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鱉池塘該怎麼護理?這裡教你池塘的清整與消毒技術!

成鱉養殖階段,鱉的生活習性、行為和發病特點等較幼鱉生長階段稍有不同,所以要注意科學飼養和健康管理。為了使鱉種當年達到商品規格(400~500克),放養的鱉種要求體格健壯,規格稍大,一般在150~200克。也可視養殖地的氣溫高低,調節放養鱉種規格的大小。經過冬季加溫飼養的幼鱉,到第2年4~5月份,體重可達到200克,而露天池飼養的幼鱉則需要2~3年才能達到此規格。目前,成鱉的粗放式養殖主要是露天池養殖。特別是我國中南部地區夏季的露天池水溫有近5個月時間穩定在25℃以上。露天池養鱉不僅可以節約能源,而且經半年的飼養,鱉的色澤肉味都較溫室養殖的鱉好。

成鱉池塘該怎麼護理?這裡教你池塘的清整與消毒技術!

做好鱉池的清整與消毒工作,是防病養鱉進行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減輕環境對鱉產生不良壓力的不可忽視的環節。

1.小型養鱉池

面積以200平方米左右。如果是新修的水泥池,在使用前20天中,要進行多次浸泡。在放養鱉種的前6天要對鱉池進行清洗和消毒,方法是首先注滿水,然後加入30~50毫克/升的漂白粉或生石灰浸泡消毒,消毒藥物要事先溶化在少量的水中,儘量不要將大塊的藥物灑入池中,以免埋入泥沙中,不易清洗。1周後,將池水排幹,並用清水將池壁和池底以及沙中藥物沖洗乾淨,重新注入新水,即可投放鱉種。

成鱉池塘該怎麼護理?這裡教你池塘的清整與消毒技術!

2.大型土池

面積以1~3畝為宜。魚鱉混養池最大不要超過10畝。首先,放乾池水,按50~100毫克/升的用量將生石灰均勻地潑灑在池底泥土或沙上,然後翻耕並讓其曝曬(特別對用過多年的老池塘尤為重要),1周後,再往池塘中注滿養殖用水,並按20~30毫克/升的用量,均勻潑灑漂白粉,3天后,待藥性消失,即可放鱉。另外,最好清除掉池塘長得茂盛的雜草,以便於日常觀察和管理。周邊有緩坡的地帶,要將上面的碎石或硬物收拾乾淨,然後均勻地撒上一層薄薄的沙土。以利於鱉健康、安全地棲息。最後,要對池埂上的防逃牆和排水閘的周邊進行檢查,以防止鱉逃跑。

成鱉池塘該怎麼護理?這裡教你池塘的清整與消毒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