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官方定论、事实根据都在这

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官方定论、事实根据都在这

最近一段时间,消费降级成了一个热词,“榨菜泡面二锅头,骑上摩拜遛一遛”成了朋友圈里流行的自嘲,各种文章持续刷屏,告诉我们中国人穷了,改吃土了,请问你真的知道吃土的滋味吗?

此前,在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商务部发言人提问:“近期社会上出现了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消费降级’,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如何看待当前关于消费升级和降级之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关于“消费降级”的说法,有失偏颇。这种大众化商品销售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还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消费者从选择杂牌商品到选择安全放心知名品牌的消费升级。二是消费方式的升级。多样化电商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消费群体的扩大,满足了中小城市和乡村新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三是消费观念和消费心态的升级。共享经济等新的消费形式,反映了消费者更加理性、推崇绿色环保的消费趋势。

诸位吃瓜群众不要以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是在说“瞎说”,作为新闻发言人,说什么话都是需要很谨慎的,都必须有事实根据。对于新闻发言人的这番言论,文先生特意翻了翻一些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里面有详细的数据可以为这番言论做事实支撑,大家看看再下判断也不迟。

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官方定论、事实根据都在这

消费真的降级了吗?

很多微信文章用拼多多、名创优品、闲鱼的广泛使用来反映消费降级现象,但实际上这些更多是消费者消费渠道的转变,并不能说明消费水平在下降。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用户中有65%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而京东只有50%的用户来自三四线以下城市。

很多看起来是“消费降级”的二线消费品,对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群来说同样属于消费升级。目前我国居民城镇化率为58.5%,三四线城市平均城镇化率低于44%,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使得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拼多多、名创优品、闲鱼这些消费渠道,北上广深的高收入群体看不起,但是五环外的人呢?对他们来说,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消费渠道,现在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带去了便利和优惠,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消费升级吗?

晋朝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是个无用的皇帝,有一回大臣向他报告有个地方闹饥荒了,没有粮食吃,他反而问大臣,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说消费降级的人就像晋惠帝,认为百姓跟他一样都是顿顿大鱼大肉,没有肉吃就是消费降级,岂不知现阶段百姓有充足的粮食就很开心了,每个人都过上有大鱼大肉的日子,到现在都还没实现。

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官方定论、事实根据都在这

中国仍在消费升级的路上

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人均GDP 超8800 美元,消费服务业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017 年消费对GDP 贡献率59%,消费支出占GDP 的53.6%,但相对美国、日本、韩国消费支出GDP 占比分别为86.4%、76%、63%,我国GDP 中消费支出占比仍然较低,未来消费服务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2018 年以来,消费行业盈利改善的趋势开始从一线白酒、家电等向二线消费品扩散,食品、品牌服饰等行业的盈利在2018Q1 大幅提升,从2017Q4 的12%、-17%上升至2018Q1 的24%、20%。2016 年以来,一线白酒和高端消费品已经经历了一轮价格上涨,这为二线消费品销售的量价齐升奠定了基础,叠加行业品牌集中度提升和经营效率改善,带来了二线消费品板块的整体盈利改善。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以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已经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有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同时也会进行多元化的消费,二线消费品销售的提高不等同于人们对一线消费品的消费减少,两者的销售其实都是在增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