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崔立君



師勝傑先生走了。對於曲藝界來說,失去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對於我來說,失去了一位在藝術道路上起著引領作用的良師益友。

我和師先生相識了二十六年,合作了十幾個作品,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早知道師勝傑這個名字,是在1979年。那時,我還是一個大學生。有一次,我們校慶演出,擔任校學生會文藝部長的我,邀請瀋陽軍區前進雜技團曲藝隊和我們共同演出校慶節目。那時,黃宏還是該團的一個學員,他和搭檔表演了一段相聲《婆媳之間》,很火。曲藝隊長告訴我,這是師勝傑的作品。我說師勝傑是誰?他說是黑龍江很優秀的相聲演員,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師勝傑的名字。後來,在電臺裡陸續聽到了師勝傑一系列相聲《好市長》《戀愛歷險記》《小鞋匠的奇遇》《姑娘小夥兒別這樣》等,那獨特的嗓音、鮮活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和充滿魅力的包袱,使我逐漸被他的藝術所征服。


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師勝傑(左)和崔立君

1993年,東北三省聯辦春節晚會,邀請我創作相聲《8字迷》,由楊振華和楊瑞庫表演。黑龍江派出的是師勝傑和白英傑,表演的是相聲《創名牌》。直播結束後主辦方設宴慶祝。我那時在圈子裡尚屬新人,沒有任何影響,吃飯時便老老實實在自己的桌上,不敢走動。席間,師勝傑先生突然端著酒杯走過來,對我說:“你的作品寫得很好,有時間給我寫一個。”我嚇了一跳。因為我是誤打誤撞進入曲藝界的,一不留神露了臉,根本沒想到師勝傑這樣的大家居然主動向我約作品。我誠惶誠恐地說:“我努力。”他說:“我可不是隨便說說,我是認真的。”

1995年,我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和公安部消防局舉辦的“119”晚會,創作了相聲《有備無患》。確定演員時,我想到了師勝傑。導演同意後我給師勝傑打了電話,他很高興地接受了,第二天就來到了北京。那是我們的第一次合作,他搭檔趙保樂,還有楊少華的參與,節目效果非常好。首次合作圓滿成功後,我們又接到元旦相聲小品晚會劇組的邀請。師勝傑先生問我還有什麼作品,我給他兩個作品,他看了,說都不錯,一個上元旦,一個衝擊春晚。上元旦用的是《新春聯》,錄製播出很順利。衝擊春晚的是《不服》,但最後卻沒有通過,應了那句話——不服不行。節目被斃後,他說,咱們一定要合作上春晚。我知道在此之前,他上過一次春晚,但不是說相聲,而是和黃宏、笑林、方青卓演了一個小品《招聘》。他說:“我是相聲演員,還是應該在春晚上規規矩矩地說一次相聲。你要早做準備,咱們明年再衝擊。”第二年,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合作了相聲《打傳呼》,登上了春晚,這也是他第一次在春晚上說相聲。隨後,我們的合作大都一帆風順,接連推出了相聲《第三隻眼》《小街與長城》《誰來演警察》等十幾個作品。那幾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以及《綜藝大觀》《曲苑雜壇》等名牌欄目,我們都是常客。

在與師勝傑先生的合作中,我的進步是明顯的。我慶幸遇到了這樣一位無論做藝還是做人都堪稱楷模的良師益友。現在想來,我都向他學到了什麼呢?


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師勝傑

首先,向他學到了對藝術的敬畏精神。

師勝傑先生對待藝術的態度,嚴肅而認真。他曾和我說過:“相聲是笑的藝術,但你不能以搞笑的態度去對待藝術。藝術家是一個分量很重的稱謂,不是誰都能稱為藝術家的。你可以是歌星、影星、笑星,可以拿到很高的報酬,可以被媒體捧紅,但你未必就是一個藝術家。藝術家要有自己的原則,要有自己的追求,要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要留下無愧於時代的作品。”

我們合作期間,每一個作品,他都認真對待。即使是商業性的晚會和註定只能使用一次的作品,他也從不放鬆藝術標準。我剛出道時,覺得只要有機會就不能放棄,以多接活為原則。但他不是這樣,有時我答應了,但他覺得題材不適合相聲表現,也勸我不要接受。他說,演一個不好的作品,即使拿了再多的錢,損失的也是我們自己。

