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春来似画图群峰围绕茶山铺

湖上春来似画图群峰围绕茶山铺 ——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侧记

2018年3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在浙江松阳开幕,共有国家及省市领导、全国知名茶商、各地茶叶市场负责人、科研领域专家、媒体记者等500余人参加。本次茶叶节以“科技、市场、品牌、文化——品质发展”为主题;开幕式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将 “2017年度十大生态产茶县”、“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等荣誉授与松阳县相关单位。

湖上春来似画图群峰围绕茶山铺

细雨足时茶户喜

松阳历史悠久,生态优美,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气候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好山好水蕴育了好茶美茶名茶。松阳茶叶久负盛名,起源于三国、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衰退于民国战乱、恢复于解放后、创新于改革开放、兴盛于新世纪。松阳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茶产业、努力培育茶经济,倾力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等区域品牌,以夯实一产为基础,积极拓展二产三产,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配套服务建设等,构建“茶+N”多业态发展新模式,实现了茶产业转型升级。

松阳茶叶品牌“松阳银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浙南茶叶市场被列为“农业部定点市场”、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市”,大木山茶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茶香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较好地实现了“三产联动、三生融合”发展。

目前,全县共有10万人从事茶产业,茶园面积12.63万亩,良种率达95.6%,良种茶面积居全省首位。2017年茶叶产量1.42万吨,产值14.1亿元,形成了“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的发展格局”。自2008年以来,松阳县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茶产业协会合作,连续举办11届“中国茶商大会”,把全国各地的茶商邀请到松阳共商茶事、共谋发展,巩固了松阳作为全国绿茶集散中心的地位。

笑语盈盈茶香里

3月27日晚,第十一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开幕前夜,一场别具特色的“茶香物语”音乐会在松阳天元名都酒店隆重举行,到场嘉宾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等领导;还有数百位来自各地的茶商、学者、茶艺爱好者等……

整场音乐会由浙江越剧团主打呈献,该团根据松阳茶韵的特色与魅力,编排曲目,设计舞蹈,为到场嘉宾全方位地展现了松阳茶艺在新时代的精神与内涵。台下更是特色浓郁:观众7人一组,座在一个个茶艺桌前,一边品茗,一边聆乐。

乐曲声中,宾主尽欢;悠悠茶意,浓浓茶情;如画茶乡,如歌如诉。

知有行商来买茶

松阳浙南茶叶市场,正门旁,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题“中国绿茶第一市”。

随着人流走入市场,扑鼻全是茶香,放眼全是茶叶,茗者与行商在大袋大袋的茶叶之间穿行,或嗅或赏,或询价或还价,喧闹声一片。

整个市场包括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交易区和占地2.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每年春茶上市,场面最为火爆,人头攒动,车来车往,四海寰宇,各色人等。

据我们观察,今年市场上与往年不同之处有三:

一、部分店铺门前有专职茶工在进行筛茶:

在筛茶早已机械化的今天,忽然看到这种略显古老的人工筛茶行为,确实有点吃惊。据店家介绍,特意在店面前进行人工筛茶,是为了各地的行商提供一个更直观的拣选过程,因为来批发茶叶的商户很多,一买都是好几十斤,上百斤,整个筛一遍,买家会更放心一些。

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茶叶种植户,都开通了网络直播,从种植、采摘到晾晒、翻炒都在网上直播,而这种人工筛茶,看上去观赏性要比机器“好看的多了”,“尤其是一些老师傅,筛的时候能让茶叶在筛子里面转,说散开就散开,说收拢就收拢。好看的不得了”。

二、很多店铺前都有职工在打包小件快递,由此看来,网络销售正在飞快的普及。

三、宜兴茶壶、茶杯、茶宠等相关器具走进松阳。

湖上春来似画图群峰围绕茶山铺

村庄儿女各当家

3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茶商大会新生代茶人发展论坛在大木山茶园开坛;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松阳县委书记王峻等出席论坛,为青春喝彩。

