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人生在選擇兩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讓自己機智選擇?

熊玲:人生在選擇兩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讓自己機智選擇?

很多事都會有兩難的抉擇,這裡我就 直面兩難如何讓自己機智做選擇的問題談一些看法。

曾奇峰曾經就父母的疑問時說,假如他們問:孩子不上學,我們是接受還是不允許?回答:作為父母,如果你們能從裡到外、從想法到行動都反感現有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你們的孩子就自然去學校了--你們代替了他們反感,他們就不必反感了。反問:那孩子得到支持,就更理直氣壯地不去上學呢?回答:這是一個技術性的說法,講的是千百迴轉的事的那最後的一件事,其中還有許多工作可做呵。

同理,處理兩難的思考:不管是吃苦瓜,還是吃香蕉,都要成為屎被拉出,你願吃哪個呢?應對兩難,可先根據結果而決定手段或方式。 如,你知道你的目標地是河對岸,你的選擇是乘船,還是過橋,是游過去,還是借人背過去?每條路沒有對錯,都能達至,可依自己的心情或現實情況而定。

熊玲:人生在選擇兩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讓自己機智選擇?

對於選擇高焦慮者,與其說處理選擇性焦慮,或學習放棄,不如說要處理過往的自主性創傷。但有專家說,面對創傷,你可不需去急著改變,而是僅陪同和自己那部分在一起,精確的去體驗它的各個面向。如是變化就發生。因為沒有苦是永恆的,並且機體都在努力自我修復中。

叢中講解精神分析時說:在精神分析治療中,需要處理現在的生活與過去(創傷)的關係。因為過去的創傷,正在影響一個人當前的生活。如果不處理過去的創傷,就難以走出來;如果只盯著過去的創傷,一直都在處理創傷,不注重探討當前的生活,也照樣難以走出來。所以,處理過去的創傷,指向當前的生活實際,兩者需要同時兼顧。

對心理治療師而言,叢中的說法是一個無懈可擊的指導,但這個是治療師都知道、卻難做到的指導。這猶如患者的問題正是“我知道我的病根,也知道我該應該做什麼,可就是做不到”一樣。當你告訴來訪者“不要抱著痛苦不放,你應把精力指向當前的實際生活”,試試他會怎樣反應?

究竟是處理創傷還是不要,是處理情緒還挖掘根源?是糾正認知還是還分析個性……無處不是兩難。不過,倒令我們看出一個本質問題:事物的“兩難”,並不一定是“抉擇”的為難,而是對“出發點”的不確定,以及對“目的”的模糊。

熊玲:人生在選擇兩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讓自己機智選擇?

所以,面對兩難時,比如是找工作還是考研究生?應先弄清楚自己,現階段考研究生的目的什麼?如果糾結是否接受心理諮詢?那麼需弄清自己,疑慮做心理諮詢的什麼?如果是諮詢師糾結處理創傷還是不要?那麼你需要釐清:處理創傷的目的何在,對方式把握的自信何在?

改變兩難的視角:它並非事物的左右有礙,而是左右的“道”都是路,只是你暫不清楚那條道更適合當下走。它也並非左右之路有好壞,而是選擇任意一條路,都是可走的路。

兩難,表面上是不敢做決定的焦慮症狀,實際是一種個性缺陷——畏懼做主,或自卑的外化。

所以能直面兩難,從根本上是要成長自己的個性,使自己變得內心充實自信,有判斷力、有目標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