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我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故事:童年趣事、家庭瑣事、校園故事、遊戲活動、社會見聞、難忘往事、交往故事、賽場故事、遊覽故事、成長故事、親情故事、愛好故事、發明故事、歷險故事等。這些故事大多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如何把這些小事作為材料來寫成一篇佳作呢?

二、知識講解

一篇好的敘事作文必須具備:

緊扣題眼

突出中心

完整敘事

環境渲染

生動描寫

詳略得當

考點1 寫作基本思路

1.緊扣題眼

審題時理解關鍵詞語,是寫事作文的難點。

如本文可填入"有趣"、"難忘"、"有意義"等詞彙,對於半命題作文,這往往就是題眼。

2.突出中心

根據題目,選定了某件事後,你就要對這件事進行認真地回憶,並仔細琢磨,反覆思考,挖掘出這件事中含有的趣味點,意義或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

本文記事內容已經確定,但其中的意義卻還可以挖掘。

3.完整敘事

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讓讀者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以及事件的過程等。

4.環境渲染

必須把事情發生的環境寫清楚。因為任何事情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發展的。環境寫好了,寫出特點來,還能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生動。

5.生動描寫

寫事離不開寫人,在記事過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寫細緻,寫逼真,這樣才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件事所包含的意義,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6.詳略得當

記事中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部分(一般指事情發展高潮處)要詳寫,寫具體,寫詳盡,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考點2 細節描寫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1.細節描寫示例

原文:那天,爸爸生氣了,打了我一頓。

修改後: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 。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捱打了!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

2.細節描寫示例——具體寫出動作的過程

原文:那天,他在雪地裡罩住了一隻小鳥。

修改後:他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捧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3.細節描寫示例——把握外貌描寫

原文: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思路:①"小"到什麼程度?

②怎麼個"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修改後: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唇,頭髮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

4.細節描寫綜合示例

原文:今天,我剛到學校就看見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我感到很害怕,心裡像十五隻水桶——七上八下。我連忙走進教室,不一會,王老師也進來了。我的心跳得更厲害了。我很擔心會有什麼事發生,其他同學也一樣。我們關注著老師的一舉一動。

修改後:今天,我來到學校,一眼看見了王老師,他正站在教室的門口。我心中驚呼著,快步溜進教室,小心謹慎,生怕出一點錯。再看看周圍的同學,一個個神色不寧,似乎在等待著一件極不幸的事情爆發。

一會兒,語文早讀開始了。李曉在前面領讀,我偷偷瞥了王老師一眼,只見王老師慢慢踱到教室後面的板報前。他一走過去,全班同學一下全回過頭去,口裡雖然仍舊在讀語文,那隻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心裡像繃緊了的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斷的!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王老師的一舉一動上。過了好一會,他轉過身來,我們的頭"呼啦"一下子,又都轉了過來。

讀書聲音也一下子"洪亮"起來了。我不禁為我們的動作如此整齊而感到好笑。王老師走到前面來了,使勁盯著我們,像要從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找到什麼答案。我急忙用書擋住了臉。過了一會兒,我又悄悄地把書本放低一點兒,只見他慢慢走到門外,然後站定了。透過玻璃窗,看見他正皺著眉頭,像在苦苦思索著什麼。再看看同學們,他們和我一樣,心緒驚疑不定,互相望著,不知怎樣是好。

5.細節描寫綜合示例

擴寫:她罵他混蛋。

思路:①盡你最大的努力,將這句話的內容充實起來。

②運用你的想象,可恰當地添加動作、表情、神態、語言、心理、場景等。

寫作: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6.細節描寫綜合示例

原文: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母親,我說,媽媽我想你,媽媽說她也想我……

點評:只見概述不見描寫,更不見細節,語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修改後(1):初一剛住校,我是那麼的不適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學習內容,連自來水裡流出來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來,想起媽媽的笑臉,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嘮叨,爺爺的叮嚀,淚水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評語:增添了心理細節、肖像細節描寫。"我"的思家之情表現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辭使語勢強烈。