松阳的每一位茶人,都是茶文化的承载者、讲解者,也是传承者、发展者,近年来,松阳的茶文化传播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之中,既有世代扎根茶山的淳朴茶农,也有从城市回归田园的新生代茶人。“新生代茶人们更能感知年轻人的消费观。他们用新鲜的思想、先进的技术、跨界的思维,建立起一个老中青消费人群的桥梁,把我们原有的茶文化、茶科研成果落地。”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屠幼英教授如是说。

此次论坛以“传承、创新、共享”为题,尝试梳理具有茶文化传承、茶科研实践、茶跨界发展等新路径,努力打造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参加者包括美国德州大学硕士夏琛、捷克茶人Alice、国内社群运营达人谢晶、器具玩家竺娜亚等业界新秀、以及近年来表现优异的松阳新茶人。

“从茶枕头上醒来,摘掉茶眼罩,用茶多酚牙膏刷牙,茶花皂洗脸,茶籽洗发水洗头,早餐吃含茶的面包,喝抹茶牛奶,穿上茶袜子和茶纤维的衣服去工作……”夏琛这样描述了新概念24小时茶生活。松阳本地新生代茶人叶洪清、陆俊敏、孟颖婷、孟雪芬等也分别讲述了自己在科学种植、产业营销、文化传承等等方面的故事和领悟。

楼桥四面钩疏箔

说到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2018年松阳最大的手笔,我们认为,应该是徐甜甜设计师的作品:石门圩廊桥。

徐甜甜,著名建筑师,16岁保送清华建筑系,然后进入美国哈佛设计研究学院拿到硕士学位。除了廊桥,徐甜甜在松阳的作品还有几处:云上平田的民宿、大木山的竹亭等。云上平田的民宿项目是松阳县“拯救老屋”计划中的一部分;这类在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并融入现代建筑理念,王澍也干过,在富阳洞桥镇,一口气改了21幢老建筑,两位顶级建筑师,才华横溢,房子改得美轮美奂。

大木山竹亭,似乎很符合徐甜甜的设计理念,光影、以及间距不等的竹篱,语言华丽,横纵不羁,确实是有性格的建筑。但说句真心话,石门圩廊桥,在我们看来,更为贴近经典建筑作品。

石门圩大桥,原本是一座几近废弃的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263米,在徐甜甜手里,搭了木廊,木廊有疏有密,间距不等,风格明显。

走在桥上,因为木廊的间隔顶蓬以及反射效果,你会发现桥下的水音,时大时小,立体感十足。从桥内看过去,光影层叠,深邃感营造的非常到位,能在视听两方面同时充分表现出强效三维的建筑,国内似乎不太多,这是我们认为该建筑有可能成为经典的论据之一。

论据之二,徐甜甜保留了桥两头的防撞护栏,原桥建于1974年,护栏上刻着那个时代的字迹,比如人民公社万岁等字样,看看这些字,再看看深邃的廊桥,文化意义顿时喷涌而出,45年,这是多么波澜壮阔的45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中央办公厅为参加接待的警卫人员每人做了一套毛料制服;如今,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45年!

石门圩廊桥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晚上亮灯的时候,一层层光圈套过去,现代科技感很强,再与古旧的桥柱交相辉映,令人不知今夕何夕。

石门圩廊桥极具经典气质,许多微妙之处必得身临其境方可体会。

说了这么多赞美,再来点困惑吧,比如桥中间那个观景台是啥意思啊,看不太懂,还有,为什么不造成石桥?大木山的竹亭已经略有朽败,这木廊,年头一久,风吹日晒不是个事儿呀。

总之,通过第十一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的各项议程,可以看出,松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古韵茶乡、田园松阳”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兴茶战略,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的理念,致力于将松阳打造成全国茶产业强县,使茶产业成为建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兴一方经济的小康产业。

记者:朱群丽 张明星 摄影:常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