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全國通用版 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

語文 全國通用版 文言文翻譯


一、自我診斷 知己知彼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2017年新課標Ⅲ卷高考試題)

許將字衝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闢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 契丹以兵二十萬壓代州境,遣使請代地,歲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將。將入對曰:"臣備位侍從,朝廷大議不容不知。萬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則傷國體。"遂命將詣樞密院閱文書。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棟聚觀,曰:"看南朝狀元。"及肄射,將先破的。契丹使蕭禧館客,禧果以代州為問,將隨問隨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顧和好體重,吾且往大國分畫矣。 "將曰:"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歸報,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鄆州。上元張燈,吏籍為盜者繫獄,將曰:"是絕其自新之路也。"悉縱遣之,自是民無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嘆曰:"自王沂公後五十六年,始再見獄空耳。"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謗官政,將雖弗禁,其俗自息。召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雖不同,從而橫之,方而圓之,使萬眾猶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問兵馬之數,將立具上之;明日,訪樞臣,不能對也。紹聖初,入為吏部尚書,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司馬光墓。哲宗以問將,對曰:"發人之墓,非盛德事。"知潁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數告老,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文定。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闢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

B.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闢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

C.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闢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

D.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闢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

【答案】D

【解析】原句的大意"當初,選拔調動人才,先要經過南曹,接著是考功,綜合考察沒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動,選人不能向上級官吏訴說。許將上奏罷免南曹。設公堂接待前來上訴的人,士人沒有無禮阻止,故意刁難""初"表示時間,單獨斷開,"選者"作後句的主語,在前面斷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國傳統節日,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

C.近侍是指接近並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的影響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故辭職的一種藉口。

【答案】C

【解析】C項"他們不僅職位很高"錯誤,他們職位一般,故選C。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許將初至北境,盡滅契丹威風。他入仕不久,取代歲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讓代州,蓄意挑釁。他堅決予以反擊,使對方未佔得便宜而返回。

B.許將善於治理,境內牢獄皆空。他在鄆州任上,因治理得法,當地沒有犯法之人。當地士人愛好議論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寬鬆應對,此俗自然止息。

C.許將任職兵部,熟悉兵部事務。他擔任兵部侍郎時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於靈活用兵,才能做到萬眾猶如一人。神宗問及兵馬之數,他也能作出回答。

D.許將秉持公正,反對無德之舉。其時司馬光已去世,卻受到朝廷權臣的不公平對待,當皇上徵詢許將對此事的意見時,他回答說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答案】A

【解析】A項"是對方未佔得便宜而返回"錯誤,原文沒有這一信息。應該是"契丹想要宋朝割讓代州,蓄意挑釁,許將取代歲聘使前往代州"。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將曰:"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

(2)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司馬光墓。

【答案】

(1)許將說:"這件事情,命令守邊的大臣去做難道還不行嗎?為什麼還要出使呢?"蕭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做了宰相,與蔡卞一起大肆蒐羅編造罪名,來貶謫元祐諸臣,上奏皇帝要開掘了司馬光的墳墓。

【解析】注意重點詞語"申飭""豈""對""為""同肆""羅織""發"和句式"何以……為"的翻譯。

【參考譯文】

許將字衝元,是福州閩縣人。考中進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對,任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當初,選拔調動人才,先要經過南曹,接著是考功,綜合考查沒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動,選人不能向上級官吏訴說。許將上奏罷免南曹。設公堂接待前來上訴的人,士人沒有無理阻止,故意刁難。契丹以二十萬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許將去。許將入朝對答說:"我在侍從的職位,朝廷的重要決定不能不知道。萬一契丹談到代州的事情,不對他們駁斥,就會傷害國家大體。"於是命令許將到樞密院查閱文書。等到了契丹境內,當地住的人騎在房樑上聚眾觀看,說道:"看看南朝的狀元。"等到練習射箭,許將先射中。契丹派蕭禧作陪客,蕭禧果然拿代州來提問,許將隨問隨答。蕭禧又說:"界線沒有定下來,以和好為重,我將到貴國去進行劃分。"許將說:"這件事情,命令守邊的大臣去做還不行嗎?為何還要出使呢?"蕭禧羞愧不能回答。回來報告,神宗稱讚他,第二年,擔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鄆州知州。元宵節點燈,官吏登記那些偷盜的人把他們關入獄中,許將說:"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了。"都把他們釋放,從此百姓沒有一個人犯法,很多監獄都空了。父老感嘆道:"從王沂公之後五十六年,又看到監獄空了。"鄆州的俗人士子喜歡聚集誹謗官方,許將雖然沒有禁止,但他們的風俗自動改變。徵召擔任兵部侍郎。上疏說:"治理軍隊有規章,名稱雖然不同,或縱或橫,或方或圓,讓萬眾像一人一樣。"對夏用兵時,神宗派侍從向他詢問兵馬的數量,許將立即詳細奏報;第二天,詢問樞密大臣,卻回答不上來。紹聖初年,入朝任吏部尚書。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羅織罪名,貶謫元祐時的大臣,上奏挖司馬光的墓。哲宗拿這件事問許將,許將回答說:"挖別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擔任潁昌府知府,又調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還鄉,被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歲。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文定。

