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重陽已至,秋意正濃。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有些過於強勢,不僅早早地驅離了春天,而且又霸屏了大半個秋季!

這一現象,頗似這個夏天的南陽樓市——真的好熱!

1、蟄伏了許久的樓市,這個夏天突然爆發!

先看兩張圖表,表中羅列了2018年中心城區部分有代表性的在售項目信息: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梳理表中資料,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從2018年元月至9月底,在售項目價格平均整體上調2000元/平方米左右,即從約6500元/平方米漲至約8500元/平方米。

2、大牌房企領漲,本土開發商跟風。

恆大、碧桂園、建業等所推項目集體抬高了中心城區樓市價格水平,本土企業隨之快步跟進。萬政一項目甚至從4400元/平方米一路跟風漲到8000元/平方米,近乎翻番!

3、與前三個月漲勢較緩相比,進入5月份之後,漲勢陡增,至9月份漲勢再次回緩。

在小編印象中,南陽中心城區房價,在2012年農運會之後幾年內,在去庫存的形勢與政策環境下,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即一直在4000~5000元/平方米區間內躑躅徘徊;即使有個別品牌房企的所謂品質樓盤,其平均價位也不過6000元/平方米左右,已屬鳳毛麟角;樓市總體表現可謂風平浪靜、波瀾不驚。

為何這個夏天,南陽樓市疾風暴雨般狂飆突進?

首先,是全國樓市一大波整體上揚的大形勢所波及的結果

然後,是近兩年接踵而來的域外大牌房企,其產品集中面世使然!

屈指算來,近年來,已經先後有碧桂園、恆大、中信國安、陽光城、藍城、中梁、綠地、富力等大牌房企落子南陽,加上已經在此深耕許久的建業以及常綠等,南陽已經成了大牌房企必爭之地。其在帶來先進的項目品質和運營經驗的同時,“剪羊毛”也好,“割韭菜”也好,迅速拉高了區域房價。所以,對其到來,剛需置業群體難免愛恨交織,報以“見不得、離不得”的曖昧態度與糾結情感!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第三,一些不爭氣的本土房企近年來問題多多,開發項目爛尾頻發、遺留問題不斷,廣大置業群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此心有餘悸不敢購買。如此置業環境下,市場上可售樓盤較少,五證齊全項目稀缺,於是雖然房價高漲,對於剛需者來說,不買不行。

2、與在售項目相比,二手房市場不甘寂寞

火爆有加!

以下是4~9月,幾個二手房熱點小區成交價格走勢: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二手房以其有證、現房、可按揭以及配套成熟等優勢而受到剛需追捧。從價格曲線看,二手房價格在這個夏天均有大幅上漲,漲幅平均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有的房價早已經過萬。今年7月,西施蘭小區一套房子,居然被數位購房者同時看中,於是該房主讓幾位現場競買,房價從85萬生生的叫價至110萬,全款成交!

怎麼樣?你是不是睜大了詫異的眼睛?

3、土拍市場,峰巒四起,地王頻現!

有價格翻著跟頭瘋漲的麵包,就會有坐“地”起價、你爭我搶的麵粉!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0月12日,南陽市土地市場共計39宗土地成交出讓,成交面積為1854.33畝,成交金額為29.88億元;其中住宅用地為13宗,出讓總面積為713.92畝,成交金額為24.39億元,成交均價為341.66萬元/畝!

據統計數據分析,成交單價在300萬/畝以上的土地供計11宗,其中1宗商務金融用地,2宗為批發零售土地,其餘8宗均涉及住宅用地(住宅、住宅兼商業用地);11宗土地中成交單價最高為601.59萬/畝,該宗地位於長江路南側、溧源路西側,出讓面積為69.82畝,合樓面價4102元/平方米,由常綠旗下南陽市泰亨房地產開發公司以4.2億元競得!榮獲南陽單價“地王”稱號!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房價上漲無盡頭

與火熱的夏天相比,這個秋天南陽樓市也不算太涼,樓市雖漸趨平靜,但市場購房需求強烈依然。10月16日,經十路水韻綠城項目盛大開盤,當日人聲鼎沸,熱鬧非凡。300多套房子,認籌到場客戶即達1000多組!開盤勁銷,業內動容!

對此,在行業侵染多年的從業者紛紛感慨,這波行市變換快,直教人看不明白!

提供一個10月份在售樓盤情況表,希望對置業群體有所佐助。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10月份樓盤預售情況表:

截至9月30日,南陽市共發放54個預售證,涉及近20個在售項目,共計10208套預售房源,批准預售總面積約109.82萬㎡,其中批准預售住宅7558套,批准預售商業2650間。


從四五千直逼萬元,南陽房價要上天!


作為三線城市的南陽,樓市的表現總是有點兒特立獨行。2018年剩餘的兩個多月,中心城區即將面世的項目不多,而市場會否象季節變換一樣而由熱而涼,由涼而冷?

誰說的算數?樓市專家?自媒體大咖?

估計都不算。

說話算數的只有一個!

即: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