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中野竹子是会津藩士中野忠顺之女。中野忠顺虽是会津人氏,但一直在江户的会津藩藩邸中效力。所以,中野忠顺的两个女儿竹子和优子都是自小生长在江户,从未回过自己的故乡。中野竹子自小聪明,5岁就能背诵繁难的和歌集百人一首,被视为天生的才女。她7岁那年开始跟随会津藩的武道指南赤岗大助学习薙刀,天性聪颖的她几年之后便尽得薙刀精髓,被任命为赤岗大助道场的教师。  赤岗大助十分喜爱这位机敏聪慧的少女,但是,他被任命为大阪的御藏奉行,不得不和她分离。赤岗大助在赴任之前,恳求中野忠顺将女儿竹子许给他做养女。中野忠顺见他其志甚诚,便答应下来。赤岗大助便带着17岁的中野竹子去了大阪。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在大阪呆了一段时间后,赤岗大助想将中野竹子许配给自己的养子。中野竹子严词拒绝,她义正言辞地说,现在会津藩处于危难之境,不是考虑婚姻问题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坚决,中野竹子还解除了和赤岗大助的养父女关系,一个人回到了江户的家中。那时候的江户,正是风声鹤唳之时。看见倒幕气氛在全国范围高涨,精明的15代将军德川庆喜为了避免与萨摩藩和长州藩正面冲突,抢先表示了“大政奉还”的意向。德川庆喜带领幕府军队上洛后,不忿萨长藩骄横的幕府军与萨摩藩、长州藩藩兵之间发生了冲突,庆应四年(1868年)1月3日,鸟羽伏见之战勃发。见幕府军不敌,将军庆喜带着数名随从,沿海路回到了江户城。其中一名随从便是会津藩主松平容保。  松平容保是幕末的风云人物。文久二年(1862)年,他不顾国家老西乡赖母坚决反对,就任了京都守护职,全权负责京都的治安。受他直接约束的新选组,刀下有着不计其数的攘夷志士的亡魂。在幕府士兵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将军庆喜却不战而逃,这位以强硬著称的会津藩主很是不以为然。  1月12日,将军庆喜到达江户城,仍然维持着对新政府的恭顺姿态。但是,松平容保开始默不作声地改革会津藩内的军制,整理军备,为可能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没过多久,新政府发出号令,将军庆喜被定为朝敌,是新政府军即将要讨伐的对象。松平容保表示要保卫江户幕府到底,但在2月10日,已下定了投降之心的将军庆喜撤除了松平容保的所有职务,松平容保23日启程返回自己的封国会津藩。主君松平容保回归,江户藩邸中的家臣们自然随主君返回。中野忠顺带着正室孝子,女儿竹子和优子返回了阔别多年的会津故乡。中野忠顺半生都居住在江户城,在会津并无居所。匆忙回返,只有借住在亲戚的书院里。过惯了江户城闲适生活的中野一家,在书院里住得很不适应。最令中野家女眷困扰的是,会津的一般家庭没有浴室,洗澡都得去公众浴室,也就是所谓的钱汤。中野竹子素来爱洁净,她勉强去了一次钱汤,却发现会津的钱汤是男女混浴。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实在适应不了钱汤的中野竹子只好日日在家中烧水,装到水盆里,然后用毛巾沾湿了擦身。附近的少年们看中野竹子年轻貌美,便起了不轨之心。他们想偷看中野竹子洗澡,便将中野家的窗户纸弄破一个小洞,趴在上面窥探。中野竹子发现有人偷窥,也没有大惊失色。她迅速穿上衣服,拿起薙刀走出门,悄悄走到少年们身边,一言不发,举刀欲砍。男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向屋内看,突然发现一把雪亮的刀朝自己砍来,吓得四散逃命。中野竹子紧追不舍,眼看就要把这些少年毙于刀下。