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臨近中秋的沁源小城,天藍水碧,秋高氣爽。一撥撥遊客來到沁源,走進靈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感受著古老的人文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在聖普科技生態園,一串串葡萄掛滿枝藤,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吸引眾多遊客體驗採摘,流連忘返……這是沁源縣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景象。

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赤石橋鄉牡丹花觀賞月活動、官灘鄉“繽紛六月·綠韻官灘”主題系列活動賽羊會、中峪鄉金菜花旅遊文化節、“交口情·菩提緣”文化旅遊節、景鳳鄉國際寵物生態露營節暨第四屆生態運動帳篷節、王陶鄉“花坡花海·風情草甸”旅遊節……鄉鄉有活動,村村有看點,一個個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鄉村文旅活動在沁源縣輪番開展,此起彼伏,如火如荼。這是沁源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全力助推全域旅遊發展的縮影。

理念引領 圍繞綠色構建全域旅遊佈局

從“煤炭縣城”向“綠色沁源”的華美轉身,是沁源縣轉型跨越發展的精彩之筆。今年以來,按照全縣“五大發展”思路和紮實走好“五條路徑”的總體要求,在全域旅遊思路的指引下,沁源縣立足資源優勢,高點站位、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率先作為,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促進“旅遊+”“+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等多元化旅遊板塊活力四射,昔日的“煤炭縣城”正在向生態宜居、康體養生、休閒度假的生態綠城和旅遊新城大踏步邁進。

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特別是在鄉村旅遊方面,沁源縣根據各鄉鎮不同的旅遊資源,積極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景點、農家樂建設,全力打造“一鄉一品牌”“一村一主題”“一家一特色”等鄉村旅遊特色品牌。通過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不斷構建起“全域覆蓋、全城聯動、全民參與、全景聯合”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綠色,是沁源縣的底色。

生態,是沁源縣最大的發展優勢。

“別的地方搞全域旅遊,我們希望做全域度假,搞森林康養、鄉村康養,把夏季充分利用起來,把沁源優越的生態條件、清涼的氣候條件、綠色有機的食材資源利用起來,讓遊人夏天來到沁源遊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讓沁源沁人心脾,如春風拂面。”繪就康養沁源大藍圖,沁源縣委書記金所軍信心十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沁源縣全域旅遊產業發展,因“綠”而迸發活力。今年上半年,沁源縣接待遊客159.81萬人次,完成旅遊收入16.05億元,同比增長25.8%。

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全域旅遊就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現代大旅遊格局。咱們縣享有‘三晉生態第一縣’的美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既是16萬沁源人民的迫切願望,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沁源縣副縣長李建萍對山西晚報記者說。

規劃定位 打造特色旅遊發展產品

2018年1月27日,在太原舉行了《沁源縣國際慢城概念規劃》評審論證會,會上,沁源慢城概念規劃順利通過。目前,國際慢城東山慢道項目前期規劃設計工作已經展開;

城南溼地公園項目前期工作已經開展;

全域康養旅遊綜合開發項目與景峰國際集團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目前《沁源縣全域康養旅遊開發策劃》已經完成;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配套工程立項手續審批及初步設計工作正在進行,陳列館布展工程展覽主體及周邊綠化建設已完工;

“靈空山康養特色小鎮”及“琴泉山森林特色小鎮”項目正在申報階段;

……

“以前說起旅遊沒人會想到沁源,在大家的印象中沁源除了靈空山,就沒個值得跑的地方了!窮鄉僻壤,交通不便,很少有人來沁源旅遊,在全市旅遊大盤子中,咱縣也不是重點。”沁源縣旅遊服務中心負責人郭天紅談起沁源縣旅遊時感觸很多。

“今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尚旅,做活綠色發展文章’的發展思路,就是要把全域康養與全域旅遊相結合,以打造‘綠色沁源’康養勝地為目標,建設‘國際慢城’‘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三位一體為基礎,深度開發沁源縣的生態遊、文化遊、鄉村遊,使旅遊與其它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為此,沁源縣將大力推進以康養為核心的特色小鎮建設。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沁源縣綠色資源和歷史文化潛力,規劃創建“靈空山康養特色小鎮”和“琴泉山森林特色小鎮”,以及“景鳳美麗鄉村”等鄉鎮旅遊區,積極推進“綠色沁源”康養勝地建設。把康養作為沁源旅遊的主打品牌推向市場,吸引全國乃至海內外向往康養的人群;規劃落實“袖珍古城”恢復工程。積極保護利用王陶鄉王頭村、任家莊、豆壁,王和鎮大柵古堡、古寨村等古代民居、古堡等,打造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濃郁民俗風情的特色鄉村旅遊區;加快完成閆寨旅遊區建設。積極推進太嶽軍區司令部紀念館布展工作,完善沁源縣紅色旅遊區項目,規劃建設有互動體驗功能的紅色文化景區,把閆寨真正打造成沁源縣具有特殊魅力的紅色旅遊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完善旅遊功能配套 積極打造生態旅遊產業帶

