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中的四大人生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和無所待!

莊子的《逍遙遊》給我們的啟示是,人生其實就是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最後放棄對風的依賴,完成生命主體的自由,完成靈魂復歸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最後結果就是無所待,達到莊子所說的超越了人間的功利和慾望的逍遙的境界。所以,人生是從有所待到無所待進化的過程,你掌握了無所待,你就能成為莊子眼中的至人、神人和聖人。

莊子是中國文化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個哲學家,他高蹈獨立與眾不同,他是生於那個時代但又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哲學家。在當時眾多的哲學家看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過程。生命壯美舞姿翩躚,但也無非是在一個無法擺脫的環境中起舞而已。我們就像是水箱裡的金魚,看似自由活潑,其實那只是看起來很美。人生天地間,我們就像是一場大火中的野草,無處遁形無處可逃。儒家強調仁和禮義,其實禮義就是我們人生的界限,你不能脫離人生和社會的規則而生活,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花朵離不開陽光。這似乎是哲學家的通識。

而莊子就大不同。莊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恰恰是擺脫那些路徑依賴,擺脫環境的束縛,掙開那些人性的枷鎖,脫離人世間的所有對靈魂的羈絆,如他的《逍遙遊》中的鯤鵬一般,扶搖直上九萬里,最後走向無所待的逍遙的境界。

莊子是追求逍遙境界的思想家,他的理想不是君子不是賢人更不是帝王,哪怕是上古的帝王,也不在他的眼裡。他的理想是高蹈於逍遙之境,超越我執之境,超越功利,達到審美之境、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至人、神人和聖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莊子是超越了整個時代,他是站在雲端的智者,是俯瞰眾生的至人,是追求無所待終極逍遙的探索者和佈道者。

為何《莊子》的開篇,就是逍遙遊?因為逍遙遊中寄託了莊子的人生理想——無所待。因為無論是誰,有所待的話,你的人生就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由。讓我們來看看莊子那篇充滿奇妙幻想但又有深刻的哲學思考的逍遙遊。

莊子逍遙遊中的四大人生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和無所待!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 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 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 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遙遠北方,不見太陽,天黑水暗,叫作北冥。北冥有魚。名鯤,從頭到尾幾千里長,沒法丈量。鯤變成鳥,名鵬,背脊幾千里長,沒法丈量。鵬努力飛起來,翅膀 好像天際的雲,鵬這種鳥,平時浮游海上,每到海水徊 流成大漩之年,便要憑藉水勢升空,遷飛到南冥去。南冥在遙遠南方,不見太陽,天黑水暗,同北冥一樣的是海洋。

齊國有人,名諧,專門蒐集怪事。諧先生是這樣說 的:“鵬遷飛到南冥去喲;必須憑藉水勢,努力拍打翅膀,划水三千里,才可能升空。升空脫離海面以後,還得一 圈圈的盤旋,攪動大氣成一柱龍捲風,把自己抬升到九萬里的高空,才可能啟程向南方飛去。南飛航程遙遠,又得藉助於夏季颱風的推送喲。”

 看那列子,修得風仙之術,乘風飛翔,享受空中旅遊,活得自由自在。列子每次乘風旅遊,玩他個十五天,列子不用兩腳走路,也不用馬用車用船,完全解決了行路的問題。但是,列子還有所待。待什麼呢?待風。乘風飛翔,必須待風,無風便不能升空飛翔了。這個困難情況,列子與鵬相同。可見列子也不是想飛便能飛的。凡是有所待的,就不能說是真正的自由自在,就不能說是真正的逍遙。

誰能夠做到絕對的無所待呢?若有人能洞察宇宙萬物的真相與本質,依靠著大自然的規律,掌握了天地間的陰氣、陽氣、風氣、雨氣、晦 氣、明氣這六氣的變化,從而利用這六氣、獲得無窮的生命力,長存不死,那麼他還需要等什麼呢,他是絕對的無所待了。

