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爲什麼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喪”這個字,似乎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專屬的詞彙。它指的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喪”越來越頻繁地被年輕人提及,各種喪語錄,到喪茶的走紅,“喪”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常態。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了呢?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你全力做到的最好,

可能還不如別人的隨便搞搞

這些年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無外乎就是房價。

房價剛開始上漲的時候,觀望的人心裡總想著:房價已經這麼高了,肯定會降的,再等等吧。而等到房價漲幅已經收不住的時候,觀望的人坐不住了,馬上入手,立刻背上大量債務。而那些原本就買不起房的人,對著高額的房價,更是望洋興嘆。

房奴們日日省吃儉用還著房貸,無房者蜷縮在又漲價了的出租屋裡算著今年能攢下多少錢。

與高房價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成不變的工資。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你剛進社會時躊躇滿志,努力上進,認為努力就有收穫。但當看到那些投機者通過炒房就能輕輕鬆鬆賺到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你不禁問自己:努力有用嗎?

這個社會從來笑貧不笑娼。

當你看著你的同學從小受著精英教育,靠著父母做了你想也不敢想的好工作,你終於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些人就生在羅馬。

當你用盡了全力往上爬,以為爬上了這座山就會站在高處。殊不知,在真正的高山面前,你只是一個比周圍高一點的小土坡。有些階級,是難以跨越的。

所有命運中饋贈的禮物,其實早就在暗地裡標好了價格。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手機這麼好玩,幹嘛要找女朋友?

“開黑嗎?”“來來來,打排位了。”這是宅男小郭下班後的日常,他熱衷於打遊戲,不打到凌晨不盡興。

“抖音裡的小姐姐可真好看。”小郭的室友小白下了班則忙著刷抖音,沉迷於看抖音裡的小姐姐。

而在同一個小區的小夏,則追著最近的熱劇,對著電視裡的男主演舔屏:“哥哥真是太帥了,今生非哥哥不嫁!”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網絡,而且宅。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宅的人往往有個特點,就是社交圈子很小。一旦覺得網絡世界不好玩了,就會發現在現實中找不到一個人可以聊天。那時候孤單席捲而來,心態也會越來越消極。

宅的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懶得出門,懶得向前,懶得努力,自己的境況得不到改善,有時候反而越來越糟,所以就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今天不開心也沒關係

反正明天也不好過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記得這隻喪喪的青蛙嗎,這隻青蛙叫做悲傷蛙,因為其悲傷的樣子在表情包界走紅。

不只是悲傷蛙,各種喪萌的漫畫、表情包受到大家的追捧,

喪作為一種文化正在感染著許多人。有一些原本不怎麼喪的人被這些喪喪的情緒感染,導致大家都很喪。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一場電影,被劇透了太多,就會索然無味。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彷彿一眼就能望得到頭,結局是什麼樣都非常清楚,無非是結婚生子、工作賺錢,還是無法跳脫自己的階層。

父母那輩成長過程中多是兄弟姐妹,沒有太多物質條件,於是往往會知足常樂。與父母不同的是,這代年輕人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更有

自我意識,認為應該為自己而活,而父母的寵愛讓他們不願意去承擔更多的責任(養家)等。這代年輕人,隨著互聯網的成長而成長,通過互聯網瞭解了太多東西,知道原來天很大,地很廣,但自己實在太渺小。自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會讓他們更沮喪。

沒有過程的新鮮感,沒有結局的期待感,他們對生活早早失去了興趣。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但無論如何地“喪”,都必須勇敢前行不是麼?你還沒有體會到人生那麼多的樂趣,不試一試,怎麼會知道自己會不會不喪呢?

文丨李喵娘 圖丨來自網絡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喪了?

喵娘說

不管生活多麼荊棘叢生

仍有希望可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