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爲佳縣縣委題詞

10月17日,主席渡過佳蘆河,進入佳縣城。這天,正好城裡遇集,人特別多。主席一行走到集市中心觀音樓附近時,有老鄉認出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激動地喊了一聲:“毛主席來啦!”,一下子,趕集的老鄉從四面八方湧來,把街道擠得滿滿的,水洩不通,爭著搶著要看偉大領袖毛主席,主席微笑著向大家招手致意。這時,正在開會的縣委書記張俊賢,聽說毛主席進了佳縣城,立即休會,急忙跑上街頭,好不容易擠開人群,把毛主席迎到縣委院子的窯洞裡。主席一到縣委就席地而坐,瞭解縣裡的情況。

關切地問:“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怎麼樣了?”

張俊賢說:“困難是有的,我們現在正想辦法解決”。

主席說:“經過一場戰爭,糧食不多了,羊也殺了不少,莊稼也被糟踏了,要安排好群眾的生活,組織好生產啊!”

張俊賢表示:“我們決心想盡一切辦法,不叫群眾的生活出一點麻達,而且要搞好土改,抓好生產,多打糧食,支援全國解放。”

毛主席又問:“全縣有多少人參了軍?”

張俊賢回答:“全縣共有三千多人參了軍,還組建了三百多人的游擊隊,攻打榆林時,佳縣派出擔架隊三百多付,跟隨野戰軍一個多月,臨時向前方運糧、運草,隨叫隨到。”

毛主席聽後高興地說:“好!好!有這樣好的老百姓支持我們,解放戰爭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當時,佳縣縣委正在召開戰後第一次區委書記和區長會議,討論支前和土改等問題。毛主席向參加會議的同志分析了國內外形勢,指出:“全國勝利已經為時不遠,用不了五年,三年就差不多了。”還勉勵大家要繼續帶領群眾搞好土改,做好支前工作,為解放全中國做出貢獻。講完話後,張俊賢又陪同主席走上街頭查看了戰後縣城各項工作的恢復情況,視察了佳縣八景之一的香爐寺。

毛主席為佳縣縣委題詞

下午,毛主席返回縣委機關後,張俊賢提議說:“主席,您來一趟不容易,請給我們縣委題個詞,留個紀念,以便鼓勵大家。”毛主席說:“好,好!”張俊賢當即就把縣委宣傳部的李林森叫到辦公室,讓準備筆墨紙硯。由於佳縣基礎條件差,加上戰爭創傷,縣裡沒有宣紙,李林森就在縣上開辦的長源興商店扯了幾尺漂白布,準備齊全後送到毛主席住所。10月18日早飯後,李林森來到張俊賢辦公室,一眼就看到漂白布上、豎行寫著“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十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左下方書寫了毛澤東三個字。這是毛澤東主席一生以來唯一一次給縣一級委員會的題詞。

佳縣縣委為了使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增強自豪感,永遠不忘那段光輝歷史,永遠沿著毛主席題詞指引的方向前進,於1970年在縣城原“東方紅廣場”東側鬧市區,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觀音樓底,修建了一通高6米,寬4米,磚石水泥結構的題詞紀念碑,碑的中央鐫刻著毛澤東為佳縣縣委的題詞。東西兩個側面還刻著毛澤東的手跡:大家可能沒注意,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楹聯。

199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週年之際、佳縣縣委為緬懷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又在縣委大院建造了一座高4.4米,寬1.9米的題詞紀念碑。

幾十年來,這一光輝題詞,成了佳縣歷屆縣委的座右銘。始終激勵著歷屆佳縣縣委帶領全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取得了很大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