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月明珠

朱爱华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我的家乡——珠湖乡,位于鄱阳中西部。珠湖乡三面环水,一面临山,自韩山西部脚下公路至白沙洲,沿途的村村落落像一个个乖巧的孩子,依偎在鄱阳湖的臂弯里。乌龟山、蛇山和瓢里山在南湖的碧波中与韩山深情相望。

珠湖是鄱阳湖水系的一支,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鄱阳湖属季节性湖泊,夏秋季节丰水期,湖水滔滔,烟波浩渺,渔舟唱晚。冬春季节湖泊瘦成一片草原,一条条沟壑像白玉带间在其中,温润柔和。成群的候鸟,栖息在湖面,觅食、寻伴、引颈高歌。“珠湖四十八大汊,八十四小汊,汊汊有人家”。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我村子的西南端有一条湖,在李山圩坝没有围起来之前,通向北湖。

小时候年幼无知,最喜欢涨水的夏季,洪水冲过田野,漫到门口墩,柳树只露出半截身子。我不懂得惋惜抽穗的稻子就此夭折,不理解爷爷奶奶为何唉声叹气。站在家门口,满心欢喜地看柳树边鸬鹚捕鱼,看江豚逐船迎风顶浪的得意。

或许是因为懂事后对于劳而无获的乡亲们的同情,门口墩涨洪水的故事逐渐转变成为了对家乡的依恋。

扯大网是打鱼的主要方式,我能痴痴地看一个上午。记得皇封塘村的扯大网队,十几二十条黝黑的汉子,打着赤膊,腰系绳索,分成两边围网捕鱼。他们把腰间的绳扣与网上的绳结系好,一字排开,身子往后倒,吼着嘿呵嘿呵的渔船号子,一步一步后退,退到不能立足的地方,解下绳扣,走到最前面,重新系扣,重复刚才的动作。当水面可以看到渔网浮子的时候,两边的渔民便慢慢靠拢,网越拉越拢,看得到好大的鱼儿在网里蹦出水面,队长站在中央指挥:这边注意节奏,那边有大鱼,大家打起精神……在童年的世界里,那种默契合作的场面算得上是盛大壮观。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扯大网,十分好奇,也格外亲切。现在的人扯大网或许是对过去生活的感慨或怀念,不像以前那样是为了求生。那若隐若现的浮子、那颤颤悠悠的结绳和富有节奏感的渔船号子,细述着渔民曾经的艰苦岁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珠湖有大水面的自然环境,故珠湖乡大力发展水产业。有相当一部分人以打鱼为主,农耕为辅。另一部分就以农耕生活。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珠湖的鱼类有90多种。珠湖银鱼唐宋时名扬海内外。珠湖银鱼体小,柔嫩,体长6.1——7.2厘米,全身晶莹透明,无鳞,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为珠湖特色水产品。鄱阳湖的银鱼较多,但珠湖口的银鱼品质最佳,其数量也非常有限。正宗的珠湖银鱼是渔民一次一两、二两积攒起来的。其价格也不菲,银鱼干一般会卖到800元一斤。庐山会议时的菜谱里,朱德总司令曾点名要珠湖银鱼。

鄱阳湖不仅奉献鱼资源供给她的子民。枯水期,水退洲露,洲上水草肥美。在还没有机械化耕作之前,都靠水牛耕种。草洲就是牛的天堂。不仅如此,那时没有化肥,老百姓都到草洲去打草,运到田间地头做肥料。不属珠湖乡的其他生产队的人都去打草,珠湖人也不阻拦,大度地让他们分享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湖边人生来就要与风浪抗衡,与洪水抗衡,自古就练就一身不怕苦,不怕难的坚强与忍耐力,也因抢占渔资源而表现出应有的粗犷和彪悍,同时由于经常在风浪里漂,故也敢于出外闯荡。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印象最深的湖边人的彪悍是路口人跟南树人争湖面,抢鱼资源杀仗的事。双方为争鱼资源,打起仗来,真刀真棒地拼,甚至有人员伤亡。他们敢于以命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珠湖人的彪悍,最淋漓尽致的表现是在爱国上。珠湖乡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李新汉、李烈组织农民群众进攻反动势力,最终取得了成功。使珠湖乡成为唯一拥有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乡镇。(云雷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云雷山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龙华起义、珠湖暴动在反抗压迫的过程中,引领着鄱阳人民的土地革命运动。

珠湖人敢闯、敢拼。在改革开放之前,集体公有制时,穷习文。当年的珠湖中学,全上饶地区农村中学高中高考第一名。那些莘莘学子学成回到家乡,致力于鄱阳建设,成为建设鄱阳的中坚力量。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其实湖边人生活特别艰难。赶上雨水广的年份,渔业收入相对较多,打鱼辛苦的话暂且不说,但洪水就会把庄稼淹了。若是赶上雨水稀少的年份,干旱又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仅靠一点渔业生存,食物根本不够。“世上什么苦,打鱼人最苦,蓑衣当棉袄,船破无力补…… ” 民间有句形容皇封塘村贫穷的顺口溜:

姆妈娘,姆妈娘,

有女莫嫁皇封塘。

泥墩尼屋,篾耙滴墙,

半夜里起来挂灯笼。

穷则思变,变则通。湖边人家迫于生计,外出谋活。因为穷,少读书,他们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拼劲、渔民与生俱来的闯劲、加上一股机灵劲,硬是在以景德镇为主的地方,在建筑行业闯出一片天来。上世纪八十年代,皇封塘村就有了万元户,甚至盖起了洋楼房。

