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藥材社區人氣旺,跑旱船舞獅扭秧歌等曲藝齊綻放!

(速新聞記者 張立婷)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九月九,又是一年重陽節。這一天,宿城區河濱街道藥材社區廣場上,鑼鼓喧天,格外熱鬧……

宿城药材社区人气旺,跑旱船舞狮扭秧歌等曲艺齐绽放!

今天下午,一支老年民俗藝術團在藥材社區正式成立。廣場上,老人載歌載舞,共同慶祝重陽節。

首場演出中,老人們盡展才藝,有跑旱船、舞獅、大秧歌、獨唱、樂器、漢服秀……不一而足。

藝術團不僅成為社區文化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成為不少退休老人的精神支柱。

這個團的成員都是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來自隆城頤和小區。該小區為安置小區,居住了大量老人,因為進城後生活空虛而聚在一起。

宿城药材社区人气旺,跑旱船舞狮扭秧歌等曲艺齐绽放!

“高興!比廣場舞有意思!”成員李成菊今年47歲,經營一家小店,閒暇時喜歡跳廣場舞,時間一久,也覺得廣場舞藝術形式略顯單一。為了藝術團首秀,她排練了將近一個月。正說著,在舞臺後方,李成菊練起了即將登臺的《南泥灣》舞步。

宿城药材社区人气旺,跑旱船舞狮扭秧歌等曲艺齐绽放!

“俺說,跑旱船都過時了,團長非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舞臺邊候場的成員袁興蘭笑言,她老家是雙莊的,當年還是“小大姐”的時候,就會跑旱船,二三十年過去,她又重操舊業,心情很興奮。“生活倒是沒壓力,就是在家待著無聊。”加入藝術團後,袁興蘭勁頭十足。

在河濱街道黨工委書記何方看來,頤和藝術團是該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他們用藝術傳遞著歡樂,也傳遞著正能量,不僅唱出了和諧,也唱出了夕陽無限好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