二、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1.熟悉高考,把握規律。

歷年高考文言文翻譯試題仍是複習的重點。做高考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熟悉遊戲規則",所謂"遊戲規則"就是命題規律和解題方法。通過對高考題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題)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瞭解高考常考文言文類型及選材範圍,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近幾年高考試題,可以發現一些文言文翻譯的考查熱點、考查頻率,在備考中有效提高複習效率。

2.積極應對,增強自信。

在高考文言文翻譯考查中,一些同學總是想到自己能不能讀懂文言文文本,能不能做對文言文翻譯試題。其實,這些擔心是根本不必要的,文言文的翻譯考查其實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3.取法於課內,積累於課外。

高考文言文命題以取材於課外的材料為主,很少直接取材於課內。但課本文言文的複習卻很重要,這不僅是因為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實詞、虛詞是課本中學過的,還會徵引課本中的文句,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語言的積累和文化的積累,是對文明的吸納。課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識的載體,課本的內容一定要認真複習,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於課內"才能"得益於課外"。高考命題取材於課外,其解題的依據、方法,乃至於技巧都存在於課內,我們必須夯實課本,注重積累。

4.掌握文言文語句翻譯技巧:

(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儘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2)翻譯"六字法":留、刪、換、調、補、變。

第一步,結合上下文語境,瞭解所譯文句大體意思,做到心中有數,並找出句中需要著重翻譯的重點詞,一則為理清句意,二則為後面給重點詞選擇恰當的意思做準備。

第二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

①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②"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主要有①句首:"夫"、"蓋"等發語詞。②句中:起結構作用的助詞,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頓作用的助詞,如"者""也"等,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中的"也"。表並列和順承關係的連詞,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中的"以"。③句末:補足音節的助詞,如"頃之,煙炎張天"中的"之"。以上的文言虛詞在實際的翻譯中,都無須譯出,若強譯,則屬錯誤。

③"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①把古代用現在已不用的詞用現代漢語進行替換,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②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古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所以在翻譯時,要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變為雙音詞。

第三步,意譯求文從字順――調、補、變

① "調"就是調整句式。需要調整的句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調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裝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翻譯時,要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古漢語中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無乃……乎""……孰與……"等,翻譯時,要把這些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②"補",就是增補。①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古漢語中的省略句要有所瞭解,並能判斷一個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補出;②補出省略了的語句,古人用筆簡約,往往前面說過的話,後面一般就不再重複,而在現代漢語,就要給出。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③"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譯為相關文字。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義及誇張的說法、委婉地說法、互文地說法等,直譯時會不明確。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直譯為"連秋天裡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顯得不合道理,而應意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佔有",才能明確。

三、典例剖析 思維拓展

考點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2017年新課標Ⅰ卷高考試題)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後,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千卷,遣財祿秩,一不關豫。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並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經紀生業,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使,不異平日,田疇墾闢,有加於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慼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餘所,奴僮猶有數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後,豈復見關。"十年,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5分)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5分)

【答案】(1)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事奉過繼家的親族,恭敬謹慎過於常禮。(2)而謝曜喜好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表議論,弘微常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

【解析】本題查文言文翻譯。畫先要找出關鍵或句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外,然後再整體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落實實詞與虛詞:(1)計分點:循,堅持;黨,親族;常,常禮。(2)計分點:臧否,褒貶;以,用:它語,其他的事;亂,岔開。

