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小飯桌」系列報導(二):沒時間 家長無奈送「小飯桌」

開學伊始,不少家長就把家裡讀小學的孩子送到託管機構,由託管機構負責孩子的接送和午餐、午休。“如果有時間有精力,哪裡會捨得讓孩子去吃小飯桌!”有家長表示此舉頗為無奈;把孩子送去“小飯桌”,一方面解放了家長,另外一方面孩子吃的午飯花樣多了,也讓家長們頗感欣慰。“‘小飯桌’飯菜都是合理搭配,我們家長也不用為每天做什麼飯而發愁,其實仔細想想看,把孩子送到‘小飯桌’也挺好的。”有家長把孩子送去小飯桌之後這樣安慰自己。

孫女士的女兒在濱州實驗學校讀一年級,自打孩子上學以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成了壓在她心頭的一件大事。“孩子還小,讓她自己上下學肯定不放心,但我和孩子的爸爸每天都上班,孩子放學比我們下班時間早,一天兩天早退還有情可原,但是天天如此肯定不行。”孫女士說。

無奈之下,孫女士和丈夫只好把家住在農村的公婆接過來專門照顧孩子上學,時間一長,公婆也有些吃不消。

“早上6點起床,我和丈夫一人忙活做飯,一人伺候孩子起床,吃完早飯老人就要送孩子上學,送下孩子之後去買菜,買完菜回去收拾一下家務然後做飯,差不多就又快到接孩子的點了。一過了11點鐘就啥也不敢幹了,一會一看錶一會一看錶,不能去晚了,去晚了停不下車。”孫女士說,“接上孩子回家就快12點了,12點多吃完飯就伺候孩子睡覺,睡完覺又要去送孩子,送完回來也得收拾收拾準備晚飯,到點又要去接孩子放學,一週五天連軸轉。”

“老人們肯定是不會說什麼,但是我們做兒女的看著也不像回事,而且公婆年齡也大了,每天騎著輛電動車接送孩子我也不放心。”孫女士說,她和丈夫思來想去,還是給女兒找了一個像樣的託管機構,讓女兒去吃“小飯桌”了。

羅女士的兒子也在濱州實驗學校讀二年級,雖然羅女士家就住在學校附近,但是孩子小,怕孩子過馬路不安全,就找了一個“小飯桌”專職負責接送。

張女士的孫子今年9月份升一年級,她和老伴兒負責接送孩子上學和準備午飯,到現在開學剛剛有五週的時間,張女士就感覺有些吃不消。“接送孩子都得卡點來,而且每天中午做的飯還不一定符合孩子的胃口。”張女士說,“中午給孩子做飯,孩子正在長身體,炒一個菜覺得少點,炒倆菜還得有個湯吧,但有時候要麼孩子回來一看還不想吃,要麼就嫌沒做他愛吃的,要麼就嫌沒有肉,每天都得換著花樣來。”

“只要不是週末,每天都是一個樣,早上送孩子去上學之前就得問他中午想吃什麼,有時候都問煩了。”張女士說,有時候孩子的姥姥姥爺也會接替他們照顧孩子幾天,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張女士就籌劃著中午給孫子報一個好一點的“小飯桌”。

選擇“小飯桌”,家長考慮的無非就是飯菜的質量和環境的好壞,一般飯菜質量好的環境也不會太差,所以飯菜質量的好壞是家長們選擇“小飯桌”時考慮的主要因素,而大大小小的託管機構也打出了各種誘人的餐點介紹,“專業廚師,六菜一湯,附送水果和果汁”、“品牌食用油和麵粉,純天然無公害蔬菜”……

“‘小飯桌’裡的飯菜花樣多,孩子們在一塊吃吃得也香,我們家長也不用每天為給孩子做什麼飯而發愁了。”張女士說。

“我們家孩子在集體中跟在家時的表現會完全不一樣,特別是跟家裡老人在一起時,他很任性,因為老人特別寵他,中午也就不睡了。”市民趙先生說,他希望中午孩子也能夠在集體中生活,這樣孩子的自律性會更好一些。“中午能在學校裡吃飯睡覺最好了,但是學校裡沒有食堂,更別說學生公寓了,只能把孩子送到‘小飯桌’裡。”

“孩子們湊在一起吃飯會特別香,在家裡可能吃不了多少,但是在這裡,看著其他孩子狼吞虎嚥地吃飯,他可能也就吃的很好了。”位於中海銀座購物廣場內一家名為“童蒙學堂教育託管中心”的負責人稱,機構內不僅提供午餐、午休,還可以提供晚餐和課後輔導。

“晚飯後我們有專門的老師輔導孩子的作業,作業完成後老師會檢查並監督孩子將有錯誤的地方修改。”這名負責人稱,託管機構可以把這些屬於家長的工作一一代勞,也免去了家長輔導作業的煩惱。

趙先生對於“小飯桌”可以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也表示很贊同,“在家裡孩子是一個人學習,我們家孩子的自覺性不太好,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候都需要我或者他媽媽陪著。”趙先生說,“而在小飯桌就完全不同了,有專門的老師看管,那裡的學習氛圍是家裡無法比擬的,這樣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