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內戰,爲何巴沙爾能挺下來,卡扎菲薩達姆卻身首異處

卡扎菲、薩達姆、穆巴拉克,曾經一個個在西亞北非強悍得不得了的政治巨人卻在美歐政治、軍事、情報干預之下相繼倒下,甚至落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反倒是看起來相當“文弱”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卻在更加慘烈的敘利亞內戰中挺住了,而且還一挺就挺了7年多時間。

同樣是內戰,為何巴沙爾能挺下來,卡扎菲薩達姆卻身首異處

近日,巴沙爾向一家科威特報紙表示,在多年來因該國內戰引起的敵意之後,敘利亞現已與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海灣國家達成了“重要諒解”。他甚至透露說,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團已經開始派員探訪敘利亞,為重新發展外交關係做準備,而這一切是因為敘利亞內戰很快將結束,敘利亞將恢復在該地區的重要作用。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敘利亞被阿拉伯聯盟取消了成員資格,換句話說,它成為22個成員國中被趕走的一國。然而,7年多時間過去了,巴沙爾不僅熬過了海灣國家的經濟制裁,扛過了美英法的軍事打擊,還逐漸收復失去,重奪國家控制權,儘管代價極為慘烈。

從2011年到2018年,儘管敘利亞戰爭早已超過了原本抗爭的意圖,轉變成了極端、恐怖主義與代理人戰爭的混合體,但阿薩德竟然沒像卡扎菲、薩達姆那樣倒下,反倒力挽狂瀾,頗有平亂的勢頭。

同樣是內戰,為何巴沙爾能挺下來,卡扎菲薩達姆卻身首異處

在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領導下,政府軍接連收復失地,形勢逐漸佔上風

為什麼同樣是外部因素干預的慘烈內戰,文弱的阿薩德能挺這麼久,曾經看視彪悍卡扎菲們卻不行?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巴沙爾手上牢牢抓住三個法寶。

首先,巴沙爾守住了國內的民心尤其是阿拉唯派的“鐵粉”

不論這7年多時間以來敘利亞如何分裂,但巴沙爾對於阿拉唯人來說是無法選擇的、不可放棄的,因而,巴沙爾得到了軍中相當多阿拉唯派將領的堅定支持。此外,隨著戰局發展,越來越多看清時局、懷念和平日子的遜尼派民眾也開始迴歸理性,支持巴沙爾重掌大局,這是巴沙爾在敘利亞國內民心基礎與保障。

相反,卡扎菲雖曾在利比亞掌權數十年,但他到死之前也不曾真正獲得國民的普遍支持。利比亞本質上仍是一個部落社會,真正支持卡扎菲的恐怕只有其所在部落的人,其他早對他有強烈不滿,因而,戰事一起,卡扎菲的民心已所剩無幾。

為何說民心重要,這是因為它既是爭取內部團結的基礎,也是爭取外部支持的根本所在。此處參見曾一度獲得西方支持的利比亞反對派政客們,因沒有獲得國內的民心,最終仍難以成事,終就被西方放棄。

同樣是內戰,為何巴沙爾能挺下來,卡扎菲薩達姆卻身首異處

敘利亞民眾集會支持巴沙爾·阿薩德

其二,關鍵時刻捨得了利益、找得準盟友

什葉派的信仰、美國與伊朗矛盾、伊朗與中東遜尼派的矛盾,決定了伊朗對巴沙爾的支持是真正的、有實質的,而不是投機性的。

與此同時,美俄矛盾、俄羅斯在敘利亞利益、俄羅斯對中東的野心,也決定了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投入與支持是精準的、關鍵的。

對於巴沙爾而言,7年來他之所以能挺下來關鍵就來源於這兩個外部支持:一個是全球性大國、一個地區性大國,絕對舉足輕重。

相反,卡扎菲並不具備這樣的盟友,這也是卡扎菲在內戰之後迅速倒臺的原因所在。卡扎菲原本也有一個大國後臺的,就是埃及,可是因為卡扎菲執著於搞阿拉伯聯邦,把埃及、伊拉克等得罪了個遍,因而,利比亞危機發生時,自然也就無人搭救。

同樣是內戰,為何巴沙爾能挺下來,卡扎菲薩達姆卻身首異處

巴沙爾與到訪敘利亞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其三,巴沙爾過人的戰略眼光和外交手腕

卡扎菲雖然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但根子裡卻仍只是一個部落社會的酋長,只在乎一個部落酋長在乎的事,無非權力、地盤、財富與女人,而並不完全具備一個現代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戰略眼光、格局和外交手腕。

相比之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卻是一個接受了完整西方教育的醫學博士,他熟悉西方社會、政治、經濟的運作規則和秩序,知道如何以西方的方式來與西方周旋、談判,明白如何才能以戰略利益換取自身的生存空間和時間。這是他在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等盟友間採取的策略,現在看來,很是奏效,而這也是他能帶領敘利亞挺過內戰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