修改後(2):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叮……叮……"電話通了,我彷彿看見媽媽正在洗衣,聽到鈴聲,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電話,嘴裡還不停地說:"彆著急,我來了!"她哪裡知道我根本聽不到!"喂?秀,是你嗎?"是媽媽的聲音!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媽,我想你!我……"我說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媽媽的顫抖,她一定是一邊笑著,一邊流著淚……

評語:增添了心理、語言細節描寫。"我"與母親相思之情表現得更真實、更生動、更濃烈,語言生動。

三 、例題精析

例題1

擴寫:媽媽給我送牛奶。

【寫作思路】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作文訓練:記一次( )的拔河比賽

【寫作思路】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例題3

例文修改評析

第一次心碎

心動無痕,心碎卻有聲,那是一種宛如玻璃打碎在地上的聲音。原來心碎的感覺,是這樣令人難以釋懷,第一次心碎,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

(寫法點評:開篇點題,心碎的感覺令人難以釋懷。設立懸念。)

那是冬至的傍晚,路上的行人都趕著回家吃飯,我與朋友走在街上,遇見了一對老夫妻,這對老夫妻衣著樸素,身穿藍色土布做成的衣服,上邊似乎還有些塵土,好像從鄉下進城的農民吧。她焦急地拉著我和我的朋友說:"小同學,我們是進城來看我兒子的,可卻不知道兒子在哪,我們身上的錢也沒有了,我們都一天沒吃飯了,你看,能否請我們吃個飯?"

(寫法點評:交代故事的起因——路遇求助的老夫妻)

"不好意思,我忘帶錢了。"朋友首先打破沉默許久的寂靜。我在那猶豫不定,我身上只有要還給父母的十元錢,若幫助了他們,我回家無法交差,不幫助我又於心不忍看著她那真誠的眼神中夾雜著一絲乞求,我便答應了。沒走幾步,他們就停滯不前了,原來有一個小攤上賣麵條。那個老爺爺似乎很急切,說:"來一份麵條。"

那攤主看了看站在旁邊的我,眼神似乎透露著些許不屑。老爺爺急忙說:"只要一碗就夠了。"我付了錢,就與朋友一起走了。朋友說那人是個騙子,我不理會朋友的話,回到家,把剩下的錢還給了媽媽,希望媽媽會支持我。

媽媽卻嚴肅地對我說:"小明,現在社會上騙子多,像你這麼傻的人為數不多,人家就專門吃定你這種人,以後千萬不許再這樣做!"面對朋友的質疑,母親的責備,我卻依然沒有理解我做錯了什麼。

(寫法點評:交代事情的經過,朋友的質疑,母親的責備,使我的無私幫助沾染了渾濁的顏色)

那天晚上我悶在被子裡大哭了一場,如果有一天我經歷老夫妻一樣的遭遇,如果我是他們,那不是要承受一次次被拒絕的打擊,一道道犀利的目光,一個個鄙夷的眼神……我無法想象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境地,但是,我的心真的碎了,不知是在為那對老夫妻而叫冤,還是因被人誤解而難過,我只知道,那是我第一次心碎,一句句話彷彿一根根針插進我的心裡,很疼很難受。

(寫法點評:心理描寫真實細膩,比喻運用恰當)

生活還是要繼續,我也不再管別人的閒言碎語,其實只要做好自己就足夠了,有時候不要太在意別人的不理解。第一次心碎,讓我明白了人世間的冷暖,也讓我體會到了做人的不易。

(寫法點評:從事情中悟出道理,既點明瞭中心,又在結構上與開頭呼應。)

教師點評:本文作者運用倒敘記敘了自己幫助一對有困難的老年夫婦,卻被朋友質疑、被母親責備的故事。敘事完整、清楚,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真實、細膩、生動、傳神,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 、課堂運用

基礎

——細節描寫時,注意動詞的錘鍊,因為動詞對錶現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中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修改下列文段。

1.初稿:那是我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外婆給我以後,我馬上啃起來,味道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修改思路】

