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福建發展的「創新脊樑」

托起福建发展的“创新脊梁”

托起福建发展的“创新脊梁”

位於南安市的遠大公司新投產的全伺服智能生產線

在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邊建設、邊招人、邊科研、邊轉化”創新模式推動下,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相繼落地建設,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來自省科技廳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帶動下,全省約84%的高新技術企業、68%的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和70%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福廈泉成長,86%的授權發明專利在福廈泉產生;新增泉州芯谷、南平和武平3個省級高新區,去年全省7個國家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7415.1億元,同比增長12.8%。

作為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和全國創新改革的重要試驗田,福廈泉國家自創區建設兩年來,密集敲響創新鼓點,打造高質量創新載體。從福廈泉向外輻射,自創區創新資源的溢出效應將帶動福建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全國創新發展重要一極。

從科技創新平臺、特色產業園的建設到重大產業項目、新產業的加速崛起,福廈泉國家自創區各片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引擎,全力托起福建發展的“創新脊樑”。

深化改革創新政策先行效應彰顯

引進中科院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30家國內外知名服務機構入駐、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援助中心、與中國航天院系統相關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近期,“知創福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加快集聚國內外中高端創新資源,建立一體化的知識產權大服務機制,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得以提升。

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設,正是一年前福建在全省推廣的福廈泉國家自創區首批18項改革創新舉措之一。

“首批18項改革創新舉措在全省複製推廣,並被審計署廣州辦作為正面典型案例予以宣傳,創新改革先行效應彰顯。”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福州、廈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於2017年6月通過第三方評估,廈門市有望進入國家引領型創新型城市行列,泉州市列入新一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自創區及各片區政策先行,多點突破,不斷創造先進經驗做法。

建立自創區和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協同發展;福州片區出臺支持房地產項目配建人才公寓、支持各類園區自建人才公寓等創新舉措,突破以往由政府包攬統建人才公寓模式;廈門片區創新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辦法,榮獲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複評第一,採取企業為主建設、政府出資扶持、共享儀器設備、提供開放服務等模式,在生物醫藥產業鏈關鍵節點上已建設服務平臺21個;泉州片區創新科技金融結合方式,擴大續貸無需還本業務規模,截至2017年底貸款餘額達471.7億元,泉州銀行“無間貸”獲銀監會推廣。

構建特色園區打造創新發展高地

在廈門科技創新園,集成電路設計與關聯產業園正加快建設。

這裡引進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擬總投資40億元,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營收80億元,將引進不少於30家優質集成電路企業、不少於200家新一代信息產業企業入駐,項目一期已部分建成並運營。

“廈門片區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正加緊建設‘一區一園一基地’,集成電路設計與關聯產業園就是其中的‘一園’。目前,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覆蓋芯片研發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廈門火炬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有限公司招商一部經理何鯤說,去年,該基地規上集成電路企業產值達143.8億元,居全國第5位;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產值約32億元,居全國第4位。

“以構建特色產業園區為抓手,把自創區加快打造成引領全省創新發展的高地。”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葉碧海說,自創區圍繞培育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三片區重點產業集聚園區發展,釋放輻射帶動效應。

在福州片區,大數據產業園加快建設,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一期全面投用,雲計算二期和超算二期啟動建設。

在泉州片區,泉州“芯谷”高起點規劃建設,總投資333億元的三安高端半導體系列項目已開工;網商虛擬產業園入駐市場主體超過7000家,微波通信產業基地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用微波通信射頻組件生產基地。

重大平臺落地區域創新能力提升

在福建省新型顯示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支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科技部專家帶領的創新團隊,建成了集學科、人才、科研、工程開發為一體的創新功能體系。目前,多件專利與技術成果在企業進行轉化,與冠捷集團等合作開發的移動互聯顯示產品產值超過200億元。

福州大學科技處處長郭太良介紹,該研究中心抓住福廈泉高新技術區域顯示產業由“大”向“強”轉變的機遇,致力於開展新型顯示技術、新型背光源與照明技術等方向研究,逐步建立起從材料研發、顯示器件研製、信息處理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的新型顯示技術發展鏈。

在自創區“邊建設、邊招人、邊科研、邊轉化”創新模式推動下,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相繼落地建設,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福州片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專利審查協作福建分中心建成,吸引華為、微軟等創新巨頭扎堆,建設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廈門片區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一期投用,石墨烯工程及產業研究院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形成40項可產業化成果;泉州片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建成,近期將投用……

下一步,我省將深化自創區與自貿試驗區、保稅區聯動,全方位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逐步形成福廈泉科技創新大走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