【易錯點】表達不夠通順,省略的內容不能補充完整。

【方法點撥】文言文翻譯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譯出來。

考點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2017年新課標Ⅱ卷高考試題)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客,後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憙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願得降之更始乃徵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憙被創,有戰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反於南陽,憙素與奉善,數遺書切責之,而讒者因言憙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憙書,乃驚曰:"趙憙真長者也。"後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琅邪相,豪猾併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願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其年,遷憙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憙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餘黨當坐者數千人。憙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帝從之,乃悉移置潁川、陳留。於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後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並來入朝,帝令憙典邊事,思為久長規。建初五年,憙疾病,帝親倖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諡曰正侯。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

(2)後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答案】

(1)皇上說:"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違犯的,再說說其他要求。"趙王沒有再說話。

(2)後來青州出現蝗災,蝗蟲進入平原地界就死去,連年豐收,百姓歌頌。

【解析】本題查文言翻譯能力,第(1)句中,奉,奉行;枉,違反;更,再;"道",說說:"它"其他,"欲"要求;復,再,第(2)句中,省主語,蝗蟲。"界"地域"輒",就;"歲屢"連年:"歌"歌頌。

【易錯點】翻譯過程中忽視了詞類活用的問題,省略的部分沒有補充完整。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之前,應先明確翻譯的要求,即信達雅。然後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無特殊句式,有無專有名詞(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沒有姓易被當做實詞翻譯),有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通假等現象,理解大意,最後逐字進行對譯。

考點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2017年江蘇卷高考試題)

汪容甫先生行狀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學。貧不能購書,助書賈鬻書於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年二十,應提學試,試《射雁賦》第一,補附學生,詩古文詞日益進。儀徵鹽船阨於火,焚死無算,先生為《哀鹽船文》,杭編修世駿序之,以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顯。當世通儒如朱學士筠,盧學士文弨,見先生所撰,鹹歎賞以為奇才。

年二十九,始顓治經術。謝侍郎墉提學江左,特取先生為拔貢生。每試,別為一榜,列名諸生前。侍郎嘗謂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於容甫當北面矣。" 其見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學浙江,先生往謁,答述揚州割據之跡、死節之人,作《廣陵對》三千言,博綜古今,天下奇文字也。畢尚書沅總督湖廣,招來文學之士。先生往就之,為撰《黃鶴樓銘》,歙程孝廉方正瑤田書石,嘉定錢通判坫篆額,時人以為"三絕"。

先生於六經、子、史以及詞章、金石之學,罔不綜覽。乃博考三代典禮,至於文字訓詁、名物象數,益以論撰之文,為《述學》內外篇。又深於《春秋》之學,著《春秋述義》,識議超卓,論者謂唐以下所未有。為文根柢經、史,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於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餘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詩之善,則稱之不置。事母以孝聞,貧無菽水,則賣文以養,左右服勞,不辭煩辱。其於知友故舊歿後衰落,相存問過於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年五十一,卒於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學其行,竊聞於趨庭之日久矣。而先生於予所說《尚書》訓詁,極獎勵,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雖不能文,尚欲揚榷而陳之,以告後之君子。

(選自《王文簡公文集》,有刪節)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於容甫當北面矣。

(2)其於知友故舊歿後衰落,相存問過於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

【答案】(1)我超過容甫,是憑藉官位;如果論學問,那麼我應以容甫為老師。(得分點:"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2)他對那些老友舊交去世後家道衰落的,關心慰問超過生前,因為他的本性就是這樣忠實厚道啊!(得分點:"歿""存""篤厚"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應當字字落實,直譯為王,意譯為輔,重點把握文言句子裡面的重點詞彙和特句式。(1)注意"先""以""北面"的意思。(2)注意"殆""存""篤厚"的意思。

【易錯點】對"北面"的理解不正確,積累的文化常識不夠。

【方法點撥】在把握全篇整體意思的基礎上,根據前後文理解確定句意,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握關鍵詞及特殊句式。可運用課文聯想法、成語聯想法、代入法等解讀重要實詞,注意"換""調""留""增""補""刪"。

四、舉一反三 成果鞏固

考點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題題目。(2016年江蘇卷高考試題)