少年们的父母匆匆赶来,跪在地下谢罪,请中野竹子饶过孩子一命。中野竹子手举薙刀,一字一顿地说:“若有下次,必不相饶。”从此之后,再无人敢对中野家的女眷有一丝一毫的无礼。松平容保回到会津藩后,虽然积极进行着抗战准备,但还保持着恭顺的态度,希望能免于一战。闰4月11日,东北14藩的重臣在仙台藩的白石城(现宫城县白石市)召开会议,经过会津藩松平容保的同意,会津藩的邻国米泽藩和仙台藩给当时设在仙台的新政府奥羽镇抚总督府递交了《会津藩救济叹愿书》,希望新政府能从轻发落会津藩,以免战火燃起,以致生灵涂炭。但是,奥羽镇抚总督府中的参谋世良修藏出身长州,素来厌恶会津藩。他不仅对叹愿书视若无睹,更催促东北诸藩一起讨伐会津。东北诸藩同气连枝,力图避免战争,但看见世良修藏的态度骄横无礼,连仙台藩士也怒不可遏。世良修藏与仙台藩的关系逐渐恶化,终于被10数名仙台藩士乱刀砍杀。会津军队随后占领了奥州的要冲白河城,也拉开了会津战争的序幕。  会津藩兵们虽然英勇,但还遵循着过时的长沼流兵法,武器还是老旧的弓、枪、老式火枪,而新政府军配备的都是最新的武器。武器装备的悬殊太大,会津藩兵只有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进行近身肉搏战。这种战法伤亡巨大,会津藩兵只能步步后退。新政府军步步紧逼,转眼已到了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明治元年(1868年)8月23日,会津藩若松城下响起了“敌人接近”的警钟。城下的会津藩百姓根本没想到新政府军的进军速度会如此迅捷,仿佛突然之间,新政府军的阿姆斯特朗炮的炮击声就已经传入耳中。清晨的若松城下,警钟声、炮声、搅成一片。会津藩士大都跟随藩主在战场,留在若松城下的都是妻儿老小。这些藩士的家眷们匆忙收拾行李,准备进城暂避。一部分人幸运地进了城,但很多人赶到之时城门已经关闭。想到敌军已经近在眼前,很多藩士女眷们选择了自我了断。她们返回家中,亲手在家中点火,然后抱着孩子一同死去。8月23日一天,若松城下自尽的女眷共计有230余名。  但是,中野忠顺家中的妻女没有入城,也没有自尽,她们选择了反抗。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中野竹子在回到会津之后,便和会津藩家臣的20多名女眷组成了一个队伍,准备在危难时刻前去保护藩主松平容保的姐姐照姬。听到警钟响起,中野家的女眷明白,已经到了她们行动的时候。母亲中野孝子带着两个女儿,匆匆剪短了头发,换上男子的服装,系上绑腿,带上武器,奔出了家门。在半路上,她们遇到了依田菊子等同伴,决定一起去照姬的御殿保护。  当时的若松城下一片混乱,她们听说照姬正在城下12公里处的坂下,便骑马赶到了坂下。等她们到坂下时,才发现照姬已经撤入了城内,她们扑了个空。既然要保护的照姬已经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她们没了任务,变得一身轻松。她们找到在城下守卫的会津军队,表示要从军,一起保卫若松城。会津家老萱野权兵卫看见男装打扮的一行人,一脸的不可思议。他温颜说:“让妇女参战,是会津男儿的耻辱。”随后劝她们赶紧去安全地带躲避。中野竹子一脸坚毅,她拉住萱野权兵卫说:“如果不许我们从军,我们即刻死在这里”。萱野权兵卫见她们其志甚诚,便摇了摇头,将她们编入了古屋左卫门所率领的冲锋队中。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跟随中野竹子从军的女性大约有20余人,她们全部剪短了头发,着男装。她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与男子毫无差别,后世将她们称为“会津娘子军”。  8月25日,冲锋队在若松城下的泪桥与新政府军遭遇。