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女性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

上一篇說到:

女性是一個非常挑剔的群體,很多女性,寧可單身,也絕對不嫁給一個肥宅屌絲。

因此女性的本心,是“寧嫁英雄妾,不嫁庸人婦”。哪怕只能分到一半的男人,也比米其林肥宅屌絲好。

所以如果你實行一夫一妻制,加上大學教育的普及,結果就是剩女不結婚。不生孩子,一個人驕傲矜持的活著。

很多人以為“一夫一妻制”是我們國家的主流。它不僅是現行的法律制度,而且也是常見的、天經地義的。

夫妻制度

在中國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有4900多年,都不是一夫一妻,而是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真正意義上的一夫一妻,是從1949年之後確立的。滿打滿算迄今也就70年。

中華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中國傳下來的古老傳統智慧,必然有其深刻的道理。

而“一夫一妻制”並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而是從蘇聯傳入,其背後是東正教的思想。

這種思想,來自於一種叫做“進步主義”。其根源來自於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根源於黑格爾哲學。再往上溯的話,是法國大革命。

進步主義基於這樣一種思想。其認為,1949年之前的制度,全部都是愚昧的,落後的,野蠻的。

而國力要儘快發展,要成為天朝上國。

所以我們要“改天換地,打造一個新中國”。

任何一個偏方都會有後遺症。有時候就是一項巨大賭博罷了。

任何偏方都是有缺陷的。最快的方法有時候是不走捷徑。

從歷史上看,反倒是日韓老老實實搞進出口貿易,普遍建立起了鋼鐵廠。

扯得有點遠了。我們迴歸正題。

一夫一妻制並不是隨中國歷史有生即來的。而是從蘇聯傳過來的。

實際上沒有經過實踐的考驗。有可能是個大坑。

生育率

這裡還是假設是我們的遠親,黑猩猩先生。

為什麼很多女性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

在猩猩史上,大致存在著幾種婚姻制度:

  • 傳統黑猩猩:一夫一妻多妾制
  • 鬍子特別長的猩猩:可以取四個母猩猩
  • 特別黑的黑猩猩:隨便換
  • 信上帝的猩猩:一夫一妻

在這些婚姻制度中,信上帝的猩猩的“一夫一妻制”,是生育率最弱的。

在奧派設想理想的社會是自由的。

意思是,哪裡有自由,哪裡有繁榮。

如果反過來說則是:哪裡有管制,哪裡就有錯誤。

一夫一妻制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事。憑什麼一個猩猩只能娶一個。

叢林裡每一個猩猩的生育慾望都是不同的。

如果我們將公黑猩猩的“生育慾望”按照從大到小排序的話。

則可能最前面一段,直男猩猩想生20個小黑猩猩。

而最後的娘炮和基佬猩猩,的生育慾望是0個。

如果猩猩國王強制管制。一個黑猩猩只能取一個母猩猩的話。

則必然最後面的約30%,基佬和娘炮猩猩。他們就沒產出的。

直男黑猩猩想生,可是由於配偶生理限制。想生20個的最後只生了2個。

目前,全日本20%的男性,到了50歲仍未結婚。

35歲未結婚的男性,超過50%,其中八成是處男。還有40%的女性表示終身不結婚。

在這樣的情況下,生育率怎麼會不低?

知乎上有一個帖子:

《為什麼很多女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她們是真的有她們自己認為的那麼優秀嗎?》

尤其在大城市,有大量的“剩女”。

在過年那段時間幾乎天天都有人問我:“有沒有什麼英年才俊介紹”。

可是這些剩女,為什麼不嫁屌絲?

你想一下,一個米其林肥宅。

滿臉青春痘,頭型就像鳥窩一樣。

屋子裡都是二次元手辦,整天只玩遊戲,看動漫。

為什麼很多女性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

這樣的屌絲肥宅,受過大學教育的“剩女”們肯定寧願單身,也不願意嫁啊。

這個例子,可能舉得極端了一點。

你以為那些月薪只有3000元,無論你喜不喜歡二次元,玩不玩遊戲,胖或者瘦有區別麼?

在高知女白領面前,你們沒有區別,都是屌絲。

為什麼剩女寧可剩著也不便宜屌絲?

