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河西鎮:專業合作社托起「致富夢」

今年,華亭縣河西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面實施“一村一品”戰略、跟蹤幫扶舉措,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幫助貧困群眾甩“窮帽”、拔“窮根”。

河西鎮河南村全村共361戶群眾,1400多人,2013年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2戶436人,貧困發生率達31.12%,2014年至2017年累計脫貧94戶35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5.35%。為加快脫貧步伐,今年,河南村乘著農村“三變”改革發展的機遇,打破傳統農業經營理念,成立了華亭縣桃園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充分利用村上閒置土地資源,吸收建檔立卡戶入股分紅,增加收入。

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合作社以前主要以種植山毛桃為主要經營方向,現在增加了養殖產業,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可以將政府補貼的雞苗、豬苗當做資產入股合作社,通過集體規範化養殖,解決貧困戶缺乏技術、不善經營等問題,讓發放到群眾手中的豬苗增加產值,並在年底按照簽訂協議獲取分紅。

合作社負責人王世強告訴記者:“我們桃園合作社今年帶動32戶貧困戶入社,養豬128頭,11月左右這128頭豬估計能出欄,保證給每頭豬返還300元,分紅是這個利潤的25%,下一步把雞舍(兩座)也建好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投放兩千多隻雞,再一個咱們的桃樹經過3年的經營,今年長勢比較好,下一步我們將帶動更多的貧困戶養殖山羊160頭左右,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爭取早日脫貧。”

河南村村民李改玲,一家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外地上大學,全家人的生活開支全靠丈夫在外打零工,在充分了解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勢後,今年6月她積極加入了該合作社。

“我們家有5畝地流轉給桃園,一年給200塊錢,我們來桃園打工,還能給家裡一點補貼。”李改玲說。

在桃園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像李改玲這樣的貧困戶共有32戶,他們不但可以以土地作為股份入社,農閒時還可以通過在合作社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河南村黨支部書記蘭宏財說:“年底貧困戶分紅可達到兩千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計劃養羊和種植中藥材項目產業,進一步帶動全村群眾發展致富。”

目前,河西鎮發展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達到10餘家,覆蓋帶動200餘戶貧困戶增收致富。(記者 張小鋒通訊員孫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