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五部膾炙人口的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如懿傳

YI

01

第一部《如懿傳》

《如懿傳》裡的衛嬿婉深情的對皇上說著"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忽覺她名字的深意,形容女子美好貌,形容夫妻便是歡好和美。所以衛嬿婉從不受寵到寵冠六宮,由前期中期可留到最後。他們的對話出自兩漢蘇武的《留妻別》: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移。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徵人懷遠路,出門視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此為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覆何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歸來,死當長相思。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甄嬛傳

ER

02

第二部《甄嬛傳》

除了《如懿傳》,《甄嬛傳》裡的詩情畫意也很多。如眾宮妃在御花園賞花時,華妃娘娘矜誇芍藥,似要讓皇后難堪。甄嬛的一首《賞牡丹》順利幫皇后解了圍。

劉禹錫 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此詩言芍藥雖美麗明豔卻妖冶無格,芍藥則暗喻千嬌百媚的華妃,而國色天香的牡丹則暗喻皇后,且牡丹貴為花中之王,將皇后與華妃之地位之差也隱喻其內。雖然華妃娘娘可以恃寵而驕、豔壓眾芳,但終為妃而不是後,二人都是如星辰般璀璨,另眾宮嬪望塵莫及的。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甄嬛與允禮與皇上的愛情也是充滿詩意的,與四郎初識杏花微雨中,可以"人倚鞦韆笑"也可以"吹笛到天明",而四郎則人入幽花徑,路旁逢佳人。踏雪尋梅遇到十七爺與皇上,一個拾走了她的小像,一個調笑戲問之間言己溼了鞋襪,夜寒侵羅之美也可從那倚梅園之行感受得出。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長相思與長相守本是甄嬛與允禮的樂器,卻成了情定終身的信物。二人合奏時,多次吟唱李白的《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眠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魂飛路遠天長苦,夢魂不到玉門關。

長相思,摧心肝。

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逐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山。

昔日橫波目,今作淚流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甄嬛與允禮的愛情又像極了西施與范蠡,嬛兒去看望被禁的眉莊姐姐時,恰恰上了遊湖的允禮的船,並有意化用羅隱的《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知是誰。

此詩本意是為西施翻案,反對紅顏禍水之說,即不要把什麼事都怪罪在一個女人頭上。但劇中此詩又像是一個伏筆,皇上與甄嬛卻恰恰似夫差與西施,雖未亡國,四郎卻死於嬛兒之手。後來即便嬛兒出宮與允禮於凌雲峰處亦或是溪邊相戀,護送甄嬛回宮,把她送回皇兄身邊的都是允禮,就像范蠡把西施獻給吳王。雖無國家之間的利益之爭,卻有人物之間的愛恨糾隔。仍記得二人江邊分別所吟之詩為李商隱的《代贈》: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獨向春風各自愁。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由上述詩可見二人共同的不捨之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宮鎖心玉

san

03

第三部《宮鎖心玉》

《宮鎖心玉》裡的素言不僅重情義且武藝高超而且她的每一次出現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江邊著白衣撐紙傘,悼念十八阿哥,亦或是輕歌曼舞時的美貌多姿,再有製作的糕點是那樣精緻無雙,十四阿哥會贈她很多的流螢,但她卻未愛上他,而是一心只愛四阿哥,她明知四阿哥真的很愛晴川,只將她視作棋子。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記得她自盡時對晴川吟的是李煜的《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雖然素言沒有李煜的大悲大恨,但僅是兒女情長就足以讓她哀傷遺恨而自盡了,她那樣痴心愛的四阿哥,竟然只為利用她並且愛上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晴川。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劇中同樣讓人心怡的一幕是良妃娘娘在冷官時的場景。在清紗掩映、日落黃昏之時吟給皇上的劉方平的《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良妃娘娘本人很堅毅,吟此詩只為重新獲寵而出冷宮罷了。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聊齋花姑子

si

04

第四部《聊齋花姑子》

《聊齋花姑子》是本人很愛看的電視劇之一,裡面引用雖少,但造境之多實在另人歎服,每一個畫面,每一個人物都是詩意的。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第一集裡陶大哥與花姑子父親在山舍是飲酒。當時的畫面可以有很多配詩方法,就暫用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星河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陶醉的名字也易讓人想到陶然共醉之意,陶醉傷心時在冷夜之中吹玉簫的場景至今讓人難忘,竹風吹解帶,玉人吹玉簫。安幼輿安公子的小院滿是香花葯草,又有各色小動物,滿是愜意,他在書房裡讀書時,讓人覺那是手執彩筆之才子。

花姑子家裡可以揮手變化,更加美妙,似幻境一般。他們的家任是誰都想住進去。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花姑子與安幼輿在山洞內戴上草戒指,他們很早結了婚,但安公子由於吃了忘情草而忘了她,只記得那野花的香味。相逢卻不相識。讓人淚水直流。此時想要配樂琬的《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行人,數行淚。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緣。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就像該電視劇的主題曲《三生有約》一樣,花姑子剔去妖骨,願意同安公子做一世的凡人,那也算是他們重結之緣吧。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歡天喜地七仙女

wu

05

第五部《歡天喜地七仙女》

《歡天喜地七仙女》裡的六仙女藍兒,初識柳宜宣與馬天龍時,三人的對子很是經典。

藍兒:繞堤柳,柳映清波,更添三蒿翠。

馬天龍(柳宜宣):隔岸花,花分東西,卻顯一邁香。

藍兒: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

馬天龍(柳宜宣):輕(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柳宜宣才子是馬天龍的代筆者,後來柳才子和同是才女的仙子藍兒走到了一起,馬天龍和五仙女在一起了。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or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在劇中藍兒曾吟李商隱的《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美麗的愛情就是那樣,不用太多的言語,僅一個眼神人家就懂了。就如那綠水青山恆久無言卻始終相依相伴、不離不棄,似乎他們是一體。

古裝劇中的詩情畫意,養眼又養心!

要是親人或愛人不讓你追古裝劇,你就可以告訴他們,你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