作為一個擁有16.19萬人的縣,沁源縣是山西省首批、長治市首個脫貧摘帽縣。實現鄉村振興、狠抓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沁源縣振興的發展目標。“轉型、增綠、開放、強基、富民”是沁源縣委書記金所軍提出的發展思路,“修路、種樹、治水、興文、尚旅”是發展路徑。

“走,咱們去龍頭村賞油菜花去嘍……”沁源縣中峪鄉龍頭村的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來此賞花踏青的遊客絡繹不絕,一度刷爆朋友圈。

鄉鄉有產業,村村有景點,是沁源縣旅遊發展的目標。為此,沁源縣各鄉鎮及早動手,通過外出學習,深入挖掘現有資源,逐步開展鄉村旅遊示範點規劃工作,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形式,創新“旅遊+扶貧”等模式,引導農民流轉土地、荒山等入股到企業、合作社、公司等經營主體,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完善旅遊功能配套,積極打造生態旅遊產業帶,通過產業帶連接鄉村,促進該縣生態美、百姓富、產業興的有機統一。

全域旅遊 沁源推進綠色轉型的首選


王家灣村的村支部書記李國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過著忙時春種秋收,閒時拉拉家常的純樸生活。李國慶曾想過各種改變王家灣村貧困現狀的辦法,但都無果而終。後來,他聽說隔壁村旭河要發展旅遊,打造農家樂。起初,他覺得這是亂投資。因為在他的印象裡,掙錢的方法無非就是出賣勞動力,或者搞一些小型企業,搞旅遊那簡直就是竹籃打水。可沒想到,這裡的農家樂吸引了不少遊客,而且獲取了可觀的收益。

李國慶就尋思,這東西光憑道聽途說不真切,得實地打探。於是,他找了幾個散客打聽情況。他們這樣說:“城裡的高樓大廈看煩了,快節奏的生活搞得人很壓抑,還是這幽靜的地方好,心靈有了歸宿,精神得到盪滌。”就連一些本地人也說:“還是村裡好,空氣就是不一樣。”李國慶一聽才明白,原來現在這山這水這麼受歡迎!

“發展旅遊就是要為老百姓帶來真金白銀,咱們社科農莊目前已經投資3000多萬元,流轉土地109畝用於種芍藥、金絲菊、葵花等,種植櫻花樹1600餘棵、海棠樹1500餘棵,帶動村民月增收2000餘元。同時將原有的住宅進行恢復,其中新修窯洞6座、恢復9座,搞鄉村旅遊就是要有‘鄉土氣息’,保留原生態,這樣才能真正讓人們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旅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田斌說道。

擴大宣傳集中發力 提升沁源旅遊知名度

來自安澤縣的王先生慕名來沁源縣遊玩,他說:“雖然離沁源不遠,但是從來沒有來過。前段時間,從媒體上看到‘來沁源深呼吸、慢生活吧’‘站在沁源深呼吸發現綠與美’等報道後,決定帶著孩子來遊玩,去了靈空山、花坡,感覺特別好,到處是綠樹,真是涼快!”

沁河源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晉京展;

“綠色沁源”山水畫寫生活動在沁源舉行;

全國30家主流媒體聚焦綠色沁源; 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森林帝國》新書發佈會在靈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

“沁新杯”綠色沁源媒體聚焦大型採訪活動暨攝影大賽舉行;

 

風景這邊獨好。隨著這些大型活動的開展,全國30家媒體的60多名記者朋友已相繼在各自就職的媒體開始推送採寫的新聞稿件。他們以不同的視角,審視沁源,推介沁源,通過優美的文字、震撼的圖片,讓養在深閨尚待識的綠色沁源瞬間火爆,聞名遐邇,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宣傳攻勢。而“冬遊海之南,夏住沁之源”的標語已成為沁源縣對外的印象,隨著沁源縣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大幅提升,越來越受到遊客的青睞。

“我們將積極拓寬旅遊宣傳渠道,搞好一年一度的靈空山旅遊避暑節、菩提寺廟會、景鳳生態運動帳篷節、龍頭千畝油菜花賞花節及其它旅遊節慶活動,提升沁源旅遊知名度,擴展遊客市場,使沁源旅遊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還將深入挖掘,做好旅遊配套服務,比如說旅遊特產、沁源美食等,真正將一張藍圖繪到底。不久的將來,沁源縣縣城成公園、鄉鄉有景點、村村有景觀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將會實現!”郭天紅信心十足。

美麗沁源養在深閨無人識的歷史將被改寫,迴歸自然,走進鄉村和森林,會成為越來越多人時尚出行的選擇。現在有句話正在響亮發聲,“冬遊海之南,夏住沁之源”,並肩海南,這是沁源手握的底牌,也是一種氣魄。

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舉

通訊員 韓小紅 廉桂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