那是我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外婆從鍋裡撈出後,就挑出一塊幾乎沒有斬過的豬排,吹了吹,又晃了晃,是在讓它快快涼下來,然後遞給我。我就這樣一手抓在手裡,吧嘰吧嘰地啃起來。那味道酸酸甜甜的,我就像吃冰棒一樣,塞在嘴裡舔呀,吮呀,似乎那酸酸甜甜的味永遠也吮舔不盡。

【評析】加上了這些動詞後,將整個吃的過程分解出來,就像一個個慢鏡頭一樣,更形象的表現了我對第一次吃排骨的印象之深刻。

2.初稿:當快要接近跳高架時,只見他像小燕子似的,一下子躍過了橫竿。

提示:可以將整個跳高的動作分解,同時描寫一下運動員的神情。

【修改思路】

當快要接近跳高架時,只見他咬緊牙,屏住氣,兩眼直盯著橫竿,突然左腿在地上猛然一蹬,兩手在身旁劃了道長長的半弧形,從身後一下子擺到前額,一眨眼,身子高高騰起,凌空飛躍在黑白相間的橫竿上,剎那間,上身又輕輕往下一壓,右腿協調自如地一翻,輕鬆地越過了橫竿。

【評析】分解成12個動作,使得跳高動作更具真實性,也能體現出運動員跳高技藝的高超。

3.從下面備選詞語中選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描寫某人神態動作的話。(80字之內)

凝視 憔悴 來勢洶洶 張皇失措 磨磨蹭蹭 鎮定自若 手舞足蹈

【參考答案】

示例:他連續幾天 "挑燈夜讀",面容顯得憔悴,眼圈發黑,就像大熊貓一樣。一大早,他來到考場,挺起胸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鎮定自若地邁進考場。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

拔高

4.作文

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家庭的點滴變化都會撥動我們的心絃。往日的家事令人難以忘懷,今日的家事更值得細細品味。請自擬題目,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敘文。

要求:(1)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來反映家庭的某一變化;

(2)要有語言、動作的描寫;

(3)有恰當的抒情、議論。

【參考答案】

示例:

今日家事

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家庭的點滴變化都會撥動我的心絃,往日的家事令人難以忘懷,今日的家事更值得細細品味。無論春夏秋冬,我的家庭幾乎每天都會有新鮮事發生。最近,我家又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我媽媽一點兒也不喜歡小動物,我爸爸對小生靈們的熱情也不是很高,我雖然對小動物很感興趣,但也不願意照顧它們。但自從爸爸買了魚缸以後,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作為生日禮物,一個龐大的魚缸在我家"定居"了。看著缸中這些游來游去的小傢伙,以及魚缸裡種植的各種各樣的水草,我們一家人在不知不覺間萌發了巨大的好奇心。每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都會端坐在魚缸前,討論著、說笑著……

"你看這條魚的肚子這麼大,八成要生小寶寶了!"媽媽發表自己的觀點。

"那棵水草又新長了一片葉子!"爸爸觀察最仔細。

我呢,則一邊聽著爸爸媽媽的討論,一邊在魚缸裡東看看、西瞧瞧。有時,孔雀魚生下了小寶寶,爸爸會為此飲酒慶賀,然而,當哪一條魚不幸病逝時,我們全家都會發出悲傷的嘆息聲。每天晚上,這個魚缸彷彿就是一個擁有巨大磁力的磁場,把我們一家人不約而同地(緊緊地)吸引到它的面前。有了這個魚缸,我們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爸爸媽媽對待小動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從之前的"石頭人"變成了如今的"熱心腸"。每到星期六、星期日等閒暇時間,平時一向懶惰的我總是拿起刷子、木條清理缸壁上的青苔,除去水中的雜物,主動當上了魚缸的"清潔工"兼"護理員"。魚缸被我照顧得井井有條,(魚兒們在我的精心飼養下活的越來越歡實,水草在經歷了衰敗後又發起了新芽)。

這個魚缸對於我們家的影響不亞於剛剛便進了新家,茶餘飯後,我們多了些共同的討論話語,我和媽媽也因此多了一個消遣——週末寫完作業後,到"奇典花卉市場"轉轉,看一看有沒有新品種的熱帶魚,有沒有喜愛的水草,諮詢一下養魚、養草的小技巧……

"今日家事"——這魚缸,使我家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溫馨!

