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何以見得北京是全國人民的首都?至少十大建築是這樣認為的

原創 北晚新視覺網 2018-10-03 14:27:44

北京並不僅僅是北京人的北京,更是全國人民的首都。

960萬平方公里到處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自然人家真來了北京,咱們也不能虧待了人家不是。

於是在北京四代十大建築當中,跟交往接待相關的建築湊出了我們這個系列的下半篇。

上半篇的回顧複習,請看這裡:

北京到底有多大?一進北京就知道了

北京作為前清和北洋時期的中國首都,擁抱鐵路的時間並不晚。早年間的前門火車站曾是北京城的象徵。

不過解放以後,原有的前門火車站已經不能滿足“大國”首都的需要,北京站在新中國成立的第十個年頭非常適宜的出現在地平線上。

建成之初的北京站用“龐然大物”來形容毫不過分,相比同一時期的首都機場就太寒酸了。在沒有大規模人口流動和春運概念的時候,北京站的舒適感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之初。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1959年9月15日 北京火車站開通運營 高宏

其實飛機真正成為普通百姓的出行工具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事了。於是1980年1月1日啟用的首都國際機場候機樓,也就是現在的T1航站樓入選1988年評出的十大建築也就不足為奇了。後來的T3建成以後,再看這個航站樓,恍若隔世,更別提明年那隻城南的“火鳳凰”了。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首都機場候機樓 張風

小編在編輯這篇文章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北京地鐵東四十條車站在第二代十大建築中也有一席之地,百度了一下後發現,原來東四十條是當年罕見的換乘站,站臺下面還有一層為設計中的三號線預留的換乘站。在地鐵二號線中,建築面積也是最大,或許正是這個理由吧。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地鐵東四十條車站 譚澤輝

在缺席第三代十大建築後,2009年評選的第四代北京十大建築中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和北京南站分別入選。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鳥瞰 馬文曉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北京南站鳥瞰 馬文曉

又過去了十年,兩位依舊是北京城天上地下的“代言人”。

比不過上海,但也沒人比得過北京

作為首都,北京也是全國展覽中心和區域經濟中心。

在第一代十大建築中,全國農業展覽館在“以糧為綱”的年代裡自然佔據了一席之地。門口兩尊雕像一個主題叫人民公社萬歲,另一個叫大躍進萬歲,很有時代特徵。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全國農業展覽館 楊建國

1988年評出的第二代十大建築中,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躋身其中,國際+展覽很能體現出改革開放的氣象。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霍玉平

2001年評出的第三代十大建築中,很多都代表著新中國成立50年的成就。比如入選的北京新世界中心,就徹底顛覆了北京人對崇文區的固有印象。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新世界中心 張風

比如東長安街上的北京恆基中心、西長安街上的國際金融大廈則是上世紀90年代商務樓的水準體現。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建成之初的北京恆基中心 鮑道微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國際金融大廈 霍震

此外,同樣入選第三代十大建築的新東安市場和老百貨大樓一東一西孕育出今天的王府井步行街,也是北京進入21世紀前最耀眼的成果之一。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新東安市場 王希寶

2009年入選第四代十大建築的北京新保利大廈首創大堂內懸浮式特式吊樓,懸挑23.98米、高約50米、重約5000噸,其重量、體量在世界建築的同等結構中首屈一指。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北京新保利大廈 東方IC

北京歡迎你

又是六朝古都,又是新中國首都,又有西山長城大運河文化帶,又有一大票世界文化遺產……即便地處再偏遠,但凡是中國人,總歸要到北京來轉上一圈,於是接待設施自然不能少。

在第一代十大建築中,民族飯店和華僑大廈還有釣魚臺國賓館,接待設施一口氣入選了三個,足見北京在接待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民族飯店今天還在,當年不是一般人能住的,現在來這裡住宿的很多人是為了懷舊。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1959年9月5日 民族飯店提前竣工並交付使用 高宏

華僑賓館拆了後,在原址上重建了華僑大廈,只要花錢,就能隨便住。但畢竟是推倒重來再建的,少了些情懷。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1950年代 華僑大廈 高宏

釣魚臺國賓館小編沒進去過……看看圖過過癮吧~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釣魚臺國賓館 新華社

在1988年評出的第二代十大建築裡,北京國際飯店和長城飯店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符號。打開大門後的中國,尤其是首都北京,原有的接待設施早已不堪重用,於是這兩座一處位於長安街邊,一處位於使館區附近的“涉外飯店”成了那個時代的新地標。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北京國際飯店 張風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長城飯店 楊建國

很多人都忘了,大觀園也是第二代北京十大建築中的一座。這個真應該是拜87版紅樓夢所賜吧。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建成之初的大觀園,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張風

在第三代十大建築中,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大棚入選其中,理由是亞洲最大的溫室。

北京好地方多咧很

北京植物園 東方IC

建築是沉默的,也是能記錄歷史的。

至此,北京的四代十大建築都已盤點完畢。這四十大建築,帶著共和國發展的記憶,靜靜地佇立在京城,雖然很多已經淹沒在樓群裡,但它們的意義,是無可比擬的。

現在,一幢幢的高樓拔地而起,祖國越來越富強。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時刻,我們將最美好的祝福,獻給這片我們愛之深沉的土地,願她沒有憂患,繁榮永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