純棉、麻、絲織物,因為有的染色化纖類織物雖然好看,但卻會對皮膚產生不良的刺激而容易引起瘙癢,特別是皮膚比較敏感的人更甚,還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同時要注意衣褲的勤換洗,尤其是要保持內衣內褲的清潔衛生,以利穿得舒適,更可減少或防止瘙癢的發生。

做到飲食合理

日常飲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酒、辣椒、蒜、咖啡、香料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有過敏反應體質的人,應儘量少吃或不吃富含異體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螃蟹、蛋、牛奶等),以免引發或加重瘙癢。

但不妨適當多吃些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如芝麻、花生、核桃、果仁和黃豆等,可使皮膚滋潤;還要適當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它們是機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對增強皮膚生理功能大有幫助;並要注意多喝開水,既可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幫助皮膚抗禦乾燥,有能保持大便通暢,利於及時將腸道里對人體有害或引起過敏的物質排出體外。

七大止癢“神穴”

1、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酸脹處。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2、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尖上3寸,在脛骨後凹陷處。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3、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4、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5、魚際穴:手掌面,在第一掌指關節後,掌骨中點的赤白肉際處。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6、尺澤穴:微屈肘,肘部橫紋偏外側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7、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七大止癢“神穴” 讓你擺脫秋季皮膚瘙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