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三國能人輩出,謀士眾多,以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陸遜為首。那麼這四位謀士,正史是如何評價的,究竟怎樣排名比較合理呢?

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4、司馬懿(179~251),字仲達。今河南溫縣西人。出身世族,曾勸曹操一鼓作氣攻打劉備蜀漢,“劉備以詐力取成都,蜀人心不附。”曹操以得隴望蜀感嘆,失去打敗劉備的機會。司馬懿與曹丕友善,在其病逝後成顧命大臣。

諸葛亮北伐時,其當機立斷,迅速斬殺孟達,面對諸葛亮的北伐,能堅忍不出,利用有利地形屢次讓蜀軍糧草不濟,最後成功拖死諸葛亮。後又迅速剿滅遼東的公孫淵。

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曾勸曹爽不要攻打蜀漢,後受其猜忌排擠。再次利用忍術,麻痺曹爽,成功發動高平陵政變,一舉誅殺曹爽勢力,使得司馬家族開始控制曹魏實權,經過三代經營,其孫司馬炎成功代魏自立,統一了全國。

3、陸遜(183~245) ,字伯言,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江東四大族,孫策之婿。平山越,攻荊州,皆陸遜之計。最經典戰役莫過於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八百里,讓雄才的劉備鬱鬱而終。是三國軍事家中,被低估的人物。

賈詡曾評價吳蜀說,“諸葛亮善治國,陸遜知兵勢。”後曹丕不聽,派魏揚州牧曹休攻打吳國,被陸遜擊敗,司馬懿不敢對敵。

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可惜其因親附太子,牽涉宮廷鬥爭,數遭孫權責問,憤恚而卒。

2、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今山東沂南南人。27歲出山,協助劉備建立蜀漢大業,三分天下,後主時,平南中,伐中原,其對手司馬懿“畏蜀如虎”,堅守不出。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都不敢追襲,留有諺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後司馬懿案行其營壘,嘆“天下奇才也”。

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惜其事必躬親,積勞成疾,54歲即病逝,留給後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嘆。

1、郭嘉(170—207),字奉孝,今河南禹縣人,曹操手下早期最有名謀士。其協助曹操東征西討,一統中原起了重要作用。但孫策強勢崛起,盡得江東之地時,曾想趁官渡之戰偷襲許昌。曹軍皆驚,唯郭嘉預測孫策輕而無備,必死於匹夫之手。後諫曹操坐山觀袁尚、袁熙鬥,成功統一北方。史書記載,其“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曹操常言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後死於在北征途中,年僅38歲。

三國四大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二,第一真是厲害

曹操赤壁失敗後,曾捶胸頓足說,“若郭奉孝在,必不至此。”遺憾其早逝,未能與周瑜、諸葛亮交手,留有諺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