祖諱汝霖,號雨若。幼好古學,博覽群書。少不肯臨池學書,字醜拙,試有司,輒不利。遂輸粟入太學,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館,家難漸至。大父讀書龍光樓,輟其梯,軸轤傳食,不下樓者三年。江西鄧文潔公至越,弔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郵亭,文潔對大父邑邑不樂,蓋文潔中忌者言,言大父近開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見大父輒欷歔。是日將別,顧大父曰:"汝則已矣,還教子讀書,以期不墜先業。"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獲耳,藨蔉尚不敢不勤。"文潔曰:"有是乎?吾且面試子。"乃拈"六十而耳順"題,大父走筆成,文不加點。文潔驚喜,擊節曰:"子文當名世,何止科名?陽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讀書鶴鳴山,晝夜不輟,病目眚,下幃靜坐者三月。友人以經書題相商,入耳文立就,後有言及者,輒塞耳不敢聽。入闈,日未午,即完牘,牘落一老教諭房。其所取牘,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牘且盡矣。教諭忿恚而泣,公簡其牘少七卷,問教諭,教諭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資耳。"公曰:"亟取若笑資來!"公一見,撫掌稱大妙,洗卷更置丹鉛。《易經》以大父擬元,龔三益次之,其餘悉置高等。

乙未,成進士,授清江令,調廣昌,僚寀多名下士。貞父黃先生善謔弄,易大父為紈袴子。巡方下疑獄,令五縣會鞫之。貞父語同寅曰:"爰書例應屬我,我勿受,諸君亦勿受,吾將以困張廣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辭,走筆數千言,皆引經據典,斷案如老吏。貞父歙然張口,稱:"奇才!奇才!"遂與大父定交,稱莫逆。滿六載,考卓異第一。

【注】①文恭:張元汴,號陽和,諡文恭,張汝霖的父親,張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耕耘。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汝則已矣,還教子讀書,以期不墜先業。

(2)友人以經書題相商,入耳文立就,後有言及者,轍塞耳不敢聽。

【答案】(1)你就算了,回去後教育兒子讀書,希望能保住先人的事業。(2)朋友用經書中的考題彼此商量,(考題)一傳入他耳中文章馬上就形成了,後來再有談到(考題)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聽了。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根據文本中該句子的上下文認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後找準句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翻譯。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文從字順。題中第(1)句中的"已"是"結束、完結"之意,這裡可譯為"完了、算了";"還"是回家之意;"以"作連詞,表目的;"期"是希望之意;"墜"是"損害、毀掉、墮落"之意;"先業"即先輩的事業。第(2)句中的"經書題"即"以經書中的考題";"相商"即商量;"文立就"即文章立馬就寫好了;"言及者"指談到此(指考題)的人。

考點2.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題。(2017年浙江卷高考試題)

上池州李使君①書

杜牧

僕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故處世顯明無罪悔。(僕)在京城間,家事人事,終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懷以自曉,自然不敢以輩流間期足下也。

去歲乞假,自江、漢間歸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於為義,曏者僕之期足下之心,果為不繆②,私自喜賀,足下果不負天所付與、僕所期向,二者所以為喜且自賀也,幸甚,幸甚。僕不足道,雖能為學,亦無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時,真可惜也。曏者所謂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無為吏之苦,此時之可惜也。僕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於前後,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僕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以其書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聖人微旨不傳,乃鄭玄③輩為註解之罪。"僕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聖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於遊、夏之位。若使玄輩解釋不足為師,要得聖人復生,如周公、夫子親授微旨,然後為學。是則聖人不生,終不為學;假使聖人復生,即亦隨而猾之矣。此則不學之徒,好出大言,欺亂常人耳。自漢已降,其有國者成敗廢興,事業蹤跡,一二億萬,青黃白黑,據實控有,皆可圖畫,考其來由,裁其短長,十得四五,足以應當時之務矣。不似古人窮天鑿玄,躡於無蹤,算於忽微,然後能為學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乃隨所見聞,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問萍實④,對曰:"吾往年聞童謠而知之。"此乃以童子為師耳。參之於上古,復酌於見聞,乃能為聖人也。諸葛孔明曰:"諸公讀書,乃欲為博士耳。"此乃蓋滯於所見,不知適變,名為腐儒,亦學者之一病。