【解析】寫作時要注意仔細研讀和理解提示,所選材料範圍是"家庭",敘述一件事來表現家中變化。首先可從以下幾方面選材:

寫家裡的日常生活,表現家庭生活中有意思或有意義的內容;

寫參加家裡的勞動或跟家裡人學習家務;

寫發生在家庭中的一件事,反映出家庭成員的個性素質或思想品質;

寫我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的事情,說明自己從中受到的教育和啟發;

寫家庭中的突發事件,來抒發自己的一種情感。

其次,再根據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材料擬一個恰當的題目。

再次,要注意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5.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家庭的點滴變化都會撥動我們的心絃。往日的家事令人難以忘懷,今日的家事更值得細細品味。請自擬題目,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敘文。

要求:(1)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來反映家庭的某一變化;

(2)要有語言、動作的描寫;

(3)有恰當的抒情、議論。

【參考答案】

例文:

一次特別的家宴

轉眼之間,又到國慶節了。大家喜氣洋洋。我爺爺是個特別愛國的退休工程師。利用星期天,他把我們喊回家,燒了很多菜,開了一瓶洋河"藍色經典",樂呵呵地說:"讓我們一起為偉大祖國乾杯!"

吃著喝著,大家便談開了。新中國成立63年,這63年的風雨,這63年的輝煌,有著說不完的話題。爺爺當年在秦皇島工作,吃得比較簡單,現在他看著滿桌子精美的菜餚,忍不住感嘆起來:"記得從前,我一個月也吃不到幾次葷腥,哪像現在居然把大魚大肉吃厭了,講究營養,講究保養,連紅燒肉都不吃了!"

聽了爺爺的感慨,我們家的"總經理"奶奶深有感觸。她插嘴說:"這吃的也就算了,想想我們那時候穿的衣服,東一個補丁、西一個補丁,破破爛爛,像萬國旗了。哪像現在的衣服,要樣式有樣式,要質地有質地,講究顏色,花花綠綠,看得人都眼花繚亂了。"大家看著奶奶身上穿的時髦的薄羊絨開衫會意地笑了。

這時,當會計的姑姑也湊上來說:"我小時候,這地上坑坑窪窪,大多是石子路。你看,現在我們無錫的路,四通八達,既平又寬,清一色的柏油路,走上去可真爽。"姑姑的話贏得大家一致好評。因為在這麼多年裡,大家都親眼目睹了祖國各地交通的巨大變化,深有感觸。爸爸是個交警,他不但見證了道路的飛速發展,而且還感受到車輛的變化。記得以前,馬路上看得最多的是三輪車、自行車,而現在卻變成了小轎車,就連奔馳、寶馬這類名牌車一天也要看到很多輛。說著說著,他流露出了無比的自豪。

媽媽是個旅遊迷,提到無錫新建的金碧輝煌的靈山梵宮,提到風光旖旎的渤公島,提到最近建成開放的無錫長廣溪溼地公園,她可來勁了。講著講著,她又講起了這幾年去九寨溝、海南島、雲臺山、承德避暑山莊,乃至去臺灣旅遊的趣事,心裡很開心。其實,我們家的旅遊迷又何止媽媽一個?爺爺、姑姑、爸爸,還有我,哪一個人沒去過七八個地方呀?這63年啊,我們祖國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大家越講越興趣盎然。

轉眼之間,一瓶洋河"藍色經典"就喝掉了一大半。這時候,爺爺提議:"讓我們為偉大的祖國乾杯!"於是,大家紛紛站了起來,舉起了酒杯,歡聲笑語再一次在我們家盪漾開來……

這真是一次特別的家宴!

