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爲何最權威?——因爲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寫在前面

2000年以來的17年間,日本有16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難道我們與日本的差距真的在科研本身?Too young,Too simple! 近年來,我國增加了相當大的投入在科學研究方面,在國際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其實已遠超日本。

問題的關鍵是:我國配置科研資源、評價科研成果有著很強的行政色彩,科研經費存在大量浪費,大量論文為應付考核、評價、晉升而發表,缺少應有的創新價值。陳傳席先生的文章《不要培養人格低下的知識分子》,或許會給我們一定的啟示意義——

不要培養人格低下的知識分子

作者 | 陳傳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

1986年至1987年,我在美國一所大學任研究員,在一次華人聚會上,忽然有幾個人跑到我面前,熱烈地向我祝賀。我吃了一驚,他們也馬上停下來,“你是……”原來他們弄錯了。

交談中才知道,當時有一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大概叫李遠哲,長得很像我,“長相,年齡,氣質,風度……啊,他比你個頭還是稍矮一點。不過,太像了。”

他們都是臺灣人,在美國工作或留學,剛從廣播中聽到李遠哲獲諾貝爾獎的消息,而且李遠哲也正在這個城市,他自己也是聽別人告訴他自己獲諾貝爾獎的消息,後來又在廣播中得到證實了的。

化學知識小貼士

李遠哲(Yuan Tseh Lee),世界著名化學家。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196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畢業。1979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因為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中李遠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應用於一般的化學反應,特別是研究較大分子的化學反應;利用激光激發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

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因為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本文作者:陳傳席先生,與李遠哲確實有一點神似

原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得主事先一點也不知道。既不要自己像乞丐似地把自己科研成果一一上報,也不要填表,更不要自己吹自己的成果有什麼獨創和高明,更不存在拉關係、開後門等等,而是由有關專家提出推薦,且不通知科學家本人,再由權威專家評判,評判後,發佈消息,所以得主往往事先一點不知道。消息發佈後,大家向得主祝賀,得主當然也很高興,更十分光榮。

但如果要科學家自己上報、求獎,求人為自己發放諾貝爾獎,而且必須自吹自己的成果如何高明,同時還得貶低別人(同行)的成果,又是填表,又是上報,又是審核,等等,那麼,這位科學家還高貴嗎?人格還高尚嗎?他還有時間和心情去從事研究嗎?

諾貝爾的妻子是被一位數學家奪走的,諾貝爾為此十分傷心,所以,諾貝爾獎中不設數學獎。後來,國際某組織設立了世界數學獎(我忘記了具體名稱),相當於諾貝爾獎。

上次得主是一位俄羅斯數學家,這位數學家埋頭數學研究,功力極深,但從不發表論文。如果在中國,他肯定不會被聘為大學教授,但俄羅斯一位大學校長還是聘請他為教授。

這位數學家只把自己的研究結果掛在自己的電腦網上,絕對沒有向任何刊物投稿,他認為投稿有辱他的人格,他在自己研究成果前寫下一句話:“就是這樣的。”結果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國際最高數學獎。

全世界轟動,他也無動於衷,繼續過自己平淡而緊張的研究生活。通知他去領獎,他一笑置之,拒絕去領獎。他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有教授工資,能維持生存和研究也就夠了。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骨氣,但不可能完全如此。比如當官的,下級必須服從上級,而且官員禮賢下士時,面對群眾、賢士,他應該表現出“處下”的風度,絕不可高傲。

此外,為了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略去);又比如一個乞丐向人乞討,他必須低下……

但知識分子必須有獨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別是骨氣。

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因為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寅恪

社會也應該尊重和維護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高尚人品,至少不能培養知識分子的“低下人格”,而現在很多規定就是培養人的低下人格。

比如評獎,先發通知,叫人去看通知,然後按通知規定,把自己的著作或畫集上交,再填寫表格,自己認為自己的作品能得幾等獎,並講出自己作品的優點,比別人作品強在哪裡。

一個知識分子,自己拿自己的作品去求獎,自己講自己作品如何好,而且還必須貶低同行其他人的作品,這人品就不會太高,還能有什麼格調呢?但不求獎也不行,因為每年都有大量著作、畫集出版,評職稱、評工作、入協會,都要得獎作品才算數。

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因為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這還不算,評獎時還要活動,打聽好誰當評委,好一一登門拜訪打招呼,是否送禮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在某市辦一個書法展,原定好請一位名人出來講講話並剪綵,名人也答應“肯定來”,但到展覽前一天,名人告訴他:“不行了,有緊急事。

我的作品要參加評××××獎,這幾天正要評,我得去活動活動。”“去活動就有希望,不去準沒戲!”他去活動了一個多星期,果然獎評到了。

爭著當評委,誰有權誰當評委主任、副主任,再由他挑選幾個和自己合得來的評委。評獎討論時,首先把自己的作品評上高獎,再評幾個關係戶,或自己朋友的學生……

真斯文掃地矣!

我建議,以後評獎也像評諾貝爾獎一樣,由有關部門找一批權威專家參與,由權威專家推薦,再評比。如果權威專家自己的作品也被另外權威推薦,那麼評到他的作品時,作者必須迴避。評好之後,再公佈。

這樣可以少折騰作者,不要讓他們為評獎到處兜售自己,到處拉關係,長此以往,知識分子人格降低而不自知,還以為是應該的。其實,每年出書出畫冊很多,但真正好的著作是十分少的,大家一提就知道的。

現在,好書評不上獎,十分惡劣低下的書反而能評上獎,問題就出在人格高尚的人不願降低自己的人格去求人求獎,而人格低下的人本來寫不出好書、畫不出好畫,便到處求人拉關係,或者自己有權,獎便評到自己頭上,不是評獎,而是評關係、評權勢。

知識分子是社會精英、人群的典範,他們人格的高下決定社會素質的高下。所以我希望不要培養人格低下的知識分子和文化人。要培養他們高尚的人品和人格,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捧著自己的作品求人為之評一個獎,這人格還不低下嗎?

明代朱元璋就是培養知識分子人格低下的一個皇帝,歷來“刑不上大夫”,而朱元璋對具有高尚人格的知識分子,或拍頰,或逮捕,或腰斬,或侮辱後殺頭,重用的都是那些俯首貼耳、人格低下的人。從明初始,知識分子的人格集體降低,直到五四運動,知識分子的人格才上升起來,到1957年“反右”,知識分子已無人格可言。

知識分子人格低下,整個社會人的素質必集體降低,中國人的素質之低早該注意了。我們不希望再培養人格低下的知識分子,因而在細節操作上都應該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