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要是上帝賦予我美貌和財富的話,我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

難道你沒看見我背上寫著孤獨的孤字嗎?

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叫人愛她……

對於建國之初的中國人來說,這些華麗、深情、貴族氣的聲音,代表著大多數人從未見過的西方世界。

[巴黎聖母院]又以其原著的經典性,電影臺詞的文學性,成為其中的代表作。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人們更為津津樂道的,是銀幕中的聲音。

邱嶽峰、李梓、胡慶漢……曾代表了國人對於西方的想象。

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剛成立。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巴黎聖母院]

1956年版的[巴黎聖母院],堪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代表作。

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嗓音細膩甜美如甘泉——她的配音演員是李梓。

神父一角既有骨子裡的陰險毒辣和狡詐,也有長期壓抑情慾的扭曲和痛苦,而遇上愛斯梅拉達,自私的佔有慾讓他選擇了自毀。

這個角色,是配音演員邱嶽峰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配音作品之一。

次要角色的配音,也毫不失色。

花花公子菲比一角的配音演員,是胡慶漢。他的音色華麗、高亢,適合表現紈絝子弟的朝三暮四。

給乞丐王配音的是尚華,那一聲聲“行行好”,透出底層小人物無助的處境。

就連戲份極少,其貌不揚的旅店侏儒,也能配出花來:

楊成純的嗓子能發出滑稽可笑的聲音,怪腔怪調配上演員誇張的面部表情,簡直天衣無縫。

像[巴黎聖母院]一樣,名著改編電影常以臺詞見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基督山伯爵]、[紅與黑]、[廣島之戀]、[悲慘世界]、[魂斷藍橋]……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配音作品:[魂斷藍橋]、[茜茜公主]、[簡·愛]

建國初期的普羅大眾,通過看譯製片見識到一個脫離日常生活的,遠離政治宣教的異域世界。

譯製片,是猶如明星般的存在。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配音演員,用聲音再造了一個世界。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輝煌

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正式成立。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譯廠舊址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譯廠靈魂人物——廠長陳述一,“6歲開始看電影,所以肚子裡有2000多部電影。”

成立之初,上譯廠設備條件極其簡陋:

沒有隔音牆,就用麻布包上稻草;沒有放映間,就改造一箇舊汽車棚;

設備還不是頭等問題,“草臺班子”“自立門戶”,怎麼配音,大家都不清楚。

當時的條件,他們無法出國交流學習,廠長陳述一帶領隊伍去中國電影譯製片廠的發源地東北電影製片廠“取景”,但“連最基本的口型都沒有學來。”

在一段時間的摸索後,上譯廠確定了“劇本翻譯要有味,演員配音要有神”的配音原則;

李梓、邱嶽峰、畢克、蘇秀、童自榮、劉廣寧、丁建華……

一批年輕的配音演員,逐漸成為中流砥柱,讓國人在大銀幕上初識西方奇觀。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譯廠配音演員

童自榮聲線瀟灑華麗、貴氣十足,經典配音角色是佐羅。

1978年上譯廠引進法國和意大利合拍片[佐羅],飾演佐羅的演員——阿蘭·德隆,一口“大煙嗓”,符合西方價值觀推崇的粗獷感、力量感。

但考慮到中國文化中的俠義之士,多玉樹臨風、氣度不凡, 所以把童自榮小提琴般的聲音放到這個西方俠士身上。

阿蘭·德隆本人聽到童自榮的聲音後,說自己“再也不想在中國亮嗓”,以免破壞觀眾心裡完美的形象。

1982年,蘇秀在給電影[虎口脫險]做配音導演時,遇上一個難題:

主角們在浴室,哼唱著“Tea for two and two for tea”。

“Tea for two”直譯為兩人份的茶,後被翻譯成“情侶茶”,但用中文唱起來,總生硬拗口。

後來,幾人一番琢磨,發明了一個新譯法“鴛鴦茶”。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後來,這段鴛鴦茶成為經典

這樣成功的二度創造,還有很多。

“葉塞尼亞”扮演者傑奎琳·安德烈稱讚李梓的配音,賦予角色新的生命。

陳丹青在美國觀看了[簡愛]的原版後,他的耳朵裡還只是邱嶽峰的聲音:

“簡直不能忍受[簡愛]中羅切斯特的扮演者喬治·斯科特的聲音。”

他們代表了上世界八十年代,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輝煌。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沉寂

上世紀50年代的[鄉村女教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王子復仇記]

到70年代的[音樂之聲]、[追捕]、[佐羅],

再到80年代的[大篷車]、[虎口脫險]、[茜茜公主],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為改革開放之前的普羅大眾,打開了一扇世界之窗。

那時候的經典配音形象,大多莊嚴高貴、命運充滿戲劇性。

相應地,配音則或華麗高亢、或深沉悲悽;時豐富誇張,極具感染力,時細膩溫婉,敏感情深……

雖然沒有說過一句英語,但他們卻以再標準不過的“國語”,“為我們塑造了整個西方”。

而如今,上影廠、譯製片已成為昨日黃花。

1999年的國產動畫電影

[寶蓮燈],以姜文、徐帆、陳佩斯、寧靜、梁天等豪華配音陣容,成為明星配音的經典。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寶蓮燈]海報

網絡聲優的日漸壯大,從電影到動畫、遊戲,都有可為——聲優被看好,或成配音行業新方向?

上譯廠,不只是昨日黃花

著名網絡聲優,醋醋

莊嚴、高貴、經典,遠沒有後現代景觀中消費、消解權威、實用主義更有市場。

上世紀羅切斯特深情的呼喚、佐羅高貴的亮相……都帶著當時國人對於西方世界的各種想象

而在資訊透明的今天,去神秘化的平等分享,讓上譯廠及譯製片原來生長的土壤徹底換了樣。

不過,這並不妨礙上影廠留下的譯製片,繼續著其經典地位。

今天,[巴黎聖母院]已經上映62年,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走過六十載。

歷史上的靈光一閃,總成為我們懷舊的出發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