【解析】本文要求寫家庭生活的記敘文,"家事"可選材料很多,比如寫一次"家宴",通過在"家宴"中家庭成員的言行描寫來表現"家宴"熱烈歡快的氣氛,突出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為了使文章有好的立意,可以寫在特殊的日子即與國家與社會有關的節日裡的"家宴",如"國慶家宴",寫在"家宴"中大家暢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表現一家人的愛國情懷。

五 、課堂小結

1.充實、細緻的描寫可以使文章:

從枯燥走向生動;

從模糊走向真實;

從平淡走向深刻。

2.應該怎樣才能寫出自己真實而獨特的感受呢?

首先,寫作的作者要滿腔熱真情,只有以情馭文才會寫動人心魄的文章。

其次,善於抓住並刻畫生活細節,在此要注意交代清楚記敘的六要素,完整地寫好一件事。

最後要善於"揚長避短",所選的材料能為中心服務。

總之,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記錄,就一定會是一份閃爍著個性色彩的"精神產品"

六 、課後作業

基礎

1.仔細觀察體育老師在教你完成一項運動(如:跳山羊、引體向上等)時的動作,寫一個片斷。

【寫作思路】要注意選擇人物關鍵時刻的動作來描寫,這種動作最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質。 人物的動作,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動作構成的。因此要善於抓住人物最有特徵的動作,準確而恰當地運用動詞,使人物的動作描寫得形象鮮明,具有活力。人物動作的描寫要全面些,不僅要寫四肢的動作,還可以寫軀幹、頭、脖子的動作。人物的臉部變化,也可以放在動作描寫的範圍裡來描寫。

2.以"街頭一幕"或"校園一幕"為話題寫一個記敘性片段。

要求:中心明確,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班名、人名等信息,不少於300字。

【參考答案】參考例文

校園一幕

人的一生什麼是最珍貴的?是金錢,是利益。不,人生最珍貴的是純潔的友誼。可是正有人把這純潔的友誼一點點抹黑。那是一個晴朗的中午,陽光十分充足,我們盼了很久的微機課到了。大家都像被困了很久似的蜂擁而上,跑到微機室的門前站起了長龍。我們班有四十人,而微機只有三十臺,同學們都想自己擁有一臺電腦。就因為這,一場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看,老師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同學們的議論嘎然而止,目標都集中在了老師身上。老師剛把門開了一個縫,就已經打開了所有同學的熱情,同學們如潮水般一擁而上,不可阻擋。恰好,魏嬙拌在了石頭上,摔倒了。可悲的一幕也就發生了,同學們都從弱小而又無助的魏嬙身上踏了過去,她掙扎著,是那麼無助,可是卻沒有人把她扶起來……難道我們的友誼還不如一臺電腦重要嗎?陌生人我們都能去幫助了,為什麼不能為我們相處兩年的同學伸出友誼的手呢?看著魏嬙的淚水沾溼了她的胸襟,眼裡充滿了悲傷和痛苦,我們的心又做何感想呢?我們的人性道德又在哪呢?我多希望這不是真的呀!願我們的校園寧靜而富有真情!

【解析】寫作立意一定要求真,即作文的主題必須真實,必須是真情實感。另一方面立意一定要求深度,即作文的主題必須要能透視社會生活現象背後的本質意義,要能揭示事物的普遍規律,即弘揚一股正氣。這裡應是"以小見大"。

3.片斷作文

將下面一段文字擴展為一個內容具體的片段,150字左右。

"週一早晨,太陽昇起來了,同學們站在操場上準備升旗。聽著國歌,看著國旗升起,大家都很激動。"

【寫作思路】描寫太陽的狀態,突出早晨的氣息;描寫同學們的站姿和表情,表現其精神面貌;描寫國歌的聲響和國旗舞動的樣子,同學們激動的情狀:表情,烘托氣氛。注意句子的連貫。

拔高

4.伴隨著斗轉星移,聆聽著歲月風鈴,我們已經長大。成長像一首歌,有平靜舒緩也有慷慨激越;成長像一首詩,有婉約清麗也有雄渾豪放;成長路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楚……