僕自元和已來,以至今日,其所見聞名公才人之所論討,典刑制度,征伐叛亂,考其當時,參於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矣。但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目重耳之過,此亦學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與之性,萬萬與僕相遠。僕自知頑滯不能苦心為學假使能學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懇懇欲成足下之美異日既受足下之教於一官一局而無過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學而能垂名於後代者,足下勉之。

(選自《樊川文集》,有刪節)

【注】①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時任池州刺史。②繆:通"謬"。③鄭玄:字康成,東漢人,師從馬融,遍注五經,為古文經學大家。④萍實:南方池澤中常生蓬草的果實。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僕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於前後,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分)

(2)僕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聖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於遊、夏之位。(4分)

【答案】(1)我認為上天給予您有將來的名譽聲望,業績光耀於身前身後,(時機)恰好在現在,豈可不努力啊!(2)我看鄭玄等人的分析說明,清楚完備,即使聖人復活,也定會提攜他們,讓他們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根據文本中該句子的上下文認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後找準句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翻譯。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文從字順。那麼在這兩個句子中我們一定要關注句子中虛詞的用法,例如:"以為""於""之""其""所"等虛詞。

考點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2016年新課標Ⅱ卷高考試題)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進士,出鄢陵知縣,徵授御史,出接遼東,疏陳安攘十冊,又請速首功之賞,改巡山西。還朝,會廷臣方爭建儲。登雲謂議不早決,由貴妃家陰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災異抗疏,劾妃父鄭承憲,言:"承憲懷禍藏奸,窺覬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用以恐嚇勳貴簧鼓朝紳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宮與太后家亦謹避其鋒矣,陛下享國久長,自由敬德所致,而承憲每對人言,以為不立東宮之效。干擾盛典,蓄隱邪謀,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貴妃、承憲皆怒,同列亦為登雲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論吏部尚書陸光祖,又論貶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論罷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又論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右皆憚之。時方考選科道,登雲因疏言:"近歲言官,壬午以前怵於威,則摧剛為柔;壬午以後暱於情,則化直為佞。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來,以剛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黨,遂嗜乞憐,如所謂'七豺''八狗'者,言路顧居其半。夫臺諫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賤辱至此,安望其抗顏直繩,為國家除大奸、殲巨蠹哉!與其誤用而斥之,不若慎於始進。"因條數事以獻,出按河南。歲大飢,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雲,登雲即進之於朝。帝立遣肆丞鍾化民齎帑幣振之。登雲巡方者三,風裁峻厲。以久之當擢京卿,累寢不下,遂移疾歸。尋卒。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雲,登雲即進之於朝。

【答案】(1)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單禁不住牴觸排擠,大多無法安身。(2)副使崔應麟見到百姓吃湖澤中的雁糞,便裝入袋中給陳登雲看,登雲隨即送至朝廷。

【解析】 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勝",禁受得住;"齟齬",牴觸排擠,"安",使動用法,使身安。第二句中,"啖"吃;"囊",動詞,裝進去;"示", 給……看。同時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職名,比如"剛直之人""副使崔應麟""澤中""登雲"。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比如"剛直之人""副使崔應麟""澤中"" 登雲"。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五、分層訓練 能力進階

【基礎達標】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2013年新課標I高考試題)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徐、和飢,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曰:"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餘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於屯田、馬政、邊備、守禦,數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滽罷,倪嶽代滽,嶽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遊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於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於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厲廉隅,直道而行。卒後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

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 錄:記載。

C.振鞏昌、臨洮饑民 振:救濟。

D.勒石紀之而還 勒:銘刻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登:考中。用代入法即可得以檢驗。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是(3分)

①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 ②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

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 ④文升請命所司振恤

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 ⑥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②是馬文升的做法,④是馬文升請求皇上讓自己所屬部門去做的事情。解答此題,可用排除法。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後,歷任多項職務。功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處理受災民眾的善後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

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於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採納;又能夠嚴格考察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餘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汙衊。

C.馬文升盡心軍事,關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於進言。在代吏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地百姓。

D.馬文升文武全才,名聲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為人重氣節,品行端正,以至於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以至於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與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說"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大盜因聽說馬文升在那裡居住,就離開了,說明他的威望很高。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5分)