剩女們的想法是:

找個伴,是為了活得更好。如果嫁給屌絲,那還不如不嫁。

那麼,這件事情如何解決。

民國時期楊森,儀表堂堂,能征善戰。他領豫軍入川,連戰連勝,氣勢如虹。結果收到了大量各界名媛的求愛信。楊森已婚,但是當他拆開信封時,寫的就是“寧為英雄妾,不為庸人妻”。

為什麼很多女性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

Young Chimpanzee - Simia troglodytes (6 years old)

一聽說大齡剩女寧可嫁給英雄妾。打死也不願意做米其林肥宅屌絲作老婆。

屌絲們一聽此種言論,頓時要跳起來了。

咦,你媳婦呢?你媳婦不是20年前就埋在土裡了麼。

咖啡味漸濃,就不細說了。

參考閱讀,2016年《老天爺欠江西農村一個好兒媳?你家媳婦20年前就埋土裡了》

文章數據確實,後來鋪天蓋地的洗地攻勢。寫得又假又噁心,只能讓人更加憤怒。

女性角色的僵化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實踐總結出來的規律。

就生育率而言,幾乎直接可以用邏輯,判斷“一夫一妻制”的死刑。

幾乎所有的都市內女性,都在喊累。全功能多樣手,你說累不累。

我們設想一下,一個大都市裡的女性。首先她就是職場白領,商界精英。每天上班朝九晚五。

在上班的基礎上,女性還要撫養子女,孝敬老人,情趣逗笑。

逗你媽個頭啊逗,老孃加了一天的班。受著上司同事的氣。你還讓我穿情趣內衣。快死一邊去。

一夫一妻下,對女性的定位其實是“全功能”多面手。

任何一個妻子,既上班賺錢,又得回家看孩子、收拾家務。

但在古代不是這樣的。古代是嚴格地區分“妻與妾”的角色的。

妻子的地位往往較高。受過高等教育,有賺錢能力。和丈夫是一樣的地位。

而妾不一定是高等教育。可能僅僅是家庭婦女。以女性內務為主。

實事求是的講,絕大多數的女性,是不具備“全功能多樣手”的能力的。

因為“全功能多樣手”,本身就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

有些女性,或許特別有能力賺錢,但是對帶孩子完全沒耐心,也不願意做家務。有些女性,很擅長教育孩子、做家務。但是學歷不高。還有些女性,除了美貌,一無所有。

在古代社會,她們是互補的。在一個大家庭裡面,互相扶持,互相彌補。

所謂teamwork。

而在現代社會,這三個都不是合格的母親。甚至可以預言她們的婚姻家庭都會是失敗的。抱怨和不滿,生育率也不會很高。

文明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我們再看回黑猩猩先生的婚姻模式:

為什麼很多女性的寧可剩著,也不願降低要求去嫁人?

  • 一夫一妻多妾
  • 四個老婆
  • 隨便換老婆
  • 一夫一妻

其中,傳統猩猩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效率最高的婚姻制度。

長鬍子猩猩和傳統猩猩類似,畢竟很少有猩猩吃得消4個以上的老婆,不是人人都是韋小寶。

四個老婆,其生育率會大大高於四個“疲憊”的單婚家庭。

分工帶來效率,效率帶來生產力。

而在所有的叢林之中,信上帝的黑猩猩的“一夫一妻制”是效率最低的模式。

一個民族的命運,從他們的“創世神話”,基本信仰那一天就已經決定。是謂“諸神之戰”。

基督教的創世神話,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基督教的創世神話,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面。

因此,判定了“一夫一妻制”作為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當西歐文明還處於農業時代,人類散居在大大小小的農場。一個農夫對著一個老婆。

那時候問題還不大。白人大媽,也能生八個九個。

可是一旦到“城市化”階段,沒允許“自由搭配,資源重組”。則歐洲的“一夫一妻制”人口衰退。

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繁榮。

目前歐洲生育率仍然保持高位的,大概只有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北歐幸運的風氣是,他們對“未婚生子”非常非常的寬容。

有著充分的自由,和尊重。

所以想生就生的人,在那裡還能大生特生。

最後,理想的社會是自由的。

“自由”不只是對男性的自由。

所以我既支持“一夫一妻多妾制”,同樣也支持“一妻一夫多男寵制”。

只要你養得起。你的男人也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