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袁世凱死了之後,北洋系軍閥一分為二,有段祺瑞的皖系,還有馮國璋的直系。之後馮國璋病死之後,曹錕便一躍而上,變成統領直系的新老大。

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袁世凱

不過,曹錕是個布販子出身沒有多大的能耐,之所以曹錕會成為新的直系老大,根本原因是他的手下有個文武雙全的大將吳佩孚。

秀才出身吳佩孚,非常的擅長帶兵打仗,可以說是文武兼備。俗話說得好,龍都有性子。吳佩孚這條龍,也是性子古怪,吳佩孚桀驁不馴,平時是看誰都不服氣。

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曹錕

不過,人與人之間都要講究個緣分的。吳佩孚和曹錕就能對得上脾氣,除了曹錕,他誰都不服。那個時候很多軍閥都非常羨慕,曾說過:吳子玉(吳佩孚字子玉)性格雖是桀驁不馴,誰的都不聽,可是平庸的曹錕卻偏偏能用得了他。

不過也有人說過:曹錕雖然平庸,但是在用人上確實有本事,不是如此的話吳子玉也不會受他驅使。

曹錕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非常清楚,還有吳佩孚的本事,他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說,曹錕對他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還對外宣稱說“子玉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所以可以看得出曹錕對吳佩孚的信任。

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吳佩孚

無獨有偶,皖系的段祺瑞手中也有相似的人,他就是徐樹錚。

湊巧的是,他也和吳佩孚一樣是秀才出身,也對帶兵精通,標準的文武雙全。要說到性格,徐樹錚比吳佩孚還有桀驁不馴,平時是跟誰都齜牙;段祺瑞對徐樹錚也是信賴有加。

他們兩個就和三國時期的周瑜諸葛亮一樣。古有“既生瑜何生亮”,在那時的這倆人也是命中註定無法共存的冤家。

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段祺瑞

之後皖系和直系發生了衝突,最後變成到兵戎相見,說是段祺瑞和曹錕的戰鬥,還不如說是徐樹錚和吳佩孚的戰鬥。

直系和皖系爆發戰爭之前,直系曾經提出條件:要求罷免徐樹錚。

不過段祺瑞是絕對維護徐樹錚的。談什麼條件都行,想要動徐樹錚的話不可能。從這裡能看得出,段祺瑞也是個好的領導者,與此同時還能看出,徐樹錚的地位在段祺瑞心中是無法撼動的。

直系和皖系戰爭時,皖系輸的一敗塗地。勝方吳佩孚,要求必須要處死徐樹錚。

北洋軍閥兩大武力開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徐樹錚

徐樹錚被迫逃亡,跑到日本的大使館,在日本人的幫助下被裝到一個盛放槍械的大木箱子中,藏在軍火裡面到了天津的租界,才逃脫了追殺。

對比徐樹錚來說,段祺瑞可沒那麼慫,決不逃走的段祺瑞就在北京的家中,等待曹錕和吳佩孚的到來,想看他倆到底想怎樣。就是因為如此,輕易不服別人的吳佩孚,表示對段祺瑞非常的敬佩。不過,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礙於段祺瑞的江湖地位,最後沒敢動他半分。

不過在此次戰鬥之後,段祺瑞的資本也都耗費光了,手中再也沒有一兵一卒,最後也是靠著北洋軍閥的老資格倚老賣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