跟着时代的步伐,珠湖人与时俱进,下海从商。湖边人最有闯劲的当属渔家出生的李植华先生。李植华、郭永存夫妇引领的人造金刚石制品行业带动了珠湖人走向富裕的道路。特别是路口村委会羊元村成为中国金刚石第一村。通过亲带亲,邻帮邻,珠湖生产的刀头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大小刀头厂100余家,分布全国各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巴西、印度等地。众利、新新、新光等一批刀头行业知名企业拥有优良技术和雄厚资金,为全国刀头产业的龙头企业。另外李夫妇还培养了不少砂轮、精磨片等技术精英人才,在广东、福建等省创办砂轮、精磨片等人造金刚石加工厂。经济上富裕了,人的素质提高了,据说连路口村的小伙子找对象都很红火。

老话说:吃鱼的人聪明。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也许珠湖人读书成才、外出创业成功,除了闯劲和拼劲还有那股聪明劲。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鄱阳湖的水养育了珠湖三万多子民休养生息,但也让家乡的人们饱受水患之苦。1967年,政府发动十万大军无酬劳,起早贪黑,靠肩挑,手推车垒起了一条9公里长的大坝——“珠湖联圩”,把鄱阳湖切断,从此有了内珠湖和外珠湖。内珠湖58.6平方公里的水面,水质清纯,可以直接饮用,湖中有近200多野生种鱼,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逐渐修建了“四坝”,从此,家乡人不再遭受水患,人们的生活指数明显提高。

前些年渔村的路边堆满了渔网和三两只翻修的渔船,晒满了各种鱼干,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看到嗡嗡乱飞的苍蝇,我用手扇来扇去,打鱼的大叔得意地说:“我们这些鱼都是纯天然的,加工了的鱼连苍蝇都不待见”。渔村仍保持渔业养殖的特色。

前几天,带侄子去内湖玩。 湖边村子别墅林立,临湖而建,崭新的柏油马路两旁各种花卉招摇。跟印象中二十多年前的湖边人家有着天壤之别。可以通车的环湖路平整,干净,紫薇花正妍,橘子和柚子正在长个,米枣树上的枣子不招摇显摆,羞红了脸,娇滴滴地挂在枝头,等候过路人的青睐。一位大嫂正在摘枣,她热情地招呼我们摘枣吃。她说花果花果,今年吃了明年还有。她一边摘,一边往嘴里送,吃了几颗就走了。湖风悠悠,这种简单、自然的感觉真好!也难怪住在城里的人,周末都喜欢自驾车来湖边度假。这样的环境也很适合养老。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周家村世代以打鱼为生,形成了悠久而独特的渔俗文化。虽然现在村民都洗脚上了岸,但特色渔俗文化依然传承至今。村子里的休闲区,一些老人聚在一起,有的咿咿呀呀唱赣剧,有的唱鱼鼓、有的跳渔俗文化舞蹈……

绕过村后面净化植物池塘,来到了公园。公园里大多粗大的樟木,一百多岁的樟树有十几棵,还有几颗高大的枓树,郁郁葱葱,阴翳蔽日。小侄子开心地在健身器材上摇来晃去,每一个都想去尝试一下。我在石径上度步,听鸟叫,觅喜鹊巢,享一份静幽。没有什么声响打搅我们,甚至连枝头的鸟儿也懒得瞥我们一眼,自顾自的嬉乐。我们似乎是不速之客,又似乎是VIP贵宾。

村前就是湖。微风漾起粼粼波光,浪花轻拍着岸堤上柳梢,柳枝趁机捉住浪花的脚丫,荡开去,激起另一层浪花。小侄子禁不住诱惑,踢掉鞋子去逐浪花。浅水处,一些人在游泳、追逐、欢笑。湖心的波光一层叠上一层,沿岸的风景望不到尽头。 想起小时候跟放牛的堂哥去草洲上玩,小伙伴们一起玩水仗,一层一层的浪波就像那春风中一波一波的草浪一样,扬起了我们的快乐。

记得爷爷曾说过,他年轻时候都要向国家上购一定数目的鱼和鸟肉。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迫于生活的无奈和政策的压迫,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珠湖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政府毅然做出决定,要重点保护好生态资源。珠湖人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血吸虫区禁止养牛,养猪的文件,来配合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更加加强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对面碧波中横卧着一只竹木葱茏、禽鸟飞鸣、风景优美的倒扣大瓢——瓢里山。青山与绿水完美结合,山水的灵动自然吸引人心来应和。 宋代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曾游此岛,他立于岛山之巅,面对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美景,欣然挥毫题下“小南海”三个字,并吟咏一副颇具禅意的对联:“福地飞来小南海,禅心静到大西天”。范仲淹的题咏给珠湖人文景观书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是珠湖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岛的一端因白鹭群集成白色,一端因灰鹭群聚成灰色,灰白两重天的世界奇观,这也算是瓢里山的一大特色吧。 因没有准备,我们没能乘坐游艇近距离看清如此惬意的鸟儿的眼神,只好站在岸边面对孤岛行注目礼。这就是我们信奉的守护一湖清水、人鸟共家园的理念的最通俗的注释吧。

鄱阳湖边的珠湖因唐时产明月珠得名:时光潺潺,明珠熠熠

站在曾经的水陆驿道上,感慨连连。横溪渡是饶池驿道和徽饶驿道的必经之地。世事变迁,风云变幻,驿道的繁盛早已成为过去,那些当差的官员,可有在这如画的风景中流连忘返?千百年来,瓢里山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前边三两个戴着手套,拿着收纳袋的红马甲正在忙碌。我迎上去和她们打招呼,聊天中得知,她们是附近的村民,自发地组织成了一个群体,大家都很自觉,得空就过来清理一下垃圾,跟酬劳无关。湖水倒映着他们美丽的身姿,微波荡漾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时光不老,湖边人纯朴依然。 这颗古老的明珠镶嵌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名片上,熠熠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