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佳節。

“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日月並陽”,今天是非常吉利、又充滿活力的一天。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登高、曬秋、賞菊等活動;在流傳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敬老宴),感恩敬老。

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

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現在,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

登高“辭青”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

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吃重陽糕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

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放紙鳶

放紙鷂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

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鷂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嶺南地區一個特色。

重陽安康|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花酒的習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作詩、飲酒、愛菊出名;後人效仿他,遂有重陽賞菊的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