他到底是怎樣的人?就本體而言,他是至人,遺棄了自身的至人。就功用而言,他是神人,混滅了業績的神人。就聲名而言,他是聖人,消亡了稱號的聖人。他是三位一體的。

莊子在逍遙遊中為我們虛構了一個神奇無比的鯤鵬的形象。鯤鵬等風來、乘風起逆風行,到最後如果能夠取消對風的依賴,就能實現逍遙的境界。這深刻地揭示了一個人生的哲理,我們往往有所待,這個待,其實就是我們的慾望,但慾望既是讓你起飛的風,又是束縛你的靈魂的枷鎖,為了實現人生的大逍遙,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因為用黃金打造的翅膀,註定無法飛翔。

莊子的逍遙遊,講的不是鯤鵬的故事,而是人生境界的故事,狡猾的莊子,把人生的四種境界藏在鯤鵬扶搖而起的故事中,讓我們去細細品味。

莊子逍遙遊中的四大人生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和無所待!

人生的第一種境界是等風來。小魚化成鯤鵬是需要條件的,當風起來的時候,浪湧來的時候,小魚順勢而化,成為鯤鵬,乘風而起,完成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飛躍。人生亦是如此。在生命的旅程中,出發前,你要帶好行囊,你需要很多條件。你需要自我鍛造,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你需要父母朋友的關心與鼓勵,你需要一顆蓬勃的野心,需要一種毅然前行的勇力。這樣才能讓你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所以,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你需要耐心等待,等風來,等雨來,等著那個在正確的時間來的正確的人。因為,不是所有的風都能讓你起飛。吹面不寒楊柳風,也許會讓你流連在春風沉醉的晚上而樂不思蜀,暴雨狂風也許會讓你折斷翅膀,所以,人生的道路,等待很重要,努力很重要,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的第二個境界是乘風而起。就像是鯤鵬一般,風起的時候,鯤鵬乘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時候,鯤鵬實現了他的第二次飛躍,從一隻魚兒成為遨遊天際的鯤鵬了。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啊,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緊緊抓住它,這樣就有可能實現人生的飛躍。但這時候的你,是自由的嗎?顯然你已經陷入了更大的慾望之中。此時的你,只是風的運動的產物,你就是風的奴隸,你就是你野心的奴隸,一旦風停雨住,大鵬將會墜落,一旦你的機遇喪失,你將被摔得屍骨無存,這就是人生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所以,要想成為強者,就必須學會逆風飛翔。

人生的第三個境界是逆風飛翔。在莊子的逍遙遊中,鯤鵬成為風的奴隸,風往哪兒吹,大鵬就必須往哪兒飛。看似逍遙自由,其實鯤鵬只是風手中的風箏和提線木偶而已。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只能逆風飛翔。但這仍然是不自由,不逍遙的,因為,我們仍然必須依靠風,依靠這個社會,依靠我們的慾望和野心,而過多的慾望和野心,就像是毒品,它讓我們興奮、抓狂最後瘋狂。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無所待。在逍遙遊中,莊子說,大鵬沒有風不行,就是那個學會了乘風飛翔的仙人列子,也只能在天上飛翔十五天,十五天之後,他還是要落到地面上來。所以,鯤鵬是不自由的,列子也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們有所待。真正的逍遙和自由,是取消了依賴,我不再等待什麼,不去依賴什麼,我的身體和靈魂是完全自由的,我超越了人世間一切的慾望,超越了人世間一切的功利,我的手段就是目的,目的就是手段,我已經化為宇宙中的一切,實現了人生的超越,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無所待的逍遙境界。達到這種至高無上境界的,只有至人、神人和聖人,因為在莊子看來,至人忘記自己,神人忘記功利,聖人消亡了稱號。

莊子逍遙遊中的四大人生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和無所待!

這只是人生的一種理想,事實上,生而為人,沒有人能擺脫世界,沒有人能擺脫慾望。但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行囊裝的太滿,你無法走得太遠,慾望過多,你的靈魂就無法起飛。所以,放手也是一種前行的姿勢,是一種行穩致遠的更佳策略,放棄也是一種進取。

莊子告訴我們,年輕時候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人到中年時,是該放棄一些東西,因為,有所待就不自由,無所待就很逍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