師先生因為是家傳,從小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藝術功力非常深厚。他駕馭作品的能力,非一般演員可比肩。多年的實踐,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但為了藝術,他也勇於改變自己。有一年,公安部春節晚會邀請我寫一段相聲,確定由師勝傑、趙保樂表演。我在上海市公安局體驗生活後,被一個反扒英雄的事蹟所打動。於是,寫出了相聲《第三隻眼》。這個相聲寫的時候,我突發奇念,另闢蹊徑,按照演員進入人物來處理,寫了一個賊界高手遭遇反扒高手、最後被擒的故事。自始至終,都是帶著人物表演的。寫的時候我完全進入了創作狀態,沒有考慮其它因素。寫完後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作品師勝傑先生能不能演。因為師勝傑先生的舞臺形象大都很文雅,表現人物基本是正面的,即使有些作品表現有缺點的人物,但也都是可愛的。這次要呈現的是一個罪犯,地地道道的反面人物,對他自己的形象有著顛覆性,他能接受嗎?本子寫出後,我給他看。說實話,當時我是忐忑不安的。像他這樣的大腕兒對作品是有否決權的,他說不行,我就得重寫。他看完了,說:“立君,你這個作品角度很刁,很好玩兒,確實不像我。但演員是為作品服務的,藝術需要,我顛覆一下形象也是值得的。我要讓大家看看我師勝傑也能演壞人。另外,越是看我不像壞人,才更說明壞人具有欺騙性。”聽了他的這番話,我懸著的一顆心落地了。他第一次在臺上自始至終扮演了一個壞人,卻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師勝傑

我向他學到了怎樣把語言用得準確和美。

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也就是說藝術化的語言才是相聲最好的語言。師勝傑先生對語言的運用堪稱準確鮮明,爐火純青。他的嘴裡從來沒有出現過髒字和不雅的語言,即使是內容所需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處理。《有備無患》是宣傳防火知識的相聲,其中有一段是指導人們遭遇火災時,為了逃生,應該用毛巾浸上水,捂住口鼻,低身位前行。如果沒有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替代,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因為這是傳播知識,我也如實寫出。師勝傑先生看了本子後說:“立君,這個尿字最好不提。”我說:“這是宣傳消防知識,並不說明我們用詞不雅。”他說:“我們可以考慮變換一下說法。”後來他演出的時候是這樣表述的:“如果沒有水,那就得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比較方便排出的液體。”這句話同樣傳遞了消防知識,但迴避了不雅的詞語,而且包袱更響,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這件事對我的啟發很大,現在我在教學中常用這個例子來強調語言運用的藝術性。

如今相聲隊伍文化層次有了極大的提升,博士已經屢見不鮮了。而我入行時,這個隊伍裡,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那時師勝傑先生對我說:“我為什麼願意與你合作,因為你是大學生,你的作品有文化,有品位,你一定要堅持自己正確的路。”他對我在《小街與長城》裡描寫的一段頗為欣賞。

甲:中隊領導經過研究,批准了小李的要求。小李樂壞了,解下了圍裙,換上嶄新的軍裝,精神抖擻,挺著胸膛,邁著矯健的步伐,迎著初升的朝陽,來到哨位,站了他當兵生涯的第一班崗。

乙:也是最後一班崗。

甲:身邊是鮮豔的五星紅旗,對面是就要回歸祖國的香港,頭上是藍天白雲,耳邊有小鳥在歌唱。此情此景使小李不由得心潮起伏,產生無限的感慨:“俺娘哎,俺今兒個算是有了體會了。”

乙:什麼體會?

甲:“趕情站在這個地方跟站在豬圈邊上那感覺不一樣啊!”

乙:咳!那能一樣嗎?

他說:“你這一段寫得最好,有景有情有聲音有形象,前邊大部分都是詩一般的語言,讓人陶醉,最後突然一轉,用最樸實的語言說出了一句與飼養員身份最貼近的大實話,與前邊的語言形成巨大的反差,包袱響了,小戰士的可愛更是活靈活現,讓人們在笑聲中記住了他,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師勝傑

我向他學到了選擇作品的角度。

師勝傑先生表演的作品,雖然大都是別人創作的 ,但實事求是地說,其中他的創作成分是很大的。每一個作品,從創作伊始到作品完成,他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選擇作品的角度,我是絕對地佩服他。我們應公安部春節晚會之邀,到深圳沙頭角武警中隊去體驗生活,雖然蒐集了很多好的素材,但我苦於找不到好的角度去寫,一度很苦惱。那天晚上,他對我說:“立君,你是不是走入了一個誤區,寫武警的事如果正面直接去寫是不容易寫出喜劇性的。”我說:“是呀!寫他們站崗、巡邏、高度的警惕性和責任心都不可樂。”他說:“武警部隊裡也有其它的崗位,有的當了幾年兵還沒有站過崗執過勤的。我們可不可以設計一個飼養員,當兵幾年都是餵豬,最後復原離隊之前請求站一班崗,這樣他和各種人物打交道從語言到行為就都具有喜劇性了。”我一聽,這點子是在是太高了。於是,我思路打開了,作品寫得十分順暢。


崔立君|我跟師勝傑先生學到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