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回家,首先是想看到家長熱情的臉,也不是要看到冰冷的鍋

我家孩子上初中以後,很長一段時內都特別難管,但是我還是不太相信孩子會有叛逆期這回事,而且孩子的老師也說我家的孩子不是在叛逆,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長年累月養成的習慣,也就是小孩在小的時候,還有幼兒園路小學階段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沒有管孩子,所以很多好習慣都沒有養成。

為什麼會沒有養成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影響是最大:

第一,孩子每次放學回家,都沒有看到家長熱情迎接的笑臉。

我記得小孩子每次放學回來,敲門以後,我打開門,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連和小孩子講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然後小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問我,我也沒有時間去幫他,孩子媽媽又不在家。後來我說放到輔導班去吧,孩子又堅決不去。

第二,孩子每次回來,家裡都冷鍋冷灶,沒吃的,只有餓肚子。

那時候,我們全家都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只有孩子一個人不賺錢,按理講蠻好的一件事情啊,可是孩子的內心是孤獨的,曾經有一次過節,孩子拿兩百元去學校買零食請全班人吃,被老師發現,孩子吃零食成為習慣是因為每次回家都沒有飯吃,然後沒有辦法就買點吃的,然後在等飯的時候就不能安心寫作業,就玩手機,後來手機成癮了。

雖然現在孩子的很多習慣比起以前要好相當多,但是我卻相當後悔當初的所作所為,不只是害了孩子,也給我們造成很多損失,因為我為了管孩子,停下了工作陪孩子了。

孩子放學回家,首先是想看到家長熱情的臉,也不是要看到冰冷的鍋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