新政府军向他们进行了密集的射击,没有新装备的冲锋队陷入了苦战。  因为敌军炮火猛烈,队士们只有匍匐前进,等接近敌人之后,再进行近身肉搏战。中野竹子和平田小蝶是娘子军中的头领,她们立在队伍的前列,舞着薙刀,与敌人英勇地交战。新政府军发现冲锋队中居然有年轻女性,顿时起了将她们活捉之心。不曾想到冲锋队中的女性并非弱质女流,几名跃跃欲试的新政府军士接连被薙刀砍倒。新政府军士大怒,匆忙地举起枪,对准冲锋队进行了密集射击。一颗子弹击中了中野竹子的胸口,她应声倒地,但仍攥住薙刀不放。妹妹中野优子见姐姐受伤,赶过来救护。中野竹子轻声说:“把我的头砍下来吧,不想落在敌人手里。”中野优子看见姐姐命在顷刻,满脸是泪。但姐姐既然如此嘱咐,自己不得不从命。中野竹子闭上了眼睛,妹妹优子用力挥刀砍下,但她情绪激动,一刀没能斩断。冲锋队要撤退了,中野优子只好含泪离开,没能完成姐姐最后的要求,中野优子一路流泪不止。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正在中野优子伤心欲绝的时候,冲锋队的一名士兵从后面赶来,递给中野优子一个包裹,还有一把薙刀。包裹里正是中野竹子的首级,而薙刀也是中野竹子的兵器。  原来他看见中野优子没能砍下首级,便在她离开后,冒着被新政府军包围的危险,帮她完成了心愿。  中野竹子的薙刀上绑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辞世句:“血肉之躯易朽,武士之心长存。”她在出战前已存了必死之心,所以会把辞世句绑在武器之上。  中野竹子享年18岁。与中野竹子一家不同的是,国家老西乡赖母的女眷用另一种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其实,在会津战役刚刚打响时,西乡家中的女眷已经商量好了落城时的对策。8月23日的警钟响起,西乡赖母的正室西乡千惠子立刻进入婆婆律子和祖母的房间,恭敬地说:“最后的时刻到了。”律子和祖母随后在房间内自尽。  千惠子将自己2岁的女儿季子抱出,把4岁的女儿常盘和8岁的女儿田鹤子叫到身边。西乡赖母的两个妹妹,26岁的眉寿子和23岁的由布子也来到大厅。西乡千惠子轻轻地拉过田鹤子,一刀刺中她的胸口。常盘吓得大哭,千惠子将她抱在怀里,温言安慰,随后也举刀轻轻刺下。千惠子双眼含着泪水,刺中季子之后,又将短刀插进自己的咽喉。  眉寿子和由布子也相继举刀自杀。借住在西乡家的亲戚小森一贯家人5口,西乡铁之助家的女眷也全部自尽,共计21人。

日本英雄的落日,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在荣誉面前肉身算不了什么

城破之时,新政府军中的土佐军队最先进入西乡赖母的宅邸,他们发现整个宅邸像死一样寂静。土佐军官一路寻找,进到内宅时,发现大厅里满是血迹,尸首狼藉,只有一个女孩尚未断气,那是最后自尽的由布子。由布子已到了弥留之际,她轻轻问道:“是敌军还是友军?”土佐军官心生怜悯,温柔地说:“友军前来援助。”由布子轻轻地微笑了一下,挣扎着从怀中取出一把短刀,对他说:“请帮我介错。”土佐军官介错后立刻离开,他不忍再停留在满是血腥的宅中。很多年后,他还记得那把短刀的刀柄上刻着西乡家的九曜纹章。这些死在会津若松城之战中的女子,可能并不会觉得自己崇高伟大。在她们的心中,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身为会津藩士的女眷,理应维持家族的荣誉,在荣誉面前,区区肉身又算得了什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理解离乱人的心情。我们不能妄自评论她们的做法是对是错。我们只愿,在这世上再无战乱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