譯文:

②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5分)

譯文:

【答案】(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誠相待十分信任他。("耆碩""推心""莫"各1分,文意2分。)(2)馬文升在家居住時,無事不去州府。外人談及時事,他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非事""輒""顰蹙"各1分,省略句式1分,文意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高考文言語句的翻譯要建立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應以直譯為主,特別注意重點詞語、重點句式等得分關鍵點。(1)中"耆碩""推心""莫"等。(2)中"非事""輒""顰蹙",注意省略句。

【參考譯文】馬文升,字負圖,鈞州人。相貌奇異很有氣力。景泰二年,考中進士,被授予御史之職。歷任山西、湖廣巡按。剛正不阿,非常有名。成化初年,被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滿四,蒙古人,援兵數萬在陝西固原反叛),記功晉升為左副都御史。救濟鞏昌、臨洮饑民,安撫流民,業績突出。當時,在黑水口打敗入侵的敵寇,又在湯羊嶺打敗他們,刻石記功而還。(後又)晉職為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安、徐州、和州發生饑荒,文升從江南調去十萬石糧食、鹽價銀五萬兩救濟。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為左都御史職。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經過討論後全都付諸實行。孝宗仿古天子親耕籍田(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諸侯躬耕藉田,以示對農業的重視),教坊進獻雜戲。文升嚴肅地說:"新任天子應當知道農事的艱難,這些雜戲是什麼意思?"就斥退了他們。第二年,擔任兵部尚書,仍像以前那樣督率團營(明自土木之役後,京軍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損失殆盡。景泰中,于謙從三營中選精兵十萬,分十營集中操練,稱為團營。嘉靖時罷團營,恢復舊制)。當時天下持久太平、兵備荒廢鬆弛、西北部落少數民族時時伺機入侵。文升嚴格考查將校,貶退三十餘個貪婪懦弱的軍官,奸人對他十分怨恨,夜間持弓等在他門旁,有的寫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馬文升在兵部任職十三年,盡心軍務,對於屯田、馬政、邊備、守禦等事務,他多次上書分條陳奏。只要是應當說明的國家大事,即使並非他的本職,也言無不盡,曾經因為太子年已四歲,應該及早進行教育。文升請求挑選淳樸嚴謹、老成又熟悉歷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對太子言語舉止都要正確引導。山東久旱無雨,浙江以及南畿發生水災,馬文升奏請命有關部門救濟撫卹,操練士卒以備不測。皇帝都完全接納。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誠相待十分信任他。諸大臣沒人敢有怨言。吏部尚書屠滽被罷免,倪嶽取代了屠滽,倪嶽去世,由馬文升代替倪嶽任吏部尚書。南京、鳳陽發生大風雨,房屋被毀壞,樹木被拔起,馬文升請求皇帝減少飲食撤去歌舞音樂,修養德行反省過失,開御前講席,斷絕遊玩和宴飲,停辦並不緊急的事務,停止額外織造,賑濟災民,捕捉盜賊。事後,文升又奏陳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表示讚賞並接納之。正德年間,朝政已轉移到宦官手裡,文升年老,接連上疏要求離開,皇帝答應了。文升在家居住時,無事不去州府。外人談及時事,他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五年去世,終年八十五歲。文升有文武兩方面的才能,擅長應變,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來做決定。他在邊疆建立功勳,外國都知道他的名聲。尤其看重氣節,砥礪操守(厲,同"礪"廉隅,稜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行事堅守正道。他去世一年後,大盜到了鈞州,因為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棄了那裡離開了。

【能力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2015年天津卷高考試題)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同"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於郢。見楚王,曰:"臣聞大王舉兵將攻宋,計必得宋而後攻之乎?亡其苦眾勞民,頓兵挫銳,負天下以不義之名,而不得咫尺這地,猶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墨子曰:"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王曰:"公輸,天下之巧士,作雲梯之械,設以攻宋,曷為弗取?"墨子曰:"令公輸設攻,臣請守之。"於是公輸般設攻宋之械,墨子設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於是乃偃兵,輟不攻宋。

《淮南子·修務訓》

儒書稱:"魯般、墨子之巧,刻木為鳶 ,飛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為 鳶 飛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為鳶,以象鳶形,安能飛而不集乎?既能飛翔,安能至於三日?如審有機關,一飛遂翔,不可復下,則當言遂飛,不當言三日,猶世傳言曰:"魯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為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備具,載母其上,一驅不還,遂失其母。如木 鳶 機關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機關為須臾間,不能遠過三日,則木車等亦宜三日止於道路,無為徑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實者矣!

