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這也對未來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要求,人工智能可能會像傳統的基礎教育一樣,進入中小學生的課程中,成為一個基礎技能。在這個基礎上,大家去尋找可以與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結合的地方,作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一個整日辛苦奔波的計程車司機,在看到無人駕駛的新聞後,會擔心自己的工作還能維持多久?一個社區零售店的小老闆,在體驗了無人超市的服務之後,會猶豫要不要將店鋪改做餐飲?甚至,一個剛剛懷上二胎的媽媽,在得知了許許多多的“無人技術”之後,會焦慮該不該把孩子生下來。

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無人超市的火爆背後,圍繞著這個新技術所帶動的RFID標籤、冷凍保鮮設備、傳感器等的研發和製造,以及圍繞著大數據、精準定位、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開發,都將產生大量的新型工作機會,也會創造更大的社會財富和價值。

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呢?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軟件開發、推銷、工程設計,藝術家、劇作家、 小說家、 詩人, 室內設計師、 信息製圖設計師,自由媒體策劃、多媒體制片人、藝術指導,商品設計員及陳設員等等.... 這是技術永遠取代不的, 面對技術進步,人類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坦然接受。既然人工智能善於做的就讓它去做好了,人的休閒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或者說能夠有產出。

如果以後商場都是“無人”系列,那麼勞動者都幹嘛去了?

無人駕駛、無人售貨、無人操作等,代表著一種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方向,但隨著無人時代的到來,一般人的普通工作、程序化的工作將會逐漸被取代,而對於機器人時代、無人時代而言,最大的衝擊還是在於傳統行業、代工廠行業的職工,而對於一些程序員、人工智能研究員職位,反而很難得以取代,而這無疑將會導致不一樣的發展命運,但同時也將會倒逼一部分人的失業乃至被迫轉型與改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