請以"成長中的 "為題作文。

要求:(1)填恰當的詞,把題目補充完整。(2)書寫整潔、規範,不少於600字。

【參考答案】

成長中的誘惑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家門前美麗的荷塘中,一群魚兒在快樂地吐著氣泡,自由地嬉戲。

那片荷塘,一到夏天就開出美麗的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在那片片荷葉間,魚兒游來游去。傍晚,夕陽西下,蜻蜓在荷花上低徊,演繹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動人意境。

那麼美的荷塘,我卻被明令禁止接近。小時候,耳邊經常傳來這樣的嘮叨:"河邊很危險,不要靠近!"兒時的我認為那只是嚇唬嚇唬人,對荷塘充滿了持久的嚮往,渴盼能像只蜻蜓自由翱翔在荷塘四周。

一天,父母都不在家,趁這機會,我溜到了荷塘邊。花香撲鼻而來,蜻蜓在我頭頂上盤旋。河裡的魚兒,頭動尾巴搖,悠閒自得,我忍不住伸手去捉它:水好涼好涼,魚兒在我手碰到水的那一刻便很快地溜走了。我跑回家拿了點米來餵它們,魚兒一個個爭著搶著,水面上氣泡一串接著一串……那天玩得真開心。

有了第一次的經歷,荷塘的誘惑力越來越大,內心的慾望更加強烈。於是一個午後,趁家人不注意。我偷偷地溜了出去。花開得更豔了,更香了,魚兒遊得更歡了,比我上次來還吸引人。

"哇,那朵花好漂亮啊!"我的眼球被一朵開得嬌豔的荷花所吸引,很想摘下來,可是它離我很遠,很難夠到。但我絕對不是"知難而退"的人,我一定要摘到那朵荷花。

那朵美麗的荷花在水面上搖曳,好像對我說:"來摘我啊!看你怎麼夠得到?"岸旁有一棵大樹,於是我用一隻手抱著大樹,兩隻腳踩在岸上,身子不斷地向前傾,另一隻手向著荷花的方向伸去。

近了一點,又近了一點,可是腳下的土已經鬆動,漸漸向水邊滑去;抱著樹的那隻手也開始沒有力氣了,慢慢地放鬆了,但是另一隻手的指尖已經碰到那朵花了,我告訴自己再堅持一會兒。可事與願違,腳下猛地一滑,手從樹上脫落,只聽"撲通"一聲,整個人栽到了水裡。我很害怕,手不停地亂劃,腳四處亂揣,想撈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一張開嘴,未待喊出口,就喝了一大口水,想喊卻又喊不出來。這時爸爸從家裡跑了出來,也許是發現我不見了,也許是聽到了"撲通"的水聲。總之,我得救了!

爸爸跳下了河,把我抱了上來。總算上來了,又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全身毛孔像被熨斗熨過似的,不盡的輕鬆溢滿心頭。我低下頭,不經意瞥見了手裡的一片花瓣。恨意頓生,當即想把它撕碎,但爸爸阻止了我:"美麗的誘惑,它的外表讓人陶醉,吸引人的注意力,但獲取它的過程卻充滿著驚險。這花瓣留著吧,就當是一個紀念,讓它時刻提醒你!"

於是,我擦掉花瓣上的水珠,把它夾到了書裡;也將這一段記憶,鐫刻在心裡。

【解析】注意題目中"為題"兩字。注意這是半命題作文。"成長中的______",以填空形式出現,其實是提供選擇範圍,並不侷限於"成功的喜悅""成長的煩惱""失敗的教訓",還可以是成長中的趣事,成長中的尷尬,成長中浮躁,成長中的堅毅……這個半命題題作文選材其實很寬,以上關於選材,立意是隨選材而生,於此不再累贅言之。

如果寫記敘文,大家注意把握好記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來龍去脈應該交代清楚,切忌泛泛而談。"成長"無疑是關鍵,提醒同學們一般不要切換自己學生的身份,以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事這上策;如果寫小散文,要注意語言要流暢,有一定的深度,不要無病呻吟。以上是作文的審題問題。

七 、教學反思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一語文」第7講 怎樣寫好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