《論衡·儒增》

魯般者,肅州敦煌人,莫詳年代,巧侔造化。於涼州造浮圖,作木鳶 ,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父後伺得鳶,擊楔十餘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屍。怨吳人殺其父,於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為也。"齎物具千數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

註釋:魯般,姓公輸,名般,又作"班",今常稱其魯班。

1.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墨子聞而悼之 悼,哀悼

B.於是乃偃兵 偃,停止

C.如審有機關 審,確實

D.齎物具千數謝之 齎,贈送

【答案】A

【解析】悼:哀傷。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如本題A項中,"墨子聞而悼之"這個句子,結合語境來看,上文說的是楚國要攻打宋國,而墨子知道了這件事,下文則是說墨子勸諫的情況,由此可以判斷"悼"解釋為"哀悼"是不正確的。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飛之三日而不集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C.言巧工為母作木車馬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於涼州造浮圖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答案】B

【解析】B前一個"而"錶轉折,後一個"而"表修飾。A兩個"之"都是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兩個"為"都是介詞,"為、替、給"的意思。D兩個"於"都是介詞,"在"的意思。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是高考的一個高頻考點,平時複習中要注意瞭解文言虛詞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題型種類。積累常考文言虛詞的意義和基本用法。另外虛詞大多是多義的,具體解答時要根據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

3.下無句子分編四組,全都能夠體現魯般技藝高超的一組是( )(3分)

①公輸,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設以攻宋,曷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

③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為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備具

⑤機關為須臾間,不能遠過三日

⑥作木鳶曷,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②是說魯般進攻被墨子打敗,不能表現其技藝高超;⑤是對魯般技藝的質疑,包含這兩個句子的選項都不正確,所以答案應選B。①句借楚王之口稱讚魯般,側面寫出魯般技藝高超;③句寫魯般製作木鳶,飛三日不落,正面表現魯般技藝高超;④句寫魯般為母親製作木車,機關完備,正面表現魯般技藝高超;⑥句寫魯般製作木鳶機關巧妙,使用方便,正面表現魯般技藝高超,這些句子都符合題幹要求。

4.對上面三段文言文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淮南子·修務訓》一段中,魯班雖然製造出攻城利器雲梯,但在與墨子的攻守模擬中完敗,說明人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B.《論衡·儒增》一段,運用"以子之矛攻子這盾"的方法,指出儒書中對魯班的記浮誇不實之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論衡》作者的務實精神。

C.《酉陽雜俎·貶誤》一段,對魯班的記敘頗有神異色彩,雖然篇幅不長,但情節曲折,結構完整,語言生動。

D.三段文字雖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魯班,但體裁有別,敘議各有側重,文字風格不同,表達主旨各異。

【答案】A

【解析】A項,"人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無中生有。綜合近些年來的高考設題情況來看,此類題目選擇肢中設錯類型可分為信息錯位、錯解詞語、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將文中未然的信息說成必然等。解題時考生應審準題幹,依文索義,正確分析。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3分)

(2)如木鳶機關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3分)

(3)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2分)

【答案】(1)果真(如果確實)得不到宋國,而且做不道義的事情,為什麼還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鸞機件、樞紐完全具備,和木車馬相同,就一直飛翔不會落下來。

(3)魯般為他們砍斷(木人)一隻手,那天吳中就下了大雨。

【解析】從歷年高考出題規律來看,這類題目通常會涉及對重點實詞、虛詞的理解,對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把握,對句意的整體理解和通順表達的能力。本題需要注意的重點字詞、句式有(1)"必",果真(如果確實);"且",而且;"為",做;"曷為",賓語前置,為什麼。(2)"機關",機件、樞紐;"與……等",和……相同;"集",落。(3)"般為斷一手"省略句,魯般為(吳地人)砍斷(木人)一隻手;"雨",動詞,下雨。

語文 全國通用版 文言文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