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幸福晚年護航

——商洛市政協為“關注養老保障,完善服務體系”建言支招

陳剛鋒記者王斌實習記者寇靜王君茹

“我現在還照顧著老伴,如果有一天他走了,我就去養老院,大家互相有個伴兒,平常有護理員照料,不給孩子們添麻煩。”家住商洛市商州區沙河子鎮的王奶奶時常這樣跟鄰居們說。

王奶奶今年65歲,身體還算硬朗,老兩口跟兒子小王一起生活。小王夫妻都是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請保姆負擔太重,送父母進養老院又有諸多顧慮,真是左右為難。

小王的境遇也是目前商洛市萬千家庭遇到的普遍問題。自2003年進入老齡社會以來,商洛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加劇態勢。截至2017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8.2萬人,佔總人口的16%。總體呈現出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速快,日趨高齡化的特點。

養老事業發展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關注養老事業是政協履職為民的重要職責。9月21日召開的商洛市政協四屆八次常委會,圍繞“關注養老保障,完善服務體系”進行了專題協商。

深入調研:結合實情協作聯動

“一歲孩子把飯灑在衣服上往往被原諒,而老人可能就會被責備。如何養老?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商洛市政協委員沙紅英這樣感慨。

在今年商洛市兩會上,《關於我市養老事業發展的建議》《關於加快推進我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建議》《關於切實重視我市老年公寓建設的建議》等多件提案聚焦“養老難”,從不同角度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

同時,商洛市政協將“關注養老保障,完善服務體系”列入今年的常委會議題和重點工作計劃,探索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推動養老事業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今年7月,商洛市政協多次召開主席會議,研究專題調研相關事宜,最終將商州區、丹鳳縣、山陽縣作為專題調研點,由市政協民族宗教法制委員會對商洛各縣區養老情況進行摸底。8月,商洛市政協統籌市縣(區)政協和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其他社會力量,採取市縣協同聯動、委託調研與專題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題調研。

商洛市地處秦嶺南麓,跨長江、黃河兩大水域,是我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市,發展健康養生產業優勢明顯。調研組深入養老院、社區老年活動室等地,詳細瞭解了養老設施建設、養老服務水平、老年人實際照護需求、養老產業發展等問題,為專題協商做好功課。

把脈會診:滿足需求差距明顯

“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明顯高於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我們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的、連續的、適宜的醫療服務。”商洛市政協常委趙水利從“醫養結合”角度說開來,他認為,醫養結合是一種有病治病、無病養老、醫療和養老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其優勢在於醫療和養老兩方面資源深度融合,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生活與健康服務,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儘管商洛的醫養結合工作已經起步,但距離老齡化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商洛市政協常委田朝霞認為,受場地限制,過去沒有把居家養老服務納入社區功能統一規劃,造成大多數社區特別是老舊小區養老服務用房普遍不足,嚴重製約了服務內容的拓展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比如,大多數社區養老服務站只能提供就餐、娛樂等基本服務項目,無力承擔日託、醫療、康復護理等更加多元的服務板塊。”田朝霞說,由於信息不暢,養老市場供需雙方矛盾明顯,也影響了養老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

“近年來,商洛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廣大老年人對養老服務、文化活動等方面的需求還存在差距。”商洛市政協委員陳波認為,這樣的差距具體體現在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相對滯後,養老機構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互助幸福院未能真正發揮作用,養老服務機構人員待遇亟待提高等方面。“養老服務機構總體規劃佈局滯後,設施標準模糊,硬件、軟件標準化建設尚不到位,沒有真正形成科學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跟不上時代要求和社會需求。”

會上,參與調研的委員們將發現的關鍵問題“和盤托出”。一份份調研成果凝聚政協委員智慧、飽含政協委員情懷、彰顯政協委員作為。

委員建言:多方合力保駕護航

面對調研中發現的養老體系不完善的問題,商洛市政協常委朱桂鳳建議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完善政府、市場、社區、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強化統籌協作,滿足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共同推進養老服務業有序健康發展。

“要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機構,健全完善部門協作和運行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銜接、形成合力。”

“加快形成政府、市場、社區、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加強居家養老服務規範化建設,積極開拓短期託養、生活照料、疾病護理、情感慰藉、精神文化生活等居家老人需要的多種養老服務。”

“要科學預測全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準確判斷供需情況,合理編制養老服務機構佈局規劃,統籌推進城鄉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進一步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互助為主要內容的比較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切實增強社會保障成效。”

可以看出,委員們不僅提出問題,更是給出了多項合情合理合乎發展規律的辦法與“招數”,160餘條意見建議更接地氣,思考更為深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投稿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投稿微信添加